02.29 同是功臣,為何陳平能夠位居高位不倒,而周勃卻屢受漢文帝打壓?

國聞雜談


對於周勃,既是助劉邦奪取江山的舊臣,又在誅滅諸呂、迎立漢文帝上位的軍事行動中立下首功。對於這樣一個“特殊人物”,處理起來確實是棘手的。如果過於感恩呢?倒顯得皇帝沒有了威信。如果威嚴過重呢?又會被認為是薄情寡義。那就“威恩並施”吧!那也得拿捏好分寸。

首先,周勃是功臣。漢文帝就得“感恩”

①周勃為劉邦立下赫赫戰功——周勃與劉邦是同鄉。劉邦在沛縣起事時,周勃就開始跟隨劉邦。在滅秦過程中,周勃常常是最先登城,殺人最多。秦滅後,劉邦封周勃為“威武侯”,任命為將軍。

四年楚漢戰爭,周勃隨劉邦平定三秦,打敗章邯,襲擊項羽的戰爭中,都功勞最大。被封為“絳侯”,後來臧茶、韓信、陳豨、盧綰謀反,周勃又以將軍身份,率軍挫敗叛軍。

②周勃為扶立漢文帝上位立下首功。

呂太后掌政時,為扶植諸呂,排擠了劉姓,也排擠了很多劉邦時的舊臣。特別是任呂祿掌北軍(守衛京師),呂產掌握南軍(守衛皇宮)。通過控制兵權加強了呂氏勢力。

呂后死後,齊王劉襄以討伐呂氏為藉口發動叛亂。而舊臣們如周勃、陳平、灌嬰等人也在籌劃著扶立劉氏剷除諸呂的行動。

劉邦時,置周勃為“太尉”,總掌全國兵權。周勃要想在這場政變中有所作為,第一步就是要奪回兵權,尤其是南、北二軍。

(周勃)

周勃利用酈寄與呂祿的密切關係,威逼呂祿交出了北軍兵符。周勃手握兵符在軍中大喊:“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中將士全部心向劉姓,袒露左臂。周勃又令劉章追殺了呂產。

這樣,周勃就掌握了南、北二軍,並將諸呂盡誅。劉襄見討伐諸呂的藉口已不成立,便率兵回到齊國了。一場猶如箭在弦上的戰亂也就被這樣化解了。

諸呂盡誅,叛亂也沒有發生,眾臣一致擁立代王劉恆繼帝位。周勃親率文武百官到渭橋跪迎劉恆。劉恆即位,史稱漢文帝。

漢文帝該如何“報恩”呢?

漢文帝即位以後,陳平由右丞相改為左丞相,周勃由太尉升為右丞相(漢時以右為尊),灌嬰由大將軍升為太尉。自右丞相以下,都被賜給數量不等的封戶和賞金。

漢文帝尤其尊重周勃,每次議事退朝,漢文帝都目送周勃直到走出殿門。而周勃呢?卻沉浸在功勞簿上而揚揚自得。

可皇帝畢竟是皇帝,還須樹立起足夠的威信。否則,就失去了皇帝威嚴和尊貴的身份。可劉恆即位,既不是先帝所賜,也未建功立業,而是國家經過一切災難後,被眾臣商議後“迎立”的。

(漢文帝劉恆)

漢文帝為“被迎立”的標籤背上了包袱。如何去掉“被迎立”的標籤呢?那當然要找周勃下手囉!

幾度沉浮為哪般?

周勃性格耿直,不能乖巧狡辯。一日,漢文帝問周勃:“你知道全國一年內要判決多少案件嗎?全國一年錢穀收入有多少嗎? ”。周勃謝罪說不知道。又問陳平。陳平問答:“訴訟應問迋尉,錢穀應問治粟內史”。

周勃既緊張又慚愧,汗流浹背,弄得在朝堂之上侷促不安,甚為尷尬。這其實就是漢文帝知道陳平善辯,而周勃訥於言辭,於是找機會給周勃將了一軍。丞相之職,是輔佐皇上安邦定國,制訂政策律令,哪能事無鉅細,一針一粟都瞭然於胸呢?

於是有人勸他,功高權重恐會遭致禍患。

人或曰勃曰:“君既誅諸呂,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賞,處尊位,久之,而禍及身矣。”——《資治通鑑·漢紀五》

周勃認為有理,開始擔心起來,於是稱病辭去相位,漢文帝答應了他的請求。

周勃辭相後,漢文帝沒有補相位,陳平獨相。可過了一年多,陳平去世了,漢文帝又再度任命周勃為相。

自高祖至文帝,各列侯都在京城。漢文帝曾下令各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國去,若是在朝迋任職的,以及有詔令特別留下來的諸侯,也要派太子前往封地。但是有些諸侯找藉口沒有成行。

文帝越看越覺得周勃礙眼,一年多後,便借這件事讓周勃作個“表率”,令他回到封地。

詔曰:“前遣列侯之國,或辭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

於是免去了周勃丞相職位,改任太尉灌嬰任丞相,並將太尉職位撤銷,職權歸屬丞相。

這明顯就是漢文帝有針對性的。如若都回歸封地,為何要罷免周勃,而將灌嬰升為丞相不會封地呢?不能讓周勃繼任丞相,而令灌嬰回到封地嗎?

究竟是疑心生暗鬼,還是 ……?

周勃無端遭罷免,更加疑心自己哪一天會遭不測。每當有郡守或郡尉巡行到他的封地時,他都身披鎧甲,並命令家人手持兵器與郡守或郡尉相見。於是有人告他謀反,漢文帝將他治罪入獄。

在案件緊急關頭,周勃通過賄賂薄昭向薄太后進言。薄太后怒不可遏,抓起頭巾向文帝擲去:“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統率北軍。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

其實,漢文帝知道周勃是不會謀的。第一,他知道周勃對朝迋是忠心的。劉邦曾遺言:“周勃忠心可靠,如果國家遭受禍亂,他一定會為劉氏出一把力的,你們要任用他”。第二,正如薄太后所說,他此時已經沒有了謀反的資本。

現在母親又為此事發怒,漢文帝也不好把事做絕,就免去了周勃的罪名。但他得找個臺階下,免得有人說他薄情寡義,是在有意打擊周勃。就假惺惺的對母親說:“剛才獄吏已經查清楚了,他沒有謀反,馬上放他出獄。 ”

於是漢文帝派使臣手持符節釋放了周勃,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地。周勃出獄後仰天長嘆:“我曾經率領百萬大軍,怎麼會想到是這個結果?還不如獄吏尊貴啊!”

最後來回答問題的第一部分吧 ——陳平為何能居高位不倒?

①陳平善於狡辯,為自己開脫罪——陳平先事魏王,後投項羽,再奔劉邦,眾人說他不可信。他對劉邦辯解說,同樣一樣東西,在不同的人手中作用就不同了。魏王、項王不識才,可漢王您識才呀!

又有人告發他昧金盜嫂,品行不端。他又對劉邦說:“我來投奔您時,什麼都沒帶。我都沒辦法生活了, 怎麼為您效力?”當時劉邦正是用人之際,便沒有追究。

(陳平)

後來漢文帝問他獄事和糧事時,他也巧妙地避開了問題。

而周勃就是一雄赳赳武夫,讓他衝鋒陷陣,戰場殺敵還行。但讓他狡辯為自己開脫罪責,則訥於言辭了。甚至自己被冤枉,也不知道如何申辯。

②陳平知道高處不勝寒,懂得功成身退。——周勃在誅滅諸呂、迎立漢文帝時立下首功,便認為自己不應仍居右丞相之位,於是稱病引退,讓與周勃。

陳平謝病。上問之,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願以右丞相讓勃”——《資治通鑑·漢紀五》

於是漢文帝將周勃升為右丞相,改陳平為左丞相。

而周勃呢?因為迎立漢文帝立首功,皇帝非常尊重他,每次都目送他走出殿門。他卻據功自傲。失了君臣之禮。

本已擔心禍患,辭了相位,就該靜心在家,遠離朝政。陳平去世後,漢文帝又任用他時,他又回到朝廷,再淌這趟混水,貪戀相位,不遭厄運才怪!

漢文帝寡義少恩,打壓周勃,是一大敗筆;周勃不識尊卑,不識時務,自己也有過錯。多虧薄太后心地善良,替他辯解。才讓他撿回了一條性命。至於那些封地和爵位,恢復不恢復無所謂,保住了性命,就是萬幸!


衡陽泉湖人歷史觀


周勃是西漢開國功臣,作為劉邦老鄉跟隨劉邦起兵,劉邦當了漢王以後,拜他為將軍。後來又助劉邦平定諸侯叛亂,立下大功。

劉邦臨終前說“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意思是周勃讀書不多,沒有什麼文化,但是能夠讓劉氏江山安定的人只有周勃,可以讓他做太尉,掌管全國軍權。

可見劉邦對周勃的信任,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以後,齊王劉襄在齊國打著“誅諸呂”的旗號起兵造反,不久駐守滎陽的灌嬰也響應劉章的號召,右丞相陳平和掌管全國軍權的太尉周勃眼看功臣派與皇族派聯手,便借勢發動政變,剿滅呂氏一族,迎立漢文帝上位,可以說匡復漢室周勃當居首功。

漢文帝登基以後,論功行賞,任命周勃為右丞相,食邑萬戶,周勃是當時得到封賞最高的功臣,由此看來周勃是最受文帝重視的功臣。

文帝既立,以勃為右丞相,賜金五千斤,食邑萬戶。——《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按常理來說,對劉氏江山赤膽忠心的周勃,同時也是擁立漢文帝上臺的第一功臣,周勃理應得到文帝的信任,能夠安享晚年。但事實並非如此,文帝即位以後,把周勃看作是重點打壓的對象。

文帝即位三年後,以“列侯之國”的名義,逼迫周勃辭去相位,回到自己的封地,而且周勃還因謀反罪被捕入獄,那麼功臣派還有陳平、灌嬰,漢文帝為什麼唯獨拿周勃開刀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周勃才能平庸,卻不懂謙讓

周勃可以說是老革命了,早年跟隨劉邦打天下,晚年成為擁立漢文帝上位的首功之臣,從周勃的功績來看,他是一位武將,軍功才是他的政治資本,所以周勃不一定有治國之才。

文帝即位以後,右丞相陳平以“身體不適”為由,請求漢文帝免去自己的相位,他說劉邦在世時,自己的功勞在周勃之上,但是剷除呂氏一族,自己的功勞遠不如周勃,所以他甘願把右丞相的位置讓給周勃。

後來漢文帝滿足了陳平的請求,讓周勃做了右丞相,陳平做了左丞相,在漢代是以右為大,左丞相相當於副宰相。

周勃擔任右丞相以後,一次文帝問他:現在我們國家一年判多少起案件啊?一年又有多少收成呢?周勃聽後一個也沒有答上來,反而嚇得汗流浹背。

於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史記·陳丞相世家》

文帝再看看旁邊的陳平,繼續問陳平,陳平非常狡猾,他說:判案的事情應該問廷尉,收成之事應該問治粟內史,身為丞相不應該什麼瑣事都管,丞相的職責應該好好輔佐皇帝,對外安撫四夷諸侯,對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職。

漢文帝聽完陳平的回答非常滿意,事後周勃問陳平為什麼平時不教他,讓他出洋相,陳平說皇帝問得那麼仔細,你怎麼能夠回答上來,所以只能像我那樣說。

後來周勃覺得自己的能力遠不如陳平,以身體不適為由,向文帝辭去相位。

可見,陳平知道選擇功成身退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手段,他依靠自己的政治頭腦自全,而周勃是一介武夫,領兵打仗他可以,功成身退他不懂。要知道漢文帝對擁立自己上位的功臣是很戒備的,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此時周勃應該明白謙讓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

功高震主,不受文帝信任

劉邦即位以後,殺戮功臣,卻對周勃十分信任,很大一部原因是因為周勃是舊部,又是自己的老鄉,而且對他還忠心耿耿,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周勃親自將代王劉恆扶上皇位,但是劉恆並沒有感激他的恩情,反而對他十分戒備,劉恆之所以不信任周勃,主要原因是周勃為匡復漢室立下奇功,功高震主,而且掌握軍權,在軍中很有威望。

為什麼說周勃在軍中很有威望,我們可以從一些小細節中找到答案。諸呂之亂爆發以後,周勃、陳平在京城發動政變,周勃帶著兵符進入北軍軍營時,他對將士們說:支持呂氏的露右肩,支持劉氏的露左肩,結果大家都紛紛露出左肩,可見周勃在軍中的威望。

太尉至軍,呂祿已去。太尉入軍門,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中皆左袒,太尉遂將北軍。——《資治通鑑》

諸呂之亂平定以後,文帝給周勃的獎勵是一萬戶,金五千金,而陳平、灌嬰只有三千戶,金兩千金,文帝給周勃這麼高的獎賞,無非是為了安撫功臣派,而周勃位居功臣之首,只有安撫好周勃才能安撫功臣派。

文帝即位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極力打壓皇族派和擁立自己上位的功臣派,周勃作為功臣派的代表,而且又長期掌握軍權,自然首當其衝。

文中開頭部分談及“文帝問政”,文帝問了周勃兩個問題,周勃一無所知,其實想必文帝事先知道周勃答不上來,後來也知道陳平的回答只不過是狡辯罷了,只要是一位稱職的宰相怎麼會不知道呢?文帝這樣做無非是想借此讓周勃難堪。

但是打壓是一方面,文帝畢竟還是需要依靠功臣派,因為他不能讓皇族派獨大。

陳平死後,文帝為了安撫功臣派,恢復了周勃的相位。

周勃被迫辭去相位,回到自己的封地

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十月,周勃第二次接任丞相後,文帝下令,讓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國,文帝給出兩項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一、列侯長期居住在京城,增加不少費用,而且吏卒還要將其縣裡的收成千裡迢迢運到京城,太勞民傷財。

其二、列侯歸國可以教化自己的子民。

文帝的命令發出以後,列侯不執行,他們不想回到自己的封地,其實原因很簡單,列侯們都想在事業上有所進步,而小縣城自然沒有京城機會多,小城市影響他們的發展不說,生活環境也沒有京城好。

文帝看列侯不執行,便讓丞相周勃辭去相位先回到自己的封地,為大家做表率,這次周勃在相位只做了一年多。

其令列侯之國,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漢書·文帝紀》

周勃免相以後,文帝提拔灌嬰為丞相,可見文帝實行的列侯歸國是“選擇性執行”的政策,專門針對他不喜歡和不信任的人,灌嬰也是諸呂之亂的功臣,因為他深受文帝信任,他可以不用回到自己的封國。

其實表面上文帝是為了節省開支,實際上他是在打壓周勃,因為周勃在眾多功臣中勢力最大,加上他又不喜歡周勃,為此周勃被迫辭去相位,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絳縣。

周勃如何化險為夷?

周勃回到絳縣以後,他的上級領導河東郡太守和郡尉常常到絳縣視察他的工作,周勃感到非常恐慌,他害怕被誅殺,因為先前韓信、彭越都是在自己的封國被抓。

所以每當上級領導來巡視時,周勃都身披鎧甲,並讓他的家人手持兵器接見郡守、郡尉,周勃的戒備森嚴讓領導感到很不舒服。

不久就有人誣告周勃謀反,文帝立即下令將周勃逮捕入獄,周勃在獄中吃盡苦頭,獄吏對他百般凌辱,後來是薄昭出面才讓他脫離危險。

薄昭是漢文帝的親舅舅,深得文帝信任,文帝在位期間,給了周勃很多的賞賜,每次周勃都轉手給了薄昭,因為周勃覺得外戚可不容小覷。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周勃入獄以後,薄昭在姐姐薄太后面前替周勃說情,薄太后對文帝說:當年周勃手握重兵,拿著玉璽,都沒有謀反,如果他要謀反,怎麼會等到現在,薄太后還非常氣憤地拿下自己的頭巾砸向文帝。

漢文帝迫於母親的壓力,將周勃釋放,後來周勃回到自己的封地,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周勃去世。

一代功臣就這樣默默無聞的在自己的封地度過他人生中的最後八年。

結語

漢文帝即位之前,在京城沒有培養自己的勢力,作為一位外來皇帝,怎樣鞏固皇權成為最棘手的問題,他打壓功臣派是為了維護政權需要,而周勃在功臣派勢力又最大,打擊他就代表打擊功臣派,所以周勃難免受到猜忌和打壓。

而周勃又不是一位擅長“文治”的官員,他沒有陳平狡猾,不懂得謙讓、示弱是守功之策,遠離政治和權力中心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

不得不說文帝即位以後,對皇權貪婪已經超過對恩人的那份恩情,他把擁立自己上位的恩人看著是潛在的威脅,對周勃謀反一事,他明知是誣告,卻不願還他清白,文帝打擊周勃事件被認為是文帝仁政史上的一個汙點。


小龍談歷史


周勃是殺皇帝的人,並且立皇帝的人,且殺了皇帝的四個兒子。

“誅殺諸呂”時,周勃在沒有軍權的情況下,憑藉個人威望,奪取兵權,這是一罪。

奪取兵權後,帶兵衝擊皇宮,殺了皇帝,漢後少帝劉弘,也就是呂雉立的第二個小皇帝,劉盈的兒子,並且殺了皇帝全家,臣子造反、臣子弒君,這是第二罪,

隨後把諸侯王裡呂氏的女人殺光了,因為呂雉把呂氏跟劉氏諸侯王聯姻,劉邦的兒子娶的都是呂氏,這裡包括劉恆的王后,這是三罪。

後來,又把劉恆跟王后生的四個兒子殺光了,這是四罪。

一個武將,在沒有兵權的情況下,憑藉個人威望,奪權兵權,帶兵衝擊皇宮,殺了皇帝和執政大臣,又逼新皇帝殺了自己的老婆和四個兒子,你是皇帝你能放過他?


南朝居士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等人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恆進京稱帝。陳平和周勃是 漢文帝劉恆最重要的兩個功臣,陳平平步青雲得以善終,周勃卻屢遭打壓,最後餓死獄中。

一、身份不同。文帝之前,陳平是丞相,管政務,周勃是太尉,掌兵權,皇帝會多顧慮一點曾經掌兵的。 文帝登基後,陳平是左丞相,周勃是右丞相,排在百官之首。漢文帝對周勃的這種安排,表面上是升職, 其實是剝奪了周勃的兵權,讓周勃不能帶兵作亂。

二、為人不同。陳平自幼喜歡讀書,聰慧過人,足智多謀,善於處理事情。周勃自幼習武,不喜歡讀書, 五大三粗。當初陳平主動把首功讓給周勃,可能也是怕功高蓋主,引起文帝的猜忌吧。周勃則不同,他不 懂得謙讓,做事直來直去,文帝想要打壓肯定是先找老實人下手啊。

三、運氣不同。周勃當右丞相時,文帝要用陳平這個左丞相來牽制他,自然注意力放在周勃身上多一點, 陳平的日子就相對好過一點。可是陳平當了沒多久就累死了,這時周勃一人獨大,沒有人牽制了,文帝更 加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了。文帝想要培養自己的人,必然要想法設法把周勃拉下來,所以周勃就一直受打 壓了。

歷史上功高蓋主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周勃也沒能逃過這個厄運,陳平是死的早,不然結局也太不好說 。




九鈄重


這和周勃的性格有關,周勃為人很厚道,雖然深受高祖劉邦的信賴,但是周勃有一個毛病,就是不喜歡讀書。馬上能打天下,卻不能守天下,尤其作為大臣裡首腦,更是要有文化。然而,周勃能打仗,但並不懂得如何處理行政事,始終看不起文士,才導致了這樣的下場。而陳平以退為進,主動讓周勃坐在第一把交椅。陳平心裡知道,周勃雖然功勞很大,但是施政能力根本不足以坐在丞相的位置上。若是明說,周勃肯定不服,索性就讓他自己做右丞相。果然,周勃雖然地位上略高於陳平,但周勃根本沒有做丞相的能力,漢文帝問的問題他都一問三不知,只得主動辭官。過了一年,陳平在丞相位上壽終正寢,於是漢文帝重新啟用周勃作為丞相。然而過了一年後,周勃似乎沒有什麼變化,才過了十個月,漢文帝就讓周勃再一次“下崗”,回到封地去賦閒了。周勃擔心漢文帝想除掉自己,每次漢文帝派使者來,周勃都要穿著鎧甲,還讓家人全都手握兵器來接見使者。使者哪知道周勃怎麼想的,看周勃這架勢一臉懵逼,還心驚膽戰,生怕周勃要做什麼。於是,使者回到朝廷就和漢文帝有一搭沒一搭地說周勃有造反的架勢。

漢文帝對於這件事,肯定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便下詔逮捕了周勃。


今朝隨想


陳平者,西漢開國功臣,官至丞相。原在項羽帳下效力,後投奔劉邦,成為劉邦帳下重要謀士,曾六出奇計,為西漢的建立和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死後諡獻侯。

周勃,西漢開國將領,宰相。被封爵絳侯。周勃在劉邦剛剛起兵時就跟著劉邦,在滅秦之戰,楚漢戰爭和西漢建立後平定異姓王叛亂皆立有大功。

陳平和周勃,二者在呂后死後聯手平定諸呂之亂,並迎立代王劉恆為文帝。可以說二者對西漢有著安宗廟,定社稷之功。那為什麼陳平能位居高位不到,而周勃卻被屢屢漢文帝打壓?

一是因為二人的性格。陳平善謀劃,是可以和張良相提並論的謀士,其多奇智,知進退,左右逢源。而周勃為人質樸剛強,自恃有誅呂安劉之功,不知功成身退之理,囂張跋扈,甚至有隱隱不將文帝放在眼裡之勢,怎會不惹文帝忌憚,進而進行打壓。

二是因為,陳平是文臣,而周勃是武將,自古能征善戰者且有不世之功而不被忌憚打壓者,未之有也!軍隊可以說是政治鬥爭的根本。而周勃這樣要威望有威望,要軍功有軍功的人,要是控制了軍隊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文帝必須要對周勃進行打壓。




趣侃古今


同是功臣,說二位誰受重用、誰被輕視,史書之述,看似陳平更受青睞,但陳平死也速,周勃也很慘,兩人子孫更是無善終。或許說不上什麼重用:

1、孝文論賞,平甘居勃下

初,勃以兵功,平欲讓,故多稱病。文帝初立而怪,平:“高帝時,勃功不如臣;誅諸呂,臣功不如勃,願次以輔。”是勃為右相,賜金五千斤,邑萬戶,平為左相,另賜封。

2、孝文詢政,勃慚而平上

頃之,帝漸重事。問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不知。又問天下錢穀一歲出入,勃又不知,且汗背,愧。問平,平日各有其主,上:“主者為誰?”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吏。”上日:“苟各有主,君主何?”平謝:“主臣!下有不職,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上善。出後,勃怒平不教,平笑:“居位不知其任,若問長安賊數,欲強對邪?”勃知能不如平遠。頃後謝免,而平為專。

3、陳平死速,周勃入獄,子孫慘禍

孝文二年,陳平薨。傳子至曾孫,坐罪棄市。

帝始封周勃五千金,勃私盡金益薄昭。人說於勃:“誅呂立帝,功高召禍。“勃懼,謝歸印,上許。歲餘,平卒,復勃為相。上召列侯就國,以勃為率,免相就國。

勃畏誅,常被甲,見外常令家人持兵。有人告勃欲反,下獄,勃無對,為吏侵辱。以千金獄吏,吏暗公主相援,薄昭亦言太后。後勃以出。復就國,孝文十一年薨,子勝子坐殺人,國絕。一年,子亞夫復為侯。景帝時,因家置兵甲以葬,人告上其欲反,下獄,餓死。

4、陳週二人,必不容新帝

陳平有宰才,但多陰謀,性不堅、志少貞!周勃雖少言語,然軍功著、藏韜略!權臣勳將,一向是皇帝的心頭大患,何況孝文母家勢弱。內有開國功臣,外有諸侯暗伺,孝文終日難展心志,百事皆得小心。打壓或罪戮是遲早事。

陳平之死,是個謎,無病無災,孝文二年即亡,或假孝文之手。觀周勃繼平為相後之際遇,文帝實不願外有諸侯相逼,而大權集於朝臣。為何?誅呂家之事,夜夜於夢,恐一日為權臣悍將所殺!

5、誅少帝是漢初宮庭最大政變

漢書史記對這一段含糊其辭,可斷定其為惠帝之後,否則何不明示或編造其身世以書?只是惠帝早亡,其一脈文弱年少又無勢可借。諸臣誅呂,非忠心可概。漢弱呂盛,無利且危,故誅呂雖名為漢實為已。呂后乃少帝祖母,誅少帝是絕後患,況繼扶少帝也不若立新主之功大。之所以迎代王為帝,約是沛縣大佬懼齊王母家勢大,迎孝文可居功久富貴,是各方可接受結果。

6、文帝看似文弱,實是胸富帝術

誅呂是沛縣勢力的勝利,隨即平亡勃死,沛縣功臣就群龍無首,文帝也就一心轉到治理民政與對付諸侯上。

7、為何不殺周勃

周勃在楚漢戰中軍功卓著,在平諸侯中其軍多馳道,是真主力,能打大仗硬仗,劉邦對身後的諸侯、呂家、匈奴這幾類勢力是極不放心,故留周勃以應急。孝文帝術極高,權衡諸侯與匈奴,知其或可用,故只行打壓,若無太后、公主之助,勃不定死。





斯文致用


陳平是極具智慧應變的謀略家,尤精於秘術詭謀,善處理複雜微妙的險惡情況。周勃忠誠厚道勇武,善排兵佈陣攻城撥寨,他是軍事家之才,他只會打仗不善言談應變搞微妙,不會順人情說好話,當然要受漢文帝打壓。

但陳平周勃二人合力卻屢建奇功,特別是呂后死,為漢室驅逐呂氏,奪取皇權作了巨大貢獻。


用戶8563907151856


陳平善於虛與委蛇,曲尊奉迎,就是現在所說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行事方式。


yaoyu1


周勃手裡有軍隊啊 陳平雖然位列宰相 但不掌握軍隊 也沒有自己的勢力 漢初的功臣集團大多是劉邦的老鄉 周勃正正經經的是劉邦的老鄉 陳平只是外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