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9平米的宿舍,到百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當個傻子

每位大佬都有一個打趣而又真實的標籤:悔創阿里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普通家庭馬化騰...

而今天這位主角,我們可簡單稱其為「後悔離職吳志祥」。

他說:假如現在沒有從阿里巴巴離職,或許賺了很多錢,頭髮也會茂密很多。

01【“失足”】

從國企高管,到籤不出單的阿里銷售

吳志祥跟互聯網原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1999年畢業,出身蘇州大學旅遊專業的他入職一家專業對口的國有廣告公司,一路順風順水,不到兩年就從普通職員升上副總經理。

然而不久,這就成了吳志祥眼中“靠壟斷拿七八萬的無聊日子”。

從9平米的宿舍,到百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當個傻子

好巧不巧,不願意循規蹈矩的他碰上了公司接下的蘇州玄妙觀建站項目,網站互聯互通的神奇屬性,讓吳志祥跟互聯網通上了電。

那年,在距離蘇州120公里的杭州,空白的互聯網世界,出現了一個叫阿里巴巴的團隊。

正摩拳擦掌的吳志祥看到阿里巴巴的區域經理招聘啟事,興奮不已,連職位要求都沒細看,就動身前往杭州,奔赴他心中那個嚮往的互聯網天地。

但現實總是不盡人意。

來到阿里巴巴後,吳志祥才發現所謂的經理職位不過就是做中國供應商,更通俗一點,就是做銷售。

不僅工作內容跟之前設想的天差地別,曾經躺賺七八萬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因為吳志祥根本籤不到單,靠“吃老本”簽下的常州亞飛電纜廠,是他入職兩個月以來的唯一一個客戶。

工作上的不遇讓他的成就感一落千丈,而環顧四周,自己是國企高管,同事卻層次不齊...這讓吳志祥陷入了深深的懷疑:“這都是什麼人。”

但一碼歸一碼,在當時看來,想要入局互聯網行業,除了阿里好像別無去處。

吳志祥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儘管繼續跑銷售,但吳志祥心裡明白,他的能力跟崗位顯然不匹配,在這種直銷工作上,他那顆偏策略的頭腦真的是一點勁兒也使不出來。

於是,看出中供業務短板的他開始嘗試給公司出謀劃策。

當時的阿里巴巴正值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期,客戶都是要靠銷售兩條腿一張嘴磨來的,從市到鎮再到村,最後到村企跟前和一群不懂互聯網的大老闆周旋,談不攏來不算什麼,急眼攆人才是常有之事。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先找個網吧錄銷售資料,再回宿舍燒一壺開水,一半泡麵、一半泡腳。

就算如此奔波勞頓,也不一定能說服一個客戶,賣中供屬實不易。

而這也激發了吳志祥對業務改進的想象,才思泉湧的他想到了自己的專業——旅遊業。

從9平米的宿舍,到百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當個傻子

緊接著,他大筆一揮,發了封郵件給阿里高層:

“賣中供太難賣了。旅遊業也有很多賣家和買家需要撮合。公司應該做旅遊的B2B平臺。”

雖然現在看來吳志祥的想法十分前衛且極具商機,但那一年的這封郵件,如石沉海沒有迴音。

吳志祥十分鬱悶,看著自己無處施展的才華,一顆創業心日漸壯大。

於是,對標馬雲的電商帝國,有過創業經驗的吳志祥開始琢磨起自己的二次創業。

02【機遇】

旅遊行業洗牌

毅然選擇線上創業

放不下心裡邊描繪的旅遊業藍圖,吳志祥下定決心要做互聯網+旅遊的新模式,2002年,躊躇滿志的他毅然離開了阿里。

一邊是亟待驗證的商業模式,一邊是能言善辯的創始人,創業的火一點就著。

集結了各路親朋好友,吳志祥人生中的第二家公司就在蘇州大學一間小小的職工宿舍中成立了。

所有創業故事中的「從0到1」,似乎都有一些運氣的成分在裡面:

赴外翻譯的馬雲意外發現了互聯網;

QQ的誕生全因一個競標;

而同程故事的續寫,要歸於那場令人惶惶不安的非典。

2003年非典爆發,全球性的疫情,嚴重的危害性,人們只能選擇閉門不出。

從9平米的宿舍,到百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當個傻子

而當時國內的旅遊行業大都是以實體旅行社的態勢存在,人們不出門,旅行社也沒了生意,一個接一個地倒,旅遊行業的格局由此進入洗牌階段。

作為線上旅遊的忠實簇擁,吳忠祥看到機會來了。

由於線上旅遊行業的空白,積累了一些線上資源的同程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尋找出路的旅遊業老闆們接踵而至,售賣網上名片讓吳志祥的B2B生意風生水起,資金也充盈起來。

那時,吳志祥堅定地認為:這將是未來中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第一平臺。

藉著這樣的信心,吳志祥登上了《贏在中國》的舞臺,光憑足夠賺錢這一項就能甩開其他參賽者幾條街。

但也就是在這裡,與前東家馬雲的偶遇,讓吳志祥開始重新審視起自認為完美無缺的商業模式。

儘管同程的成績在吳志祥眼中十分引以為傲,但馬雲卻將其比喻為“蒼蠅趴在玻璃上”——有光明沒前途。

簡短的一句話道出了同程模式最大的弊病:沒有C端用戶。

旅遊業本身就是一個攬客的活,做B2B,客戶數量的天花板顯而易見,但C端的人群,潛力無窮大。

03【發展】

AllInSEO

無數條網站換來了5%的市場份額

從B到C,同程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獲客——或許還可以再加個限制條件,如何從攜程藝龍兩家上市公司的夾縫中獲客。

起初,同程和別人學,別人發小卡片,那我也發;別人搞地推,那我也搞,看誰的量多嘛。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行動,吳志祥發現:獲客量最大的地盤已經被兩大巨頭佔領,其他新開發的地推區域,網站的激活量也不明顯。

算下來,同程甚至還要賠錢。

從9平米的宿舍,到百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當個傻子

地推失利,吳志祥又開始回頭思考互聯網,他手下的“偵察部隊”(吳志祥對公司團隊的一種比喻),在僵局中找到了辦法。

2008年,互聯網用戶數還未見頂,做一個網站仍有很可觀的流量,尤其是被百度收錄之後,還會帶來一些用戶轉化,這辦法遠比發小卡片有效得多。

為了最大程度地抓取流量,同程做了超10萬個網站,那時的投入產出比,用吳志祥的話來說就是:

“投1塊,賺3塊,太興奮了。”

驗證可行,效果甚佳,吳志祥便毫不猶豫地把獲得的第一筆投資(由凱風創投投資),1500萬,全部投入到SEO上來。

2008年到2010年,短短三年內,同程的營收突破一個億,在兩大上市公司中間,爭到了5%的市場份額。

04【競爭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尋求競合,共同轉型

“在商業世界裡,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要奢望一招鮮吃遍天,這是不可能的。”

這是吳志祥創業以來一個尤其深刻的感悟。

因為在吃了一段時間的流量紅利之後,趨勢開始不對了。

互聯網用戶增量在逐年放緩,與此同時,這條賽道上又不知何時多了許多跟你一同奔跑的對手,他們還更有錢,跑在第一名的,是梁建章回歸後的攜程。

於是,你降1塊,我降2塊,價格戰就這麼打響了。

競爭最激烈時,攜程甚至直接在同程公司對面租了個辦公室。

競爭帶來的危機與壓力讓人草木皆兵,雙方都只能硬著頭皮頂著。

這時的同程幾乎是到了投3塊,賺1塊、做賠本買賣的程度。

比內部環境更惡劣的是,互聯網的變遷速度超乎想象,似乎就在一夜之間,移動互聯網顛覆了PC互聯網。

從9平米的宿舍,到百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當個傻子

而此時的同程在移動端的建樹,僅有一個員工寥寥無幾的無線事業部。

儘管形勢此般嚴峻,同程依然堅守PC、堅守SEO。

執拗的結果便是:越賺越少,並且數據還在持續下降,到2013年底,同程已經虧出去1000萬了。

持續了一段時間,望不到頭的燒錢戰讓“雙程”身心俱疲,已經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了,大家都不得不冷靜下來好好考量。

難熬的不止同程,攜程前有去哪兒爭食機票份額,後有藝龍分割酒店市場,左右相顧,途牛跟同程都在虎視眈眈。

要活下去,要賺錢,就要尋求競合,不能再惡性競爭下去了。

於是,在2014年的4月,雙程達成一致,同程獲得了攜程投資的14億,攜程成為同程的第二大股東。

雙程競合作為開端,掀起了整個行業內一波接一波的合作。頭部企業之間逐漸化敵為友,開始共謀前程。

接下來的時間,同程迅速做起組織更新,猛攻無線事業部,曾經只有幾個人的小部門一躍成為公司的核心事業部。

吳志祥又掏出公司的“偵察部隊”,一邊打榜,一邊搞搜索引擎,一邊做活動,只要能把APP裝機量弄上去。

通過大面積的推廣以及一元玩景點等擴量活動的帶動,同程APP的下載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半年時間,APP裝機量突破1億,而此前僅為18的排名,也躍至榜3。

抓住移動端流量紅利的同程越來越如魚得水,在旅遊行業不僅站穩了自己的腳跟,同時還藉助微信、美團這些超級APP開闢出一條新財路。

2018年,同程與退市後的藝龍合併成為同程藝龍,接入微信小程序這個超級流量入口,雙方互惠互利,同程為微信提供了全方位的線上旅遊服務,微信給同程在3年內創造了1000億總交易量。

2018年11月26日,同程藝龍在港交所上市,成為小程序第一股,市值也一路飆升,如今已超270億。

吳志祥說:

“大家都把彼此的半條命交換了,但微信很開心,我們也很開心。”

05【結語】

從一間9平米的宿舍,到如今宏大的線上旅遊商業版圖,同程的成就,包含了一個湊巧的機遇,些許創始人的勇敢,幾場難打的戰役,但最關鍵的還是每個生死攸關的節點上所做的決定。

吳志祥信仰喬布斯那句“Stayhungry,stayfoolish.”但在對同程發展歷史的回顧中,吳志祥重複頻率最高的詞是“機會”。

或許,機會二字就是他對這句話最好的釋義。


如果您的企業正在面臨轉型升級,或者遇到瓶頸和問題需要去解決以及想要制定一套屬於自己企業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私信回覆“利他商業模式”與我交流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