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道教文始派、金丹派、經錄派

文始派

文始派的創始人為周朝時的關令尹喜,人稱“文始先生”,“關尹子”,在道教中的神位較高。一說他原是周至縣龍鄉聞仙裡(今陝西周至縣)人。一說他是天水(今甘肅天水市)人。

文始派以關尹子為宗祖,關尹子名喜,曾為關令,與老子同時,老子之道德經五千言,系應其請而撰著者。劉向謂:“喜著書凡九篇,名關令子。”漢書藝文志著錄關尹子九篇,舊題周尹喜撰。亦即後世所謂之文始真經也。其著是書,當在老子道德經後,而道亦近似,故莊子天下篇敘古之道術以老子與關尹子並述。其大要在貴本重神,澹然無為,清靜自守,獨任虛無,隨物因應。故亦即先秦之純粹哲學派,或純粹道學派,與老子同為毫無神秘主義色彩存於其間者。

道教文始派、金丹派、經錄派

張三丰傳,道教內丹修煉派別。祖述文始真人關尹子,以《文始真經》為丹法要旨。此派功法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為丹法中最上一乘。修煉下手即以最上一層煉神還虛做起,主張修一已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炁之真機。教人無所有,無所為,無所執,虛之極而無極,從而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內不見我,外不見人,一無所見,則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與天地,似契似離,同於大通,“渾人我,同天地”。這是此派丹法的最高境界,為出神入化,通向大道之仙徑。由於此派只主張以神御炁,不講求精煉炁,更不講火候藥物,因而是一種直指大道的頓修法。

金丹派

原指秦漢以來重外丹黃白朮的道派。黃白朮即鍊金術,以人工製造的藥金和藥銀為主。外丹術即煉丹術,由鍊金術發展而來的,以煉製聲稱服後不死成仙的丹藥為主。二者合稱金丹術,精於金丹術的道士組成了金丹派。唐末五代時內丹學興起,以人的身的精、氣、神為大藥煉丹,亦稱金丹派。而後外丹派和內丹派結合,稱黃白朮為地元丹法,內丹術稱為人元丹法,煉丹術稱為天元丹法。或將外丹黃白朮統稱地元丹法,陰陽雙修的栽接術丹法為人元丹法,清淨孤修的丹法為天元丹法。宋元以來丹派和道派合一,金丹派道教成為和經籙派道教分立的大道派。別外,後世習金丹術的道士尊崇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創立道派,亦名金丹派。

道教文始派、金丹派、經錄派

張伯端

(987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他自述雲:“熙寧己酉歲(1069),因隨龍圖陸公(詵)入成都,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薛道光、翁葆光認為所遇真人為“青城丈人”;陸詵之孫思誠於乾道五年(1169年)所作《悟真篇記》,則謂張伯端在成都所遇真人為劉海蟾。據稱:“有以金丹之術見授者,復序其所從來,得之成都異人者,豈非海蟾耶?”“因取此書讀之,始悟其說,又考世之所傳呂公《沁園春》及海蟾詩詞,無一語不相契者,是知淵源所來,蓋有自矣。”

薛道光

(1078年—1191年),一名式,字太源,陝西雞足山人,嘗為僧,法號紫賢,一號毗陵禪師。據《陝西通志》載,宋崇寧五年(1106年)冬,寓郿縣,遇石泰,得授口訣真要。後來京師,棄佛入道。靖康元年(1126年)秋作《還丹覆命篇》五言絕句十六首,七言絕句三十言,續添《西江月》九首,又撰《丹髓歌》三十四首,歌頌內丹法要。

陳楠

(逝世於1213年),字南木,號翠虛,廣東惠州博羅縣人。以盤櫳箍桶為業,自雲:“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覆命篇”。又云:“嘉定壬申(1212)八月秋,翠虛道人在羅浮,還以金丹火候訣,說與瓊山白玉蟾。”既自稱為薛道光弟子,又是白玉蟾之師。據傳能捻土為丸治病,人稱“陳泥丸”。有《翠虛篇》傳世,併兼行雷法。

白玉蟾

(生於1194年),是南宗的實際創立者。字如晦,號瓊琯,自稱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瓊山老人,武夷散人。本姓葛,名長庚。定居福建閩消。自稱幼從陳楠學丹法,嘉定五年(1212年)八月秋,再遇陳楠於羅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訣並五雷大法。他曾雲遊羅浮、武夷、天台、廬山,閣皂等地,尋師訪友,學道修煉,經歷過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辛歲月。他在雲遊途中,先後收留元長、彭耜、陳守默、詹繼瑞為徒。據稱“四方學者,來如牛毛”,影響日益擴大,自此打破自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的單傳歷史。旋即復歸武夷止止庵傳道授法,正式創立金丹派南宗。

經錄派

東晉哀帝年間(362一365),江東天師道盛行,造作了大量道書,出現了以造作道書、傳授經法為首務的道教經錄派。這是在葛洪建立以金丹道為中心的神仙理論體系之後,以符錄為主的天師道向義理化深入的一次重大發展。其具體表現,便是上清、靈寶、三皇經法之出現。

道教文始派、金丹派、經錄派

以信奉某一符錄為特徵的道派統稱為經錄派道教。晉代出現的三皇派(傳三皇經)、靈寶派(傳靈寶組經典)、上清派,皆為經錄派道教。南朝陸修靜總括三洞經典,將三種道派統稱為經錄派。唐代經錄派道教盛興一時,各派別之間並無逾越的界限,但有嚴格的道階品位制度,按傳授經戒法錄品位的高低來區分道階品次和道位職稱。如受正一盟威法錄等正一派經典者稱正一盟威弟子,可以為人上章齋醮。在每一道派中,又有不同的道階,正一派中即有弟子、真人、法師等不同道階。自正一派再受洞神錄及其經典,稱太上洞神法師。修洞真經錄有功再遷受高玄法錄,受《道德經》、《老子西升經》等高玄派經典,便可升為太上紫虛高玄弟子、高玄法師。自高玄部再遷受升玄法錄,稱靈寶升玄內教弟子。由升玄部再遷升太上靈寶洞玄弟子、無上洞玄法師。再逐次遷升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達到最高一級道職。經錄派經典和法錄以正一派為低,上清派為高。唐代以後,金丹派興起,龍虎山正一派天師道統領三山經錄派道教(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龍虎山正一派)。經錄派道教遂成為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