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沒有想辭職又很糾結辭職了不知道幹嘛,但是不辭職又上班上的很痛苦的人?這時候要辭職嗎?

MiDream-末世


01

當然不辭職!

你的問題並不是辭職能解決。因為,你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和自己在做什麼。

想好自己要什麼,未來想做什麼,才是你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你說自己工作很痛苦,有了解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嗎?

是壓根不想上班,就想天天出去瀟灑?
是覺得工作太機械化,沒有成長空間和成就感?
是領導和同事的辦事原則讓你極其討厭,完全不符合你的做事原則?
......

你只有先清楚自己為什麼工作痛苦,才能有做出判斷的標準,並且在後續的擇業選擇中避免此類問題。


02

在你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離職後,如何選擇一份工作?

正確的排序是:職位>行業>公司>薪資。

為什麼這麼說?

名企+高薪=眼前利益,職位+行業=長遠利益。

我們每個人工作差不多要經歷35年的時間,這是一場超級馬拉松。贏在前面不算贏,能夠穩健的越走越高、越走越遠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分別闡述下這4點。


職位

其實很簡單,就是你想做什麼。

但這個想做,不是指現在想做什麼,而是未來你想做什麼。

舉個例子,現在有兩個職位,一個是寶潔公司做前臺,另一個是普通廣告公司的策劃助理,選擇哪個?

很簡單,就是看你未來想做什麼。

你想成為一名資深的營銷策劃人士,那就去廣告公司;想做行政主管,就去寶潔。

有一點,千萬不要想著在大公司裡幹個邊緣職位,再內部申請轉崗。

這樣做,能成不成再說,關鍵效率極低。


行業

行業,要選有發展的。

從股市到房地產,再到互聯網,再到自媒體,每一個風口都有幸運兒誕生。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就是對行業選擇重要性的最佳例證。

老齡化、城鎮化、精神消費等方向都是不錯的機會,具體可以多瞭解專家們給的意見,在這裡,只能給到兩個行業選擇的建議:

一是,不要進你“永遠都是外行”的行業;

這裡所說的外行,其實是指行業壁壘比較高的行業。

比如生物醫藥類、軟件開發、科技類,如果你學的不是這個專業,想要入門其實挺難的,無法在專業領域類有所進步,職場上獲得晉升也是很難的。

二是,要選擇越老越值錢的行業。

職場中年危機,可能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難題。

但有些行業裡一點不明顯,諸如財務、醫生、律師。

這可能是最注重經驗累積的行業,也是在我們認知中,越老越值錢,退休後返聘率最高的幾類職業。


公司

評價一家公司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看企業內的人才濃度。

不管是企業的核心部門、還是職能部門,員工都是行業內的精英,那這家企業的發展前景與速度可想而知,如同我們知道的那幾家一般,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

要清楚,與優秀的人一起共事,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薪資

初入職場,對薪資應保有一個認識:

工作前3年,除非你特別優秀,工資低是正常的。

不要為了前期多的幾百塊,放棄了更好的機會。要把時間拉長,看5年後你的薪資能達到什麼程度。


03

凡選擇,必有取捨。

看中眼前利益,可能會丟失未來的機會;看中長遠利益,眼前可能要辛苦點。

但不管怎樣,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是最重要的。

你只管努力,其他的都會湧向你。


祝好!


週末理想


你好,我就是經歷過這樣一段時間的,在一家公司上班又很痛苦,但是到了辭職又有點捨不得,就一直很糾結,一根導火線,導致辭職了,心裡還是蠻開心的,終於可以休息下了,然後一休息就不得了,就不想去找工作了,天天在家裡閒著,但是不會覺得無聊,就是不想去工作,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態,後來逼迫自己去找工作,然後工作了,上班也是上的漫不經心的,總是想著不上班,也不是怎麼回事。

之前想辭職,主要覺得是公司待不下去了,領導太多,天天開會的,每天都不知道開什麼會,a領導一個方案,b領導一個方案,而且老闆又專政不肯放權的,三個領導管著(一個小公司),然後又被人穿小鞋(我感覺我在職場上活的很失敗)因為觸及到他們切身的利益了。不過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去考駕照,心裡又藏不了那麼多事,特別是考科二的時候,考了三次才過,內心就很鬱悶了,感覺有一段陰影區,所以迫切想從一個環境裡面出來,把駕照這件事情完美的完成。不過現在好了,駕照也考完了,工作也找到了,也算是一件圓滿的事情吧。

辭職之後一直在家閒著,家裡人的壓力也大,天天被懟,說怎麼不去找工作,在家宅著幹嘛的,天天說,說到心裡壓力大,每次面試都是膽戰心驚的去,面試的效果都一般,不是特別的理想,後來心態放平了一些,也積極的去面試了。

所以說有這種心態也是正常的,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比較重要,祝你以後的路一帆風順!


18歲的小霞


畢業十年,做了4份工作,一般每做兩年左右跳一次槽,每次辭職都是題目說的那種狀態,一直想辭職又很糾結辭職了不知道幹嘛,但是不辭職又上班上的很痛苦。每次到這個時候總會糾結兩到三個月,然後突然碰上一個契機,突然就下定決心辭職了。

其中的一份工作是10086話務員,每天就是坐在坐席上接聽電話,8個小時換一次班。剛開始覺得很有意思。

一是不怎麼加班,因為是輪班制,到換班時間了就會有人來接班;

二是每天可以接觸到至少200以上的人,各式各樣的,還挺有意思,不會悶,也可以鍛鍊自己的溝通技巧;

三是雖然輪班制,可是月休8天,跟雙休也差不多,平常休息的時候剛剛好是別人要上班的時間,放假了出去逛街還挺爽,超市和商場人流量都比較少,挑衣服可以慢慢試……

但是慢慢地,做了一年多之後,行業的弊端開始慢慢顯現出來:老是帶著耳機容易耳鳴;節假日通常沒法回家過節;輪班制的作息極不規律,經常熬夜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等等。

而最終讓我下定決心辭職的是考慮到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生涯。話務員是一個替代性特別高的崗位,每天都有人離職,也有很多新人進來,每天做的就是單調的,重複性的諮詢工作。而客服部分基本上是企業最不受重視的一個部門,因為它並不產生直接收益。客服中心就像一個機械化的工廠,接電話跟流水線作業一模一樣。於是,我提出了辭職。

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工作與辭職的惡性循環中,在接觸一個工作開始時,總是萬般熱情,覺得這新工作優點滿滿,可是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一般是6個月到一年的時候,進入了職業倦怠期,由於新鮮感的消失,各種缺點開始顯現時,就覺得好難受:為什麼上班這麼痛苦?總覺得上司有意刁難,同事無中生有。於是開始逃避,選擇放棄。然後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真心希望你能好好考慮清楚:為什麼想辭職?辭職的真實原因又是什麼?困境能不能解決或改善到自己想要的狀態?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也許你覺得自己已經到了水深火熱之中,但實際上在旁人看來確實羨慕不已。如果有猶豫,那就先不要辭職,把內在原因,未來出路都想清楚了才去實行。


蘇說職語


目前正是這種狀態。想堅持卻感覺很苦悶,想放棄卻覺得不合時宜。

如今在一家公司上班,早九晚五點半!週末雙休,工作量不算特別飽和,離家大概一個半小時,月薪8K+。照理說這樣的環境及條件還是相對不錯的。但是最近卻老是萌生換工作的念頭。由於本人已年滿27週歲,對女孩子來講這個年齡無疑是尷尬的。未婚未育但年齡卻已經。。。

來這家公司我也曾懷揣著夢想,由於公司主業是做裝飾裝修,而我卻是做景觀。公司想發展景觀方向的業務,所以招聘了我,而正好我也想在一個全新的平臺施展拳腳。但經過半年的努力和適應,我發展目前狀況越來越讓人苦悶。畢竟在上沒有自己業務方向的領導,在下沒有能協助一把的同事。所以溝通上來講,跟現任領導依然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從而造成太多不必要的麻煩。有時候又會因為自己專業非公司主要發展業務而感到孤獨,領導想管有時候也是有心無力。所以心情上難免受挫。

目前還在堅持著,手上還有一個項目需要跟進,現在退出怕是太不仁義,但是不退出卻會因為領導的決策失誤而擔主要責任。況且就目前的年齡以及一年內自己的規劃來講,離職卻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是不離職工作起來卻很難舒心。所以很糾結也很迷茫。


曬月亮的野貓


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八月底辭職的!然後瘋找了兩個月的工作!都快崩潰了!今天找了一個4000的小工(以前的工作是一萬呀!)。趕緊上班了!真誠的告誡有這個想法的朋友,一定要堅持一下!馬上要過年了!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過年!



鄰家阿建


每個人最終都會跟隨內心的渴望去走,90%以上糾結要辭職的人,最終都會辭職,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個過程很痛苦,但這正是你破局的最佳時機。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

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四年。做到三年半的時間就想要離職,但是下這個決定,我用了半年的時間。

這半年裡,我在上班如上墳的心情下,逼迫自己做了三項準備。準備完成以後,裸辭,轉行。

轉行一年後,自己無論從薪資、眼界以及思維方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而穩步提升的關鍵,是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1. 確定目標職業

辭職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辭職了不知道幹嘛”。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人會本能地產生畏懼心理。所以確定目標職業,就是在諸多不確定裡增加一個確定的東西,這樣才會走的更穩。

確定職業目標,就一定要跳出現有的行業圈子,多去接觸其他行業的人,比如你的同學、朋友,網上的行業信息,初步確定你未來發展的職業方向。

有了職業發展方向以後,就可以著手去準備了。

我當時花了一個月的工資報名了網絡課程,並且在課程學習群接觸到了很多這個行業的人,聽聽過來人的經驗,慢慢儲備自己的知識技能。


2. 準備存款

無論是跳槽還是轉行,辭職本身就面臨著風險,所以至少要準備夠自己半年基本生活的存款。

就算辭職以後不順利,也不至於生活困難。

我第一份工作是裸辭,因為想要辭職後全身心地投入第二份工作的準備。我給自己預留了充足的生活費,辭職期間讀書、健身、學習、旅行,一樣沒耽誤,給自己的人生過了一個非常充實的假期。

一個人的底氣來源於經濟實力,這話我一直非常認同。所以如果目前存款不夠,那必須攢一些錢再辭職;如果存款充足,未來的方向也確定了,就可以準備跨出你的舒適區了。


3. 準備保險

這是很多人會忽略的,因為辭職以後沒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時候的風險抵禦能力是非常差的,一旦生個病,在醫院花錢如流水,如同雪上加霜。

保險作為給人生託底的一種產品,一定要買好。這裡的保險,指的是社保和商業保險兩方面。

辭職以後社保斷交影響其實非常大,不僅僅不能享受醫保,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會影響你買房買車,或者辦理入戶。

因此社保不能斷交,辭職以後可以以靈活就業方式參保,或者找第三方機構代繳。

另外就是商業保險,配置上基礎的保障四大金剛(重疾、醫療、意外、定期壽險),防患於未然。


如果以上都準備充分了,辭職以後你面臨的風險會大大降低,這個時候辭職才是非常理性的選擇。

所以辭職之前要問自己,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蓮子小妞


這時候千萬不要輕易辭職。其實這種情況我相信很多工作幾年的職場人都有遇到過,我也曾經有一段時間有很強烈的這種感受。後來也辭職了,辭職之後找了一個月的工作都沒有收穫,自己也陷入了挑三揀四的狀態,那段時間整個人的狀態真的很糟糕。工作幾年後,現在回想,當時還是過於情緒化。


工作如婚姻,很多時候都會有想到辭職的念頭,辨別其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是關鍵

在工作的時候,領導的訓罵,交代的不實際的任務,或者同事的不配合,公司的讓人無語的制度,任何一點點都會讓你有辭職的念頭,當你陷入這個念頭裡面,你就會去擴大這個煩惱,變得更加挑剔。你頭腦中也會拋出更多的理由,讓你想要辭職離開。但是你沒有想到的是你遇到的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是一個人會這樣,很多跟你一樣的職場人,其實也會遇到,甚至更加嚴重。如果辭職到了另外一家公司,你會保證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嗎?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問題,有些甚至都無法解決。


而解決方法就是變得更加成熟,理智地分辨自己遇到的問題。不要過於情緒化,公正地去看待,有些甚至需要忍(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不知道辭職後可以幹嘛這個問題很關鍵

當你迷茫的時候,不要期望辭職後,脫離原來的工作,去旅遊一趟,放鬆一下就會給你帶來答案。有可能是更大的迷茫。特別是沒有收入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時候。


當人陷入迷茫,覺得沒有意義感的時候,會特別注重結果,而忽視了努力的方法和過程。“上班讓我很痛苦,很糟糕,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辭職會不會好一些。"

你會變得逃避去面對,而讓自己的感受變得好一些。

辭職後可以幹嘛其實這個別人很難可以給你答案,只有通過自己不斷探索。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難熬的。上班讓你看不到希望,但辭職後也許會比上班更加難過。


開始一些新的嘗試,從中不斷知道自己想過的生活

當我還沒畢業的時候,我就想以後可以有一份工資,過朝九晚五的生活該多少幸福。不用再依靠家人。可以自己獨立生活。但是當真正實現後,其實並沒有很開心啊。我又開始埋怨工作辛苦,工資低。每個人的要求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想要改變,必須給自己新的嘗試。比如你曾經很想開一場咖啡廳,那你可以去咖啡廳做一點兼職,看看事實是不是跟你想的那麼美好。給自己一些新的經歷,這樣會帶來不一樣的視角。


祝好運!



小媛筆記


工作不合適,上班如上墳,分享一個類似的真實案例。

2016的時候我加入一家創業公司,公司也就20來人。當時加入這家公司後工作內容還是很喜歡的,但是做了很久,我來之前公司因成立2年了,公司的業務一直提不上去。

加上我的領導沒有管理經驗,以前是搞媒體行業的。因為公司的經營方向後來處處碰壁,身邊的同事開始對公司的發展失去信心,我也考慮要不要離開公司。

但我還是再堅持了半年再走,主要有幾個原因:

1.工作半年就走,我還沒出成績,而且也不好找工作。

2.公司到底行不行,我沒有判斷經驗,所以不如再堅持看看。

3.這份工作我還是挺喜歡的,雖然工作很累。

4.我當時經濟條件不太好,想多存點錢。

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最後幾個月,確實比較難熬,雖然一眼看不到頭,但是還是咬牙堅持下去。

後來還是決定離職跳槽到了一家更專業的公司。如果我當時半年的時候就走,估計也沒資格進去。

通過我自己的這個例子我想告訴大家,職場上千萬不要輕易離職。

你的當前工作應該是你升職加薪的跳板,在跳槽之前,需要把自己底子打牢,多給自己尋找背書,這樣你才能越跳越好。

職場中也有很多人半年一跳槽,這樣的人基本不會有大出息。

阿里巴巴招聘人才有個標準:皮實。

什麼叫皮實呢?就是不要玻璃心,要心態穩定,不要動不動就離職,當然除非你本身已經是專家了,想跳槽隨意。

如果你從當前工作離職,又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手上的錢又不能支撐你半年的生活費,我是不建議你輕易離職的。因為現在的就業形勢很嚴峻,我身邊有很多人在待業,有個穩定給你發工資的老闆,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離職之前,建議看看你的銀行卡餘額吧。


END

我是江少,90後職場問答達人,歡迎關注。

江少


我表妹的真實情況跟題目一模一樣。

表妹是211本科畢業,大學學的是工科類專業,女孩子學工科本身優勢不比男生,而且自身對本專業的工作又沒有興趣。大四的時候一直在各大招聘會找文職類工作,但由於本身專業不對口,文科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比比皆是,自己因沒有任何優勢到處碰壁。臨近畢業季,家裡人百般操心和牽掛,最後表妹迫於就業壓力而選擇了本專業的工作,做一名硬件測試技術員。而這只是她痛苦的開始。

由於本身對專業不感興趣,所以每天上班就變得非常被動,時常提不起上班興趣,工作摸不著頭腦,還需要頻繁加班,上班的痛苦讓辭職的念頭幾乎都在她腦海中每天閃現,但她又糾結著辭職後不知做什麼,辭職和不辭職的矛盾心理讓自己非常痛苦。最後,在公司做了十個月後她還是選擇了離職,但是離職後面對又是到處碰壁的迷茫期,她接近有半年的時間沒有找到工作。

糾結是否辭職是件艱難矛盾的時期,辭職後不知做什麼是一段迷茫消極的時期。不管是哪個時期都應當謹慎三四!

從表妹的這個真實經歷來看辭職這個問題:辭職後的再就業就像一場戰爭,勝出者才能登上新的平臺。如果原工作讓我們異常痛苦,備受折磨,我建議選擇離職,但是我們要堅持不打毫無準備的戰鬥,離職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

辭職前的準備

1、心理準備:當離職念頭開始浮現的時候,我們必須清楚選擇離職將有來自不同方面的心理壓力:家人的理解、領導的意見、再就業的壓力、新工作存在的風險等等。如果沒有做足心理準備,那辭職後可能存在的失業、面試失敗等情況會給自己心理造成挫敗,只有做好預期風險評估才能承受住辭職後可能存在的心理壓力。

2、經濟準備:有人說“辭職窮三月,轉行窮半年”,表妹的真實經歷還真的證明了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你個人的能力並非十分突出且就業機會少的情況下,失業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失業意味著沒有收入,如果沒有準備好足夠幾個月生活的錢,辭職後的日子將會陷入拮据狀態,一旦出現斷糧的情況,會導致你迫於生計做出錯誤的選擇,重新跌入上班痛苦,不上班迷茫的深淵。

3、擇業準備:擇業準備也就是短期內的職業規劃。在辭職前我們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下一家單位、下一個崗位的目標,充分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等,同時通過招聘網站或朋友瞭解行情,針對接下來的計劃作出進一步的安排和規劃,同時盤點自己的人脈資源,為接下來的規劃做好準備,更好的銜接辭職前後的工作和生活,降低時間成本的耗費。同時,要為新崗位的工作做好學習準備,尤其是轉行的人,必須對新行業和新崗位的基礎知識有所掌握,這樣才能在面試環節中爭取到一點希望!

寫在最後

世上沒有完美的工作,每一份工作上都會難免遇到困難,承受壓力甚至痛苦,辭職並不能完整解決這類問題。唯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上穩步前進。即使到了不得不辭職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做足準備,才能輕鬆應對辭職後可能存在的挑戰和風險。

沒有誰的幸運憑空而來,只有當你足夠努力,你才會足夠幸運。這世界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和堅持,時光不會怠慢執著而勇敢的每一個人。加油!致此刻的你我!


歡迎各朋友關注、留言、點贊。也歡迎你分享你的觀點和經歷。


職場五阿哥


如果生活沒有特別大的壓力,我個人建議是離職,因為上班上得痛苦,影響工作,影響心情,再影響生活;你的內心又在不斷糾結,不斷內耗,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01

快樂工作很重要


上班上得很痛苦,我能感同身受:剛畢業那兩年,我在一家港資企業上班,每天上班上得很痛苦,也是想辭職又糾結辭職,我那會感覺自己什麼也不會,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後來證明自己想多了)。


那時候我早上不想去上班,一想到上班,內心就難受;上了班後,提不起精神,工作能拖就拖,熬到下班;下了班,立馬雀躍地收拾包回家。現在回過頭去看,我完全在浪費時間。


工作時間8小時,甚至更長,佔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如果這8小時,你是痛苦的、難受的、壓抑的,不光影響你的工作效率,還會影響你的生活,何必呢?為什麼不找一份你喜歡的工作,起碼是不痛苦的。


如果生活沒有特別大壓力,我個人建議你是離職,在離職前,準備好接下來至少3個月的生活費用。


如果生活有壓力,那麼就“騎驢找馬”,一邊工作一邊投簡歷面試,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上班痛苦的原因。



02

離職不是逃避問題的策略


不管是離職還是不離職,都要找到令你上班痛苦的原因,是外部原因呢?比如上司的領導風格,公司文化等;還是內部原因?個人不喜歡的崗位、行業,糟糕的人際關係等。


有些離職原因,並不是說離職了就能解決了,離職並不是迴避問題的策略。


比如說你和大部分同事關係不融洽,導致你覺得每天上班很痛苦,如果因為這個原因離職,很大概率上,你在下一家單位也會遇到類似事情,因為你的思維模式沒有改變。


不管你是不是要離職,都要找到痛苦的原因, 去解決它。你自己沒辦法解決的時候,可以在“在行APP”上付費諮詢專家。


有些問題經別人一講解、開導,也許困擾你很久的問題,馬上會“煙消雲散”。



03

未來要做什麼?


如果你還未到30歲,建議你可以多多試錯、折騰,去找到你的職業賽道。


不管是從興趣、擅長入手,還是從熱門行業、崗位,都可以去嘗試,多嘗試才能發現自己熱愛的工作。


如果你已經到了30歲,那麼就要在已有的職業賽道上發力了,再轉換職業賽道,成本太大。



結語


我們的一生很短暫,工作時間又佔據我們很大一部分時間,何必要把時間花在痛苦的工作上,生活沒有壓力,別內耗了,離職,去找一份喜歡的工作吧!


但是最關鍵的還是要找出痛苦的原因,去分析它、解決它,因為離職不是逃避問題的策略。


我是若拉,致力於職場高效成長,歡迎點贊、評論、轉發,記得關注我們,讓我們一起在職場中升職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