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伊藤博文說李鴻章是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說他是“再造玄黃之人”?

惡棍村大少


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死後追贈太傅,晉封一等肅毅侯,諡號文忠,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r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於北京。\r

一般認為,北洋水師是晚清重臣李鴻章一手創建的。李鴻章為北洋水師的創建、發展、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北洋水師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部隊,代表著清朝30年洋務運動的最高成就。據《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北洋水師的綜合實力一度排名世界第九、亞洲第一。想當年,北洋水師的艦隊航行到日本港口時,日本幾乎朝野震動,從而開啟了舉國打造艦隊的艱辛歷程。





歷史的劇本


說一下李鴻章留給後世的遺產你就知道了。

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展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李鴻章就是洋務運動中的佼佼者。他創造了中國多個第一。

江南製造總局,在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在當時的亞洲,江南製造總局也是首屈一指。後來江南製造總局改名為江南造船廠,中國第一艘萬噸巨輪就是由江南造船廠製造。新中國成立後,第一艘戰列艦、第一艘潛艇、第一臺萬噸壓力機都是出自江南,而且,現在中國自主建造的航母,也是由江南造船廠承辦。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擴建了金陵機器局,接管了天津機器局。如此,近代四大軍工廠,李鴻章一個人就創辦了三個。

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成功打破了國外運輸公司的壟斷地位。現在有個招商銀行,就是從輪船招商局這裡來的。

北洋海軍,這是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也是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強大海軍。其主力定遠艦和鎮遠艦是當時亞洲最大的軍艦,就算是新中國成立後,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無力配置那麼大的軍艦。雖然在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但這是朝廷腐敗、戰略戰術失策的問題,硬件實力還是有保證的。

同時,李鴻章還開辦了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等一大批近代企業,這些都是中國最早的近代企業,中國的近代化也由此開啟。(注意,是近代化,不是近代史)

李鴻章還注重人才培養。派遣幼童赴美留學,大家都知道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幼童中有一位是唐紹儀,後來成為民國開國總理。

就連袁世凱也是北洋出身。李鴻章推薦他去小站練兵,開始了中國陸軍的近代化,後來袁世凱也憑藉新建陸軍成為權侵朝野的實力派。否則,他憑什麼逼迫清帝退位呢?





刀筆小吏張押司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因為他從事的活動之廣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幾乎涵蓋所有重要行業,包括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在當時大凡重要事件都有他的參與。他是具有卓越見識的清朝政府大員,對於晚清新知識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在曾國藩去世以後,具有新知識的人都聚集在他的周圍,藉助他向整個社會傳播思想啟蒙。其次就是他的實業,李鴻章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所以他開啟了中國近代重工業,他涉足的工業有機械製造、採煤、鐵路、電報、輪船運輸等,同時對於紡織、麵粉等輕工業和民用工業也有涉足。促進社會的經濟力生產力。國力變強大。

李鴻章改革是緩和社會矛盾的變革,平衡各階級,階層利益,有著調和的作用。這正是慈禧需要的一副中藥。通過改善國家內部環境來提升國力。而光緒帝團隊更像是西藥。強行改變環境。有不可預測的副作用。

最重要的是他作為清政府的外交使者,李鴻章簽訂了一系列條約,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尤其受人詬病,主要是因為政府逼迫和時局。在敵人炮口下‘’議和‘清政府無論排誰作為代表,都不可能改變戰敗受辱的地位。所以李鴻章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這筆賬也不能統統算在他頭上,從清政府來說,這是西太后慈禧一手造成的局面。這也是代慈禧背鍋了。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被譽為“東亞雙雄”,是19世紀中後期兩個著名的改革者。他們是如此的相似,兩個人一直惺惺相惜。作為兩位“總理”級別的領導者,一個推動了中國的洋務運動,一個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但同樣是轟轟烈烈的改革,李鴻章推動的洋務運動最終功敗垂成,而伊藤博文則推動完成了明治維新,帶領日本走向了強盛。那麼為何李鴻章最終輸給了伊藤博文? 裡面的原因很複雜。

伊藤博文是日本的首相,雖然他是一位傑出領導者,在明治維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的成功與日本的大時代有關。日本的明治維新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全民改革,換成別人也未必做的會差。不過伊藤博文是很有能力的,是一位成功的補鍋匠。他推動了日本的憲政,調和了日本國內的矛盾,使得日本順利的實現了權力和制度的過度,讓日本走上了發展的快速路,伊藤博文對日本是有巨大貢獻的。

而李鴻章則不然,李鴻章雖然是清政府的實權人物,和伊藤博文地位相當,但李鴻章的權力遠遠沒有伊藤博文大,李鴻章只是洋務運動派系中的一個領軍人物。不管是朝中的滿人保守勢力,還是左宗棠等其他洋務派系都和他關係非常緊張,李鴻章的北洋只是勢力最大的一個派系而已。李鴻章本人的影響力甚至比不上恭親王奕?,李鴻章只是慈禧手裡的一位裱糊匠,一個背鍋俠。

李鴻章精通洋務、擅長外交,又有戰略眼光和政治手段,本來可以做的更好,但他遭到了以翁同龢為首的保守派和左宗棠等其他洋務派的反對,他的改革步履維艱,他只能靠討好慈禧獲得有限的支持。事實上,慈禧對他又倚重又戒備,李鴻章和他的北洋處境並不怎麼樣。強大北洋水師10年間竟然未添置一兵一艦,讓日本海軍慢慢超過了北洋,在黃海海戰中把北洋艦隊打的狼狽不堪。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僅靠李鴻章一人之力很難改變清政府走向衰落和滅亡的命運,李鴻章這個裱糊匠其實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李鴻章是個難得的人物,如果生在一個開明時代或許是一代名相。甲午戰爭後伊藤博文曾經感慨:如果將李鴻章換成我,他會比我更成功,如果將我換成李鴻章,我也不會比他做得更好。


嶽鎮淵渟


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李鴻章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歷經討伐太平軍、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是清朝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並且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正如電視劇走向共恭親王說的那樣,李中堂是躬身入局之人,作為大清王朝高層漢人第一人,為挽回大清末世頹廢之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縱觀李鴻章生,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由於朝廷羸弱,國力不許,民智未開等原因,李鴻章曾作出的錯誤決策。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這也牽涉到湘軍和淮軍的整體評價。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他的一生功名貢獻對得起伊藤博文喝慈禧老佛爺的評價!


千雪寒城


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在經濟、軍事、外交等諸多領域都緊跟世界潮流。在經濟上,成立輪船招商局等企業,與外國資本同場競技,打壓了外國資本的囂張氣焰,對維護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軍事上,建立江南製造總局和北洋艦隊,江南製造總局作為中國歷史上第1個大型的軍事工業,為我國的軍事現代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如今江南製造總局的後來者江南造船廠依然在為我國的軍事發展服務,我國的第2艘國產航母便在此建造。北洋艦隊作為近代中國一支新銳的軍事武裝力量,其建立之初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七的海上力量,促進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在與列強的多次爭鬥中也不落下風。外交上,擔任北洋通商大臣,負責總攬我國北方沿海地區的對外通商,善於運用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維護中國主權,也善於在列強的矛盾中尋求中國的利益最大化。綜上來說,伊藤博文說李鴻章是近代中國唯一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智歷史趣談


李鴻章是晚清中興名臣,但是他生錯了時代,本來一位治世能臣,被黑成賣國奸雄。他的主要功績有:

一、組建淮軍

他所組建的淮軍,除了和太平軍作戰外,還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像葉志超、聶士成、丁汝昌等,這些人雖然後來在和日軍作戰時,沒有建樹,但是對中國近代化還是起到推進作用的。

二、開展洋務運動,創建北洋艦隊

由於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再加上太平軍的重創,清政府意識到西方新式武器的厲害。所以清政府上層精英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這次運動雖然失敗了,但為中國近代化建設投石問路的功績也是不可磨滅的。這支艦隊是亞洲最大的艦隊,曾一度躋身世界強國之列。後來由於清朝腐敗,後期艦隊缺乏建設改進,後來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惜哉!

三、支持袁世凱編練新軍,使北洋派登上歷史舞臺

他支持袁世凱編練新軍,並讓自己的部分淮軍將領進入袁世凱麾下。那些人在民國時期大展拳腳,不斷探索,為中國的進步總結寶貴的經驗。

李鴻章作為清王朝末期的風雲人物,他代表清政府和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也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些都是時代的悲劇,和他個人的品質、才能無關。



歷史唯物主義


說起李鴻章,大多人都來自於歷史書中的印象,而且,大多都不是什麼好印象。自鴉片戰爭開始後,由於晚清政府的無能,中國便開啟了一段血淚史和屈辱史。而作為晚清政府發言人的李鴻章,也一同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可這其中,也充滿了李鴻章的心酸與無奈。清政府又一次選擇她作為代表簽訂《辛丑在簽訂《辛丑條約》時,李鴻章並沒有籤自己的名字,而是簽了朝廷賜給自己的爵位名“肅伯毅”中的“肅”字,他也許是想讓後人知道,他做的這一切,都是源自於自己深深的無奈。\r

縱觀李鴻章的一生,他既享受了作為清政府的官僚所享有的榮華富貴,也承受了因為清政府而帶給自己的屈辱,是對是錯,都是李鴻章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告誡我們,人生都是有得有失,有舍有棄。但我們生而為人,活在這個世上,一定不要失去開拓人生的勇氣。\r



放開那歷史


因為李鴻章是天朝宰相,在剿滅國內太平天國運動中表現出色。是內聖外王的清朝重臣!他重視洋務運動,派出留洋學生,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李鴻章訓練的北洋水師是亞洲最強海軍。日本最為忌憚的就是李鴻章。而且他是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很聽慈禧太后的話,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


周震坤


這個人不死 ,日本陸軍不會入關,海軍不會進攻上海,更不會有珍珠港事件。


小116076726


給我兩個億,我也會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