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Part one.

當提到懂事的孩子,“生子當如郭麒麟”就是最好的例子。郭麒麟,郭德綱之子,如日中天德雲社少班主。現在他還是可愛的“範思轍”。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德雲社拿錢不當錢,當命”, 有人說“範思轍”簡直是郭麒麟的“本色”出演。除了可愛,大家都被“範思轍”矇騙了!

儘管和岳雲鵬的“德雲一哥之爭”讓郭麒麟成功打入娛樂圈,但私底下他是一個非常謙虛有禮貌的人。岳雲鵬在採訪的時候說過,但凡郭麒麟有一點私心,整個德雲社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吃飯師兄弟先吃,捱罵先罵郭麒麟”一直是在這樣的挫折教育成長的。已經成年,甚至現在還小有名氣的他還會下意識的問“師哥,我能吃那個餅乾嗎?”欒雲平也是貧,“你在這兒翻著跟頭吃,我都管不著你”。

郭麒麟的懂事已經是一種習慣。

現在憑藉可愛的“範思轍”出圈了,他不僅僅是相聲演員,也是一名話劇演員,可這樣的他在終於等到父親的關注時,還是會變成“愛哭鬼”。

在演完話劇《牛天賜》謝幕時看到父親時,這是第一次父親對自己的關注,抱著父親哭了一分鐘。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Part two.


13歲登臺,到24歲,懂事的郭麒麟終於等到了父親表達愛意。這個世界上還在有多少懂事的孩子在等待?他們身上還藏著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心理秘密?

①懂事的孩子,他並不快樂。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的一項關於“懂事”的調查顯示,65.3%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從小就是那個“懂事”的孩子。

有43.8%的受訪者認為熊孩子更快樂,而認為懂事的孩子更快樂的僅佔19.1%。“懂事的孩子”他們並不快樂。

不懂事的家長——只為自己省心,壓抑孩子的天性。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我有一個朋友,她從小都是非常懂事的人。

本科期間她每週要坐兩個小時的公家車去城裡家教,掙來的錢就用作生活費。儘管父母不強求她,但是她從來不會把自己賺來的錢用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她告訴我,她說,我過得不快樂。因為一直以來,考慮到家裡的情況,自己不會有喜歡的東西,就算是掙到錢也不會感到快樂,花錢就會讓她沒有安全感。

“懂事”的孩子意味著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他們必須學會克服自己內心的真實反應,必須盡力克服自己的各種缺點,用“完美”來適應那些讓人不安的環境。

然而,這些“懂事”的孩子,已經漸漸失去“做自己”的底氣。他們在失去自己的同時,也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基本安全感。

②懂事的孩子,他也許會慢慢變得“冷血”。

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是壓抑,而這樣的壓抑如果得不到釋放,他們將有可能慢慢變得 “冷血”。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曾經“6·30”特大涉黑案,他的主導者劉俊勇,自小家境貧寒但是聰明伶俐,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也使得他在小學到初中都是班裡的尖子生。

在人們眼裡他是一個非常懂事的人。之後的涉入黑幫殺人案,被列入中國黑社會老大排行榜!最終只得入獄過完一生。

《想見你》中的 “謝宗儒”。在弟弟犯錯之後,媽媽請他幫忙教育弟弟,他曾經也是母親眼裡的好孩子,在學校裡是班長,警方根本不會想到他就是殺害“蔡雯柔”的兇手。

這些從小“懂事”的孩子,也許正是因為習慣性地選擇隱忍和犧牲來適應他人。為了不受傷害,他們只好冰封了自己的情感,將自己心門緊閉,不再讓任何人靠近。久而久之,他們已經忘記了“愛”,更忘記了要去“愛”別人。


Part three.


“懂事”本身不是壞事,可正因為“懂事”,他們容易讓人放心,容易讓人忽視,也更容易“理所當然”地接受一個個無理的要求。而她們只能更多地壓抑自己的情感,更加地蜷縮在自己的世界中。

那麼,懂事的孩子究竟需要一些什麼呢?

第一、懂事的孩子需要容錯率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初二的小男孩就遇到過一個非常懂事的男孩子。

他每次出門都要檢查自己的東西,但與常人不同的是他會檢查無數遍。,吃飯的時候想,走在路上在想,睡覺前也要想,睡到一半要起床去檢查有沒有帶回宿舍,生怕自己忘記了什麼東西。

這嚴重的影響到了他的生活。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就是那種家長和老師都公認的懂事的孩子,讓家長很“省心”,連寒假裡的補習都是自己去。

有一次自己去上課忘記帶東西,家裡沒有人送,只能自己跑了兩個小時回家取。那天的累讓他印象太深刻了。從那以後,每次出門和回家都要檢查好幾遍自己的東西,到現在越來越嚴重。

這其實就是太懂事了,為了不讓父母操心,不允許自己犯一點錯。

這個懂事的孩子讓我們心疼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個教育問題,越是懂事,越可能壓抑自己。

“懂事”就像暴雨前的烏雲,催著他們長大,逼著小心翼翼,逼著他們不能犯錯。

可成長不就是一次次的犯錯,才能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告訴孩子,他們可以偶爾犯錯,不著急,你可以慢慢長大。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第二、懂事的孩子更需要被“在意”

隨著二胎的開放政策,許多“大孩兒”就成了容易忽視的對象,很多父母在二孩兒出生之前就會給“大孩兒”打“預防針”,“你是哥哥/姐姐,以後你要懂事,好好照顧弟弟妹妹”。

懂事的大孩兒在看到弟弟妹妹週歲時,所有人都圍著他,自己也會因為被所有人忽視而默默難過。所以給懂事的他們也帶份禮物,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懂事有人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人看見,也有人在意他們。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Part four.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只有一句你很乖。

懂事的孩子活得很小心翼翼,心疼自己的父母,為了不讓父母操心,所以嚴格的要求自己,不允許自己犯一點錯去麻煩家長,比其他的孩子更累,更容易焦慮。

尤其到青少年時期,青少年們情緒起伏大,更加敏感,那些“懂事”的孩子徹底壓抑自己,找不到正確的排洩負能量,或者太多的打擊會使他們墮落。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孩子,你是一個全新的人,你可以去做全新的夢,你不必對自己太苛責,你不必小心翼翼,你可以慢慢長大。

懂事是孩子的優點,不是家長撒手不管的藉口!

讓我們用更多的愛去擁抱“郭麒麟”,擁抱和他一樣懂事的孩子們。他們可以活得更快樂!更自由!


【版權説明】

圖片 | 來自網絡

文字 | 中教研圓臉俠老師(使用需授權)

編繪人 | 中教研團隊


「中教研平臺」“郭麒麟”的前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