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醫生是如何區分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的?

寶貝狐


感冒也叫上呼吸道感染,那麼哪稱之為上呼吸道?哪稱之為下呼吸道呢?在醫學上,把人體的鼻腔、咽部和喉部稱為上呼吸道,把氣管及各級支氣管稱為下呼吸道。也就是說從感冒到肺炎,這可以說成是一個感染由淺入深的過程。

對於感冒、支氣管炎、肺炎來說都是我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而且每個人都會經歷過感冒,大部分人得過支氣管炎。那麼醫生是如何辨別這三種疾病的呢?

首先說感冒,一般是受涼是誘因,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咽痛、聲音嘶啞等,這時的咳嗽一般是咽癢後咳嗽,不會出現胸悶、喘憋,一般不影響呼吸功能。查體可發現咽部充血,肺部查體無異常,此時拍胸片沒有異常表現。

支氣管炎多數在感冒後長時間咳嗽導致的,主要表現為咳嗽為主,全身症狀較為輕微,但可出現低熱、畏寒、周身乏力,自覺咽喉部發癢,並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後疼痛。早期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日後痰液可由黏液性轉為黏液膿性。受涼、吸入冷空氣或刺激性氣體可使咳嗽加劇或誘發咳嗽。一般而言,急性支氣管炎的全身症狀可在4~5天內消退,但咳嗽有時可延長數週。查體有時可發現乾性囉音,咳嗽後消失;肺底部偶可聽到溼性囉音,伴有支氣管痙攣時,可聽到哮鳴音。通常白細胞計數正常,胸部X線片檢查也無異常發現。

肺炎一般受涼、淋雨、勞累後出現,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早期為刺激性乾咳,繼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帶血絲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鐵鏽色痰、膿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查體可出現肺部溼性囉音。細菌感染時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升高,痰培養陽性,胸片或胸部CT出現實變影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對於幼兒和老年人,自身抵抗力弱,感冒後很容易出現肺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 膿痰多伴有喘息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肺炎的發生。


藥事健康


診斷一種疾病,中醫離不開望、聞、問、切。西醫離不開視、觸、叩、聽。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有通過仔細的體格檢查,詳細的病史詢問,必要的輔檢資料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為兒科最常見的疾病,其發病主要是鼻、鼻咽部和咽喉黏膜的炎症。而支氣管、氣管和肺部屬於下呼吸道,其位置如下圖所示。上呼吸道感染時,孩子多半會出現流涕、鼻塞、噴嚏、咽部不適和咽痛的症狀。而下呼吸道感染時可出現喘憋、發紺、氣促、點頭呼吸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單純的發熱不能作為感冒和支氣管炎、肺炎的判斷依據。因為感染都可能出現發熱。當我們聽診發現孩子呼吸頻率增快、肺部出現囉音或者痰鳴則需要考慮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固定的痰鳴需要考慮肺炎,不固定的痰鳴或者囉音以及嘯鳴則考慮支氣管肺炎。當然,也有可能肺部聽診沒有痰鳴音,比如間質性的肺炎。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進行胸片檢查予以明確。咳嗽時間長,陣發性乾咳,伴咽喉瘙癢的還需要考慮支原體感染的可能。

單純的依靠某一項指標去界定感染部位並不嚴謹。畢竟疾病是複雜多變的。疾病很有可能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併發症或者新的情況。當臨床表現能夠通過一種疾病解釋,那麼更利於我們精確判斷,對症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咳嗽在呼吸道感染中並不是鑑別上呼吸道感染或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證據。過敏的疾病、異物吸入都可以導致咳嗽發生。在恩銘看來,區分上下氣道感染最重要的診斷工具是聽診器。不聽診就妄下結論,有些不大靠譜。您說呢?


兒科恩銘


隨著秋冬季節到來,呼吸系統疾病病人開始逐漸增多,其中最常見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患者。這三種疾病症狀有類似之處,易被混淆,臨床上是如何區分它們的呢?


感冒

感冒通常分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二者最明顯的區別是流感全身症狀比普通感冒重,而普通感冒呼吸道局部症狀較重。通過血常規化驗,病毒感染者常見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不高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加,可作為參考。


普通感冒即急性鼻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個最常見類型,也是極易濫用抗菌藥物的疾病。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常發生在季節交替之際,起病較急,以鼻咽部症狀為主,常見鼻塞、噴嚏、流清水樣鼻涕、咽喉不適等症狀,可伴有咳嗽、胸痛,少見發熱、頭痛及全身疼痛。多始於感染後的10~12小時,2~3天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輕,持續時間約7~10天。營養不良、過度疲勞、著涼或缺乏鍛鍊、環境汙染等均是普通感冒的誘因。


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特點是突然爆發、迅速蔓延、播及面廣。流感具有一定的季節性,例如我國北方常發生於冬季。流感臨床症狀較重,起病急,潛伏期一般為1~3天,發熱通常持續3~4天,但疲乏虛弱可達2~3周。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狀為主,表現為:畏寒、高熱、頭痛、全身痠痛、乏力,呼吸道症狀輕微或不明顯,可伴有咽痛、流涕、咳嗽等。少數病例有食慾減退,伴有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此外有基礎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流感還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能引起死亡。目前進行疫苗接種是控制流感的主要方法。


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日常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增大,環境汙染嚴重等因素,患病也在不斷的增加和年輕化。支氣管炎有以下一些普遍特徵:一、慢性支氣管炎伴有長期的咳嗽、咳痰現象,以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的咳嗽、咳痰,並連續兩年或兩年以上為依據,再結合X線、肺功能診斷等進行確診。二、慢性支氣管炎常反覆發作很難治癒,在已治癒的患者中,如平時不注意身體保暖、戒菸、增強體質等,很容易在冬季復發。三、患者對於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重視程度不同,有部分患者隨意服藥,特別是抗生素類藥物會嚴重影響疾病的進一步治療。支氣管炎在治療上除了緩解症狀外,尤其要注重與感冒、咽炎等類似疾病區分開,務必有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堅持進行規範治療。日常生活中,戒菸是預防該病病發的主要措施,減少環境汙染、避免煙塵等有毒氣體的吸入,加強自身鍛鍊提高免疫力等,對於預防慢性支氣管炎來說意義重大。


肺炎

肺炎常有致病原,可以是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等,對於長期臥床、老年慢性病患者,也常見積墜性體位性肺炎。肺炎的常見臨床特徵有:一、患者近期出現咳嗽和咳痰,或者近期出現呼吸道症狀加重,有膿性的痰液發生,並伴有胸痛、發熱。有部分患者的臨床症狀不明顯,甚至部分患者以精神異常、淡漠、嘔吐和腹瀉為主要臨床症狀,因此容易被誤診,需要結合X線和細菌學檢查來確診。二、患者聽診有肺部溼性囉音,叩診為胸部濁音,觸診有震顫,還可以出現呼吸急促等表現。三、患者可能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真菌等病原感染,需要送痰培養或呼吸道分泌物培養等手段檢測,篩選出敏感藥物。肺炎最重要的是應根據病菌種類及藥敏結果,合理選擇用抗生素,如有缺氧等症狀則給予吸氧和對症緩解處理,並防治併發症。



對於在寒冷冬季易出現的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我們要未雨綢繆,提早預防。提高自身免疫力能是防止呼吸系統疾病的關鍵,生活規律、戒菸忌酒、合理飲食、適當鍛鍊、在人多密集或空氣不良的空間配戴口罩等,做到防患於未然。


醫患家


首先說說兒童

通俗來講,兒童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是由各種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的炎症,臨床上90%以上為病毒感染。


鼻部感染,扁桃體感染,咽喉感染,喉部感染(急性喉炎),中耳感染都是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部位。


一般根據疾病病情,及以上感染症狀存在下,大夫查體下,很容易判斷。

支氣管炎以及肺炎,屬於下呼吸道感染,一般臨床上需要專業醫師判斷,非專業醫師很難判斷。(尤其針對兒科,內科大夫有時也難判斷好,有其特殊性)

以上兩種炎症都可以有咳嗽,發熱,喘息等症狀,無特異性,從臨床上講,兒童支氣管炎以咳嗽,喘息症狀為主要表現居多,醫師聽診下雙肺無固定的溼羅音,可以有氣管主支氣管處聽到痰鳴音,咳嗽拍背後囉音消失。同理肺炎則大夫聽診可以聽到明確的固定溼羅音。(固定溼羅音我的經驗分析可以是指咳嗽後,或經拍背後,再次聽診肺部仍有溼囉音,不固定溼羅音為痰鳴音,咳嗽後自然再聽診消失),但部分病情遷延的,或喘息嚴重的,或小嬰兒等支氣管炎,細菌感染炎症反應重的等病情下,也容易1-2天內進展為肺炎,所以兒科看病是一個持續的經驗學科,需要大夫的多年的診療專業性和疾病監測。

還有些疾病因為病原體或者其他個人體質原因,單純聽診也可能無法判斷,就還得需要影像學支持(x線),比如支原體性肺炎,可能也不出現肺部囉音(產生分泌物粘稠,呼吸下不產生囉音:從囉音產生機制講),但查胸片已經提示炎症改變。或者一些細菌病毒性肺炎,因產生的分泌物,或存在於肺泡內,未處於支氣管壁,也呼吸過程中也不會聽到囉音,只有胸片可以明確診斷。


兒科孫方舟醫生


每天與您分享實用的口腔健康知識!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

從醫學專業的角度來講,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也就是發生在支氣管的炎症屬於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支氣管炎、肺炎)對人體的危害是不同的。

肺炎與支氣管炎的發病原理:

人的呼吸器官好像一棵倒懸的樹,氣管是樹幹,支氣管是樹枝和樹杈,空氣被人吸入氣管,經過支氣管,把氧氣輸送到肺部。支氣管的內壁有一層黏膜,它們的正常職責是產生黏液,使支氣管保持潤滑和起到清道夫的作用。當病毒和細菌入侵時,黏膜為清除來犯之敵,就大量產生黏液,使支氣管受到堵塞,影響了人的正常呼吸。於是,為了使支氣管暢通,使人得到充足的氧氣,便產生了咳嗽。一般說,感冒病毒是通過鼻腔和咽喉等器官後,步步向氣管、支氣管深入的。有時,細菌也可引起病毒感染而誘發支氣管炎。

哪麼問題來了,臨床醫生是怎麼樣區分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呢?白小博為你找了下面這張圖:

共同特點: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都是是由於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引起的。但上呼吸道感染髮生在整個上呼吸道,包括支氣管。而支氣管炎是僅僅發生在支氣管。

醫生是這樣區分支氣管炎和肺炎的:


1、發病的部位

肺炎多發生在終末氣道、肺泡及肺間質之間的炎症,而支氣管炎是發生在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他周圍組織的炎症,感冒大都只是在口腔內的病毒感染。

2、致病原因不同

支氣管炎多是因為病毒或者是細菌的反覆感染而造成的,而肺炎則不單單是病毒或者是細菌的感染,它還包括真菌、寄生蟲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3、感染後的症狀不同

支氣管炎分為慢性和急性之分。慢性支氣管炎會出現反覆感染,反覆咳嗽,咳痰,甚至會痰中帶血,還會產生氣喘現象;急性支氣管炎則是發病初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現象,早期痰量不多,2-3天后痰液會從黏液性質的轉為膿性的,咳嗽的時候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特別是小朋友嘔吐現象更為明顯,聽診會聽到哮鳴聲和溼羅音,但是拍片肺部則無異常。

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危害是比較小的。通過一般的藥物治療, 上呼吸道感染就可以治癒。而支氣管炎需要使用祛痰鎮咳和解痙平喘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有膿性痰,就需要使用抗菌藥物。

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的區別。

小博提醒您:肺炎起病比較急、一般病程7-10天的樣子,不會說是經常性、反覆發作,肺炎患者咳嗽、咳痰,隨著咳嗽的加重,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胸痛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

無論是感冒、支氣管炎,肺炎,都是一步一步的發展過來的,生活中要注意,一旦發現感冒,一定要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飲食。同時增強體質鍛鍊!小孩子發病較迅速,父母一定要注意監測體溫,必要時請就醫治療。

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我會一一回復您,記得要點贊哦~


牙科白小博


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及咽喉部,但上呼吸道炎症向下發展,就引起下呼吸道炎症。也就是氣管或支氣管炎症,有的發展引起肺部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感冒一般不會出現咳嗽症狀,如果有咳嗽症狀,考慮就是下呼吸道炎症引起。所以這三個疾病區別關鍵,就是氣管或支氣管炎症和肺炎區別。

單純症狀是很難區別它們的,醫生區別依據如下:

  • 首先肺部聽診,可以聽到乾性囉音,咳嗽後消失;肺底部偶可聽到溼性囉音,伴有支氣管痙攣時,可聽到哮鳴音。肺炎的肺部聽診,可聽見溼性囉音,或伴有呼吸音減弱及支氣管肺泡呼吸音等。

  • 但最主要區別依據,就是拍胸片檢查,醫生也需要藉助X片才可以區別的!

耳鼻喉科高醫生


普通的感冒,其實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指的是鼻部、咽喉部的炎症,臨床表現會有發熱、頭痛、咳嗽、咳痰、咽喉痛、四肢乏力等,咳嗽是因為咽喉部的炎症刺激導致。


如果一個感冒的患者,經過治療後沒有好轉,反而咳嗽越來越來越嚴重了,且痰液比較多,這時候如果去醫院拍攝胸片,醫生多部分會考慮有急性支氣管炎。


這代表病情進了一步,因為簡單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病變多是在鼻部、咽喉的,很少會進入到氣管-支氣管,如果進入到氣管-支氣管,那就叫急性支氣管炎了,表現也是咳嗽、咳痰,所以臨床上很難通過表現來判斷到底是簡單的感冒,還是有急性支氣管炎了,一般來說會認為咳嗽比較厲害的就是可能有急性支氣管炎了。



對於感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治療是類似的,主要都是對症治療,比如抗炎鎮痛、祛痰止咳治療。


但如果病情沒有控制好,病變侵犯到了肺部,那就是肺炎了。


如果判斷有肺炎呢?最關鍵的還是拍攝胸片,胸片看到肺部有滲出改變,那麼就提示有肺炎,如果胸片沒有明顯異常,那就是氣管-支氣管炎的可能性大。


當然,除了胸片,臨床表現也能提示肺炎。當發生了肺炎的時候,病人會有發熱、胸痛、甚至有呼吸困難,咳嗽咳痰還是嚴重,可能會有黃白濃痰,甚至咳嗽有鐵鏽色一樣的痰,這都是肺炎的改變。另外,肺炎的病人,因為有細菌在侵犯,可能會導致血的感染指標上升(感冒、氣管炎一般不會),比如白細胞升高了。這就要警惕肺炎了。對於肺炎的治療就不能大意了,在以往沒有抗生素的年代,肺炎是會致命的。


感冒、支氣管炎的致病菌多部分是病毒,而肺炎的致病菌多部分是細菌。這便是為什麼肺炎多部分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綜上所述,醫生分辨病人感冒、氣管炎、肺炎的主要根據是:臨床表現、胸片、和抽血結果。


李鴻政醫生


其實之所以要問這個問題,我想可能是因為感冒、支氣管炎、肺炎都有一些共同點,一個是咳嗽,第二個是發熱。醫生是如何區別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的呢?


一、什麼是感冒呢?



其實感冒這個詞是不折不扣的中醫術語,最早出現在北宋的《仁齋直指方. 諸風》中,書中有“感冒風邪,發熱頭痛,咳嗽聲重”的描述。感冒,大致相當於現代醫學所指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鼻腔、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的統稱。這類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典型症狀有噴嚏,鼻塞,流鼻涕,也會出現咳嗽,咽乾咽痛,咽癢或者發熱、身痛。疾病的部位一般是以鼻、咽喉部為主,不會波及支氣管和肺部,這是和支氣管炎或肺炎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實驗室檢查方面,普通感冒患者的x光或者胸部CT不會有明顯的異常。如果是流行性感冒伴發重症的肺炎,也是可以出現x光胸片的改變。


二、什麼是支氣管炎呢?


支氣管炎是指各種因素,導致的急性或慢性的支氣管的炎症,比如病毒、細菌,再比如冷空氣、粉塵,再比如花粉,動物毛髮等過敏源,都可以導致支氣管粘膜的炎症。



支氣管的症主要表現為咳嗽、咯痰或者發熱,嚴重的情況會伴咯血或痰中帶血。病情一般兩到三週,如果遷延不愈,可能發展為慢性支氣管炎,嚴重時支氣管痙攣出現胸悶氣促。


實驗室檢查方面,如果是細菌導致的,可以出現白細胞升高或者血沉增快,或者痰培養髮現細菌,同時x光片一般提示為肺紋理增強。而醫生查體可以用聽診器聽到雙肺有散在的乾溼囉音。


治療上主要是對症止咳化痰,或者用霧化吸入治療促進痰液的排洩,或者用支氣管解痙的藥物止咳平喘。


如果有明確的細菌感染,還可以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如果使用中藥的話,可能會用到宣肺止咳,清熱解毒,行氣化痰的中藥。如果體質較弱,肺脾受到損害,使用補脾益肺的中藥。


三、什麼是肺炎呢?


肺炎是指呼吸道終末氣道、肺泡,肺間質的炎症。換句話說,肺炎比感冒,支氣管炎病變的部位更加深入。


肺炎可有各種原因導致,比如微生物,物理因素,化學因素,也可以是過敏源,也可以是免疫損傷導致。



四、如何區別肺炎和感冒、支氣管炎呢?


因為肺炎是部位比較深的呼吸道疾病,x光片會提示會有明顯的改變,比如片狀陰影或實變影。同時因為炎症比較深入,肺上的體徵也會增加,比如可能會聽到明顯溼羅音和哮鳴音,或者出現胸腔積液。嚴重的情況,還會出現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


肺的治療也是針對病因治療,如果明確有細菌感染,會使用抗菌藥物,如果有氣管痙攣,會使用解痙平喘藥物,當然,如果從中醫的角度辨證,會用到清熱解毒,行氣止咳化痰的中藥,如果是重症肺炎,比如脾腎衰弱,還會使用健脾補肺補腎的中藥。


以上就是簡單的鑑別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的一些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更多中醫養生治病,請關注頭條號:中醫杜川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中醫杜川


:感冒主要是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炎症,人群普遍易受感染,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是其傳染源。潛伏期約12一72小時,有時可達4一7天。

起病較急,初覺鼻咽幹癢,微痛,鼻塞,噴嚏,流清涕,並有全身不適,疲乏,倦怠,低熱,惡寒,頭痛,一,二日後鼻涕轉為粘液膿樣,伴喉嚨痛,輕度聲嘶,乾咳。由於季節氣候變化及人體反應不同,有風熱型(發熱重,惡寒輕,有汗,口渴,尿黃)和風寒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之分。病程一般持續3一4天,最長不超過1.一2.周,逐漸痊癒。

感冒體檢時見鼻咽粘膜充血,有時眼結合膜充血。

小兒感冒常病情較重,易發生併發症,宜注意之。

二,支氣管炎:病變侷限於支氣管粘膜。

病因: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理化因素(塵埃,刺激性化學氣體,煙霧及氣候變化等。)1.病毒感染起病似感冒但鼻炎輕或沒有。以咳嗽為主,初為乾咳,胸悶,1.一2.日後咳出少量粘痰→黃色膿痰,發熱高低不等。全身症狀3.一5.日內消退,但咳嗽和咯痰持續2.一3.周;

2.由理化因素引起者一開始就乾咳,全身症狀輕。

3.嬰兒全身症狀重,可有呼吸困難,食少,嘔吐,消化不良等。此外,有的小兒可患急性痙攣性支氣管炎(易併發肺炎);老年人易併發支氣管肺炎或心功能不全,宜注意!

體檢:一般無特殊體徵,或者有呼吸音粗糙,咽充血,呼吸略急促等。血白細胞一般正常,有細菌感染時升高。

4.慢性支氣管炎除支氣管粘膜炎症外,其深層和周圍組織也有炎症,病久可有肺氣腫(桶狀胸,叩診過清音,肝界下移等。)

三,肺炎:主要是肺部的急性滲出性炎症。起病急,寒顫高熱,乾咳→咯痰(大葉性肺炎為鐵鏽痰),但年老體弱者發熱可不明顯。休克型肺炎中毒症狀明顯。小兒肺炎可見鼻翼搧動,紫紺,三凹徵等。

體徵:典型肺炎可聽到溼囉音。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升高;胸部X線檢查可確診。

以上科普知識供參考之。



桂花芳香77105282


讓醫學變得簡單易懂,關注“ICU段醫生”,讓你瞭解更多!

分清這三者,首先要普及解剖的知識

簡單來說,咽喉以上為上呼吸道,餘下為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可分成支氣管、終末氣管和肺組織。

那情況就明瞭了,感冒即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即為支氣管感染、肺炎即終末氣管和肺組織的感染。

第一,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感冒。鑑於其發病部位的原因,他的症狀主要以鼻部和咽喉部症狀為主,例如流大鼻涕、鼻塞、嗓子疼、口乾等等,累及喉部就會咳嗽,醫生聽診沒有肺部的乾溼囉音。而引起的原因,多為病毒,所以感冒有自限性,一般普通感冒5到7天就好了;建議休息、多飲水或給予口服藥改善感冒症狀,不建議輸液;

第二,支氣管炎,主要累及大大小小的支氣管。因此會出現咳嗽嚴重並多以乾咳為主,還會出現喘息,聽診可聞及較為明顯的幹囉音;此時多由於細菌引起,需要給予相應抗生素治療,病程取決於個體身體抵抗力和抗生素選擇的正確與否;建議給予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療,不建議輸液;

第三,肺炎,累及終末氣管、肺泡和肺間質。此時會出發熱、咳嗽、咳痰,痰液多呈粘稠黃痰,並有胸痛,此時聽診往往會聽到明顯的溼性羅音,此時多有細菌引起,也會有病毒引起(如SRAS),治療需要給予靜脈輸注敏感抗生素。

其實三者有時會交叉出現,甚至同時出現兩種或三種合併出現,總的來講,增強自身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證營養是預防的關鍵,在秋冬季可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各種病情的出現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