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厲害!安徽省一半中小學特級教師出自這所大學

厲害!安徽省一半中小學特級教師出自這所大學

90載絃歌不輟,不忘初心;90載風雨兼程,桃李芬芳;90載青藍相繼,傳承夢想。在萬物並秀的五月,安徽師範大學迎來了90歲生日。為了慶祝建校90週年,眾多傑出校友回到安師大,會老友、憶芳華、獻良言、謀發展。在這裡,他們不是院士、不是教授、不是局長也不是企業老總,他們共同的身份是安徽師範大學一名校友。

90年不忘初心厚德重教

安徽師範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8年創建於安慶市的省立安徽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後又經歷安徽師範學院、合肥師範學院、皖南大學、安徽工農大學等幾個辦學階段。 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安徽師範大學。

幾歷分合,幾易校名,一代代安師大人始終秉承“厚德、重教、博學、篤行”的校訓,鑄就了教書育人的豐碑。

在90年的辦學歷程中,劉文典、周建人、郁達夫、朱湘等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社會賢達先後會聚在此,著書立說,弘文勵教。

學校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培養全日制高等專門人才近30萬名,一大批校友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和中堅。

學校現有文學院、政治學院、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等18個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並辦有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學校現有教職工23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餘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940餘人。各類在籍學生43800餘人,其中,研究生4900餘人,普通本科生21700餘人,留學生26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17000餘人。

傑出校友返校為校建言獻策

“我是安徽師範大學1982級生物系學生。”廣西大學副校長馮家勳校友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感恩母校”。

5月19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傑出校友返回母校,齊聚安徽師範大學花津校區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就安師大“雙一流”建設獻言獻策。他們中有的是中科院院士,有的是知名高校校長、教授,有的是媒體界大咖,有的是企業董事長,但在這裡他們都是安師大的校友。

校友們一邊回憶在校往事,感謝母校培養,一邊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定位、特色方向、主要舉措、困難問題、資源爭取等開展交流和探討。

“為什麼校慶,我能為母校做什麼?”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亞棟是安師大1982級化學系校友,他首先指出了校慶的意義所在,強調學校特色定位要明確,另外,就如何留住自有人才,如何吸引外部人才,如何發揮學科建設提高學校聲譽等獻言。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曹可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付來等校友就立足人才培養、凝練學科方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利用校友資源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知名中學校長齊聚一堂共議新高考

安徽師範大學被譽為安徽高等教育的“母體”和基礎教育的“母機”,為安徽教育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慧支撐。全省公辦本科院校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該校設立的分校或教學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全省中小學特級教師中有一半以上是該校校友,全省基礎教育管理骨幹中有一半以上是該校校友。

在安師大校慶90週年之際,該校舉辦了圍繞“新高考”而進行的“基礎教育高峰論壇”,全國各地的基礎教育專家校友齊聚一堂,為我省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獻策。 5月19日下午,眾多安師大畢業的高校教育學領域專家、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中學校長和骨幹老師圍繞“新高考背景下公平而有質量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新高考指導下的課程改革等”議題展開討論,發表眾多前瞻性的觀點。

安徽師範大學此次校慶活動,圍繞“學術校慶”這一條主線開展,通過各類高水平、高質量、高層次的學術活動,讓校慶活動迴歸本源。

除了一系列學術論壇之外,學校通過開展“辦學成就展”、“校史展”、“校慶書畫”、“詩歌吟誦”等校內活動,讓在校學生和返校校友共同為校慶生,傳承夢想,再續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