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淺析產品設計的One apple a day原理

本文作者主要想聊一聊時間/內容/功能三者的確定性對於產品設計和做運營時的重要性。enjoy~

浅析产品设计的One apple a day原理

最近看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藥物設計案例:節育藥物的服用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問題,因為他們的服用通常都是每天服用一次,連服3周,然後停用1周。為了使服藥過程更加有規律而避免人們漏服,藥廠在出售時都是28片包裝,每一片都單獨密封。這樣,服藥者每天按順序服用便可以了。不同的是,第22~28天的藥片不含藥劑成分,只是用於避免病人因間斷服藥而忘記下一輪用藥。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產品設計案例,什麼是我們一生中耗時最多、最費心力的事?是做出大大小小的記憶和選擇。

什麼時間該吃藥?什麼時候開週會?什麼時候約了研發聊需求?什麼時候看平章大人的文章……

我們每天都在被這些瑣碎的記憶和選擇摧殘著,以下這些窘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急匆匆奔向會議室卻發現部門的固定週會卻是下週,拿起藥卻忘記是一天一次還是兩次又得翻說明書,打開快手卻發現喜歡的主播還沒更新。

我發現不只是我一個,身邊的很多朋友也有這樣的情況,人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記憶和選擇,而我們是典型的社會人,大腦也不像記憶大師那樣過目不忘,很多情況下我們會忘記最喜歡的作者什麼時候更新文章/最喜歡的綜藝一週播幾次,而很多時候,產品的設計者/內容的生產者卻又“故意”在和用戶過意不去,彷彿我們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就是讓用戶

忘記我們

我們在設計產品和做運營時,如果能時刻想一下“確定性”這三個字,那麼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用戶的痛苦,換來的也會是用戶對產品的依賴和忠誠。今天,我主要想聊一聊時間/內容/功能三者的確定性對於產品設計和做運營時的重要性。

一、時間確定

我們還是以藥物的產品設計作為案例來說明,醫學診療中有一個主要問題是“服藥依賴性”。許多病人(特別是年紀較大的人)對按時按量服藥形成了依賴性。這裡面便存在一個選擇體系的問題,很多藥企在發明藥物時,對服藥的方法和頻率都有一個靈活的要求。

如果我們不去考慮一次性服藥(這當然是最好的,但技術上很難達到),那麼下一個選擇便是每天服用一次藥了(最好是早上起來飯前或晚上睡覺前)。很明顯,一天服一次藥優於一天兩次(或者更多次),服藥的頻率越高,病人忘記服藥的概率也越大。另外,一天服一次藥優於兩天一次,這是

規律性在起作用。

頻率和規律是產品設計中兩個重要的問題,以微信公眾號為例,一天推送一次文章是最好的,如果時間能選在早上或晚上最好不過。若一天推送一次難度較大,那麼下一個最優選擇是一週一次,時間也最好能根據內容特性固定在某一天,如娛樂型內容選在週末推送。這會在用戶心智中形成時間的記憶,讓用戶記住你。

二、內容確定

內容確定其實是在指產品的定位了,以內容產品為例:

  • 提到百度知道,用戶想到的是生活服務內容,如路由器壞了怎麼辦?
  • 提到知乎,用戶想到的是專業知識的攻略內容,如怎麼申請香港大學的MBA?
  • 提到咪蒙,用戶想到的女性情感內容。
  • 提到今日頭條,用戶想到的是佔用大量時間的社會資訊內容。
  • 提到新浪微博,用戶想到的是明星大V等娛樂內容。
  • 提到李叫獸,用戶想到的是營銷乾貨內容。

做一個社區產品什麼最重要?人和調性是經常考慮到的問題,人會因為調性而聚集,也會因為聚集而產生調性,這就需要產品和運營設計者去搭建一套確定性的內容體系了。運營自媒體,最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三、功能確定

功能確定主要是指產品的前端佈局和功能交互,以滴滴小巴這個產品為例,主要用戶路徑為:輸入目的地→系統推薦目的地→選擇目的地後,系統選定上車地點→系統派車,用戶趕到上車地點上車

浅析产品设计的One apple a day原理

坐過2次小巴,我在趕到上車地點上車這個路徑總是很痛苦,在大亦莊上班的我對於中關村的各個地點真心不熟悉,每次找上車地點我都異常痛苦,習慣了地圖產品的“步行導航”功能,但在小巴這個產品裡怎麼都無法找到導航我去上車地點的按鈕,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不敢妄自評論,只是我真心地會感覺很不方便。在我搜索交通方式時,地圖產品在指引我去目的地時,培養了我確定性的步行導航功能,而在滴滴小巴中這種確定性被打破了,我就變的無所適從了。

其他的產品設計也是這樣,比如電商的商家後臺產品,商家經常做的有商品管理/訂單管理/售後管理/活動管理/平臺諮詢獲得等行為,如果商家後臺的這些模塊的交互/前端佈局經常改變,會增加商家的使用成本,因此最好不變,功能型產品通過系統能力的優化保障其體驗是關鍵,而不是前端的變來變去。但若是必需的產品迭代,在切換之前,應該通過各種產品化/流程化/運營化的方案讓商家知曉。

高德地圖的步行導航功能

浅析产品设计的One apple a day原理

四、偶爾不傷大雅地皮一下也是可以的

我是一個很喜歡講故事的人,在說這個觀點之前,我先講一個小故事: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在年輕求學時,曾在麻省理工的校園裡問過薩繆爾森一個問題:“人們為什麼在長時間看一樣東西時會越來越疲勞?”

“你是不是想問人們在時間和數量所獲得的邊間效用為什麼是遞減的?”薩繆爾森這樣答道。

張五常先生深深地被薩繆爾森看待事物本質的思想打動了。

這個故事是我很多年前在一本書裡看到的,故事的主角之一到底是不是張五常我記不太清了,不過這也不打緊,我只是想借這個小故事敘述一個經濟學道理:邊際效用遞減

當我們飢腸轆轆來到飯店,叫上一籠熱氣騰騰地豬肉餡大包子,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一開始覺得人間美味不過如此,但越往後越吃不下,越覺得難吃。

當我們急不可耐地打開新買的小說,便開始囫圇吞棗地讀起來,一開始的心潮澎湃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索然無味。

確定性的產品設計、確定性的時間推送、確定性的內容調性……確實會減少用戶的使用成本,但用戶獲得的效用也可能會慢慢較少,這會非常適用於內容產品。因此,在不影響整體定位和大局的前提下,偶爾通過產品和內容與用戶皮一下能給用戶帶來驚喜,緩解效用的降低。具體該怎麼皮,這和產品類型相關,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五、結語

如果你能間接影響到其他人的選擇行為(而非通過權力/暴力),那麼你就稱的上是一名選擇設計者。在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和運營都可以稱的上選擇設計者。用戶為何會選擇你希望他們選擇的行為?用戶為何會對你的產品忠誠不二?我認為產品的確定性是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確定性一般包含時間確定、內容確定和功能確定

當然了,用戶在時間和內容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因此,我們也需要時不時地來一些改變,給予用戶一些驚喜,但這些驚喜應該是用戶“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不能與產品之前在用戶心智中打下的定位相去甚遠。

為什麼是 one apple a day,不是 two apple a day 或者 one apple every two day?我猜想說出這句話的醫生一定是一個選擇設計的高手。

#專欄作家#

平章大人,本名“方磊”,公眾號:平章大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就職京東無界零售賦能事業部。專注無界零售、平臺生態、行為經濟和營銷科學化領域研究。

題圖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