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国一古剑不被世人看好,流失海外后,专家大呼:这是中国国宝


中国的流失文物非常之多,但到底在什么时候流失的呢?有关专家曾进行过统计,一是清末时期,当时清朝腐败懦弱,流失的文物基本都是被列强掠夺而走的;二是抗战以及国共内战期间,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文物都知道,除此还有当时民间趁着战乱,大肆盗掘古墓,墓中文物尽数流失;三是改革开放初期,大批大批文物从大陆流向香港,再从香港流失到海外。其实,在千万件流失的文物中还有不少文物是因为在国内不被重视还流失的。

在流失日本的中国文物中,有一大批是青铜剑,这些青铜剑非常的精美,如图的这把曾是我国民间的文物,后来民间想捐赠给博物馆时,专家说这是假的,是战国文物;物主一气之下将这把历经两千年的宝剑卖给了日本人,如今已成为日本的国宝级文物。而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有如此精美、如此珍贵,而东方中国馆的藏品更是稀世之文物。

大英博物馆之所以能够收藏如此多的中国文物,第一是在战争时期掠夺自中国;第二是所谓的探险队到中国盗墓;第三是侵入中国军队掠夺文物私有化后再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对于英国来说,中国的这些文物是他们的战利品;而对于中国来说,盗走中国文物的英国就是强盗,他们抢走了中华五千年以来无数的奇珍异宝,对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造成了严重的文物损失。在大英收藏的数百万件中国文物中,有一把汉剑名为“櫑具剑”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都不知道这把古代宝剑是怎么被流失到英国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这把古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在清朝时期,宝剑入藏清宫,但当时的世人根本不看好这把汉剑,认为此剑邪乎,有别于传统汉剑,不是一把好剑。这一把汉代的古剑不被清代世人看好,后来却神秘的消失在中国境内,而出现在了西方的大英博物馆。

建国后,中国很多专家听闻记载在《汉书·隽不疑传》的汉代古剑“櫑具汉剑”流失外海的大英博物馆后,都专程跑来研究此剑。这些专家在批评清人无知之后都会感叹“此剑要是没有流失就好了,因为这是中国的国宝”。可以看到清人口中的邪乎之剑一点都不邪乎,相反的非常的霸气、精美。其实这把古剑是迄今存世外装保存最好的汉铁剑,因为不被清人看好而意外流失海外,对于民族来说,这就是耻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