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又是一年暑假,每到這時,家長們都會給孩子提前做好規劃:興趣班、遊學、夏令營……這些暑期項目動輒上萬元,讓不少家長感嘆:簡直快過不起暑假了!

家長錢包被掏空,孩子們也不能肆意玩耍,這種“搶跑”式教育,真的值得提倡嗎?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暑假來臨,你的錢包還好嗎?

暑假到了,長達3個月的假期,讓不少家長為孩子的去處傷腦筋。

若是把孩子安置在家裡,天天看電視、玩遊戲不說,更加不好管理。因此不少家長將目光投向了興趣班、夏令營等暑期項目。

雖然解決了孩子去處問題,但隨著而來的是不斷增長的花銷。一個暑假夏令營,少則三五千,多則上萬元。現年11歲的唐安琪即將動身去美國參加遊學,雖然遊學時間只有短短13天,但費用卻高達3萬多元。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而那些暑假興趣班也不便宜,一節課幾十分鐘就得上百元。廣西柳州市的李女士為即將上小學的兒子報了8個興趣班,一週7天都排上了課。一個暑假,她給孩子繳納了近萬元費用。

唐安琪和李女士並不是個例,在這個暑假,全國有大批與他們類似的家庭。面對如此高昂費用,不少家長直呼:暑假簡直就是“燒錢季”。

哪些花費最燒錢?

早在去年,高昂的暑期費就曾引起網絡關注。當時一篇名為《月薪3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網上走紅,主人公是一位月薪高達3萬元的企業高管媽媽,儘管收入遠超同齡人,但卻依然是撐不住孩子暑假流水般的花銷。

在暑期檔上,哪些項目最燒錢?

1.海外遊學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為了給孩子增長見識,花費上萬元去往異國他鄉感受當地風土人情已然是常事。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2.夏令營

今年主題式夏令營廣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有適合理科生的NASA太空營、適合文藝青少年的博物館之旅、鍛鍊孩子體能的戶外營等。對於培養孩子跨學科能力、創作性思維、解決問題能力都有極大幫助。

活動有意義,價格自然也不便宜,一次夏令營沒有幾千元是拿不下來的。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3.補習班

在不少家長眼中,“假期不是用來休息,而是用來反超的”,為了不落後於他人,不少家長把孩子的補習安排得滿滿當當。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一名校外培訓機構授課老師說,在她所教的學生中,大多數人都是“一天四到五節課,一週六到七天”的上課方式,還有的人則全部選擇一對一教學。按照500元一節課的價格來算,一期上滿30節課,單科就要花費15000元之多。

4.親子游

除了能補習知識,在這個漫長的假期,不少家長還計劃帶著孩子外出旅遊,增進親子關係之餘,也能讓孩子增長見識、拓寬視野。

一個暑期下來,樂了孩子,“瘦”了錢包。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別把童年空間填得太滿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讓孩子落後他人”……這種思想影響著家長們的觀念。孩子的教育培養固然重要,但也要切記,不可將童年空間填得太滿。

比如有些家長,為了在最短時間收穫最大效果,給孩子同時報了好幾個興趣班,一天十多個小時的教學時間,卻只有幾十分鐘的休息。這樣或許能讓孩子學到不少知識,但換位思考一下,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學習,作為成年人,你能堅持得住嗎?

暑期變家長“燒錢季”,你的錢包被孩子掏空了嗎?

另外,把孩子暑假安排得滿滿當當,也有可能剝奪他們快樂的童年時光,容易滋生厭學情緒,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不少教育專家表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暑期項目時,首先要和孩子交流溝通,看孩子喜歡什麼。給孩子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空間,讓他們可以遵循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如何度過屬於自己的暑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