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個意外,退伍軍人成了未婚爸爸,6年奔波數千公里,女兒得救


這個故事發生在許多年前,故事的主人公是河南省襄城縣十里鋪鄉井外村的村民李有明。1995年,21歲的李有明從部隊退伍回到了家鄉,因為家裡實在太貧困,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早早地結婚生子,他覺得應該先掙錢再成家,這樣婚後的擔子就會輕得多。到了2003年,李有明手上總算有了點錢,他預備先改善一下居住條件。可是有一天,他在家門口意外撿到一個被棄的女嬰,從此他的計劃被全部打亂。 圖為李有明揹著女兒去上學。

李有明收養了這個棄嬰,給她起名李利亞,做起了未婚爸爸。一個獨居的大男人,突然要照顧起一個嬰兒,難處是可想而知的。他只能跟鄰居們求教,時間一長,倒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不再手忙腳亂,小利亞在他的撫養下,一天天長大。 圖為李有明在家充當女兒老師的角色。

女兒學步時,有一次突然臉色蒼白,呼吸困難,冒冷汗,出現短暫地昏厥。這把李有明嚇了一大跳,去醫院一診斷,說是小利亞患有先天心臟病,建議去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圖為李有明說到和女兒相依為命的艱辛,傷心落淚。


於是李有明帶著女兒來到上海的一家大醫院,醫生告訴他,小利亞需要分別進行室間隔缺損修補手術和肺動脈狹窄矯治手術,否則長大以後會有生命危險,手術的最佳年齡為3-6歲,讓他回家照顧好孩子,到時候來做手術。 圖為李有明在輔導女兒寫作業。

本來,李有明想著等女兒長大一點,再去找點活做,這樣一來,這個念頭徹底打消了,可是沒有經濟來源也不行,生活要過,女兒的手術要做,得想辦法掙錢啊。他想到了收廢品,定做了一輛特殊的三輪車,帶上女兒就開始了。 圖為女兒李利亞在專心地做功課。

收廢品確實也能掙一點錢,但不多,靠它攢下利亞的手術費是遠遠不夠的。可是又一刻不敢離開女兒,怎麼辦呢?李有明就去批發來了水果,收廢品的間隙放在家門口賣水果,可是生意很一般,只有三三兩兩的知道他境遇的鄰舍照顧他的生意。 圖為女兒李利亞在幫助爸爸揀菜。


春來秋往,寒暑交替,利亞滿3歲。李有明拿出他全部的積蓄,和女兒再次來到上海。先做的是室間隔缺損修補手術,手術很成功,只是在醫院的那些天,李有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人瘦了一圈,然而手術的成功,反而使他的精神狀態出奇得好。 圖為利亞在和爸爸開心地玩耍。

回到家裡,因為女兒剛做了手術,李有明不再出去收廢品。三個月後,利亞進了幼兒園,這時的李有明去了工地上做苦活,他覺得打工比收廢品來錢快,只要自己多出力,就能多掙錢。工友們見他這麼拼命很不理解,而李有明則苦笑著說:沒辦法,我得掙錢救女兒。 圖為李有明當兵時的相關證件。

利亞6歲那年,李有明歷盡艱辛終於攢夠了二次手術費,在醫院裡,當醫生告訴李有明手術大獲成功時,他喜極而泣:女兒得救了。 圖為當地一家物流公司的老總給他們父女送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及慰問金,李有明對此表示感謝。


李有明6年來不畏辛苦,靠著收廢品和做苦力賺取微薄收入,奔波數千公里,治好養女心臟病的事在當地傳開, 一家物流公司的老總帶頭上門慰問,給利亞贈送了一套精美的學習用品,要她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報答爸爸。 圖為利亞收到卷筆刀時的喜悅表情。

女兒的病治好了,李有明的終身大事也被耽擱了,6年裡,給他介紹過幾位,但都不是無法接受利亞,就是被眼前的窮困潦倒所嚇跑。對此,李有明顯得滿不在乎:“緣分這東西強求不來,該有的遲早總會來,命中註定要我單身一輩子,我也認,誰要以讓我放棄利亞為條件,不送。” 圖為李有明的房屋和鄰居家的高樓形成鮮明的對比。

很快,恢復了的利亞踏進了校門,她和那些正常孩子一樣,擁有了一個健康的心臟。李有明對女兒的學習抓得很緊,除了要求她鑽研刻苦,自己也時常充當老師的角色給她補習。所以,小利亞的學習成績非常好,是老師眼裡的尖子生,這很讓李有明欣慰。他說接下來要努力掙錢,爭取儘快把新房子建起來,給女兒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圖為開心快樂的李利亞。

感謝閱讀,我是寒慕楓,用我最認真地祝福,換你一個隨手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