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謹防二手網絡交易中的“套路”

案件回放: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絡將自己有價值的二手物品轉賣。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每個二手網絡平臺都有自己應對機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不法分子想方設法鑽空子,規避正常交易流程,實施詐騙,警方結合近期案例,為大家揭開網絡二手買賣中的那些“套路”,希望大家在網絡購物時,少遇點套路多留點謹慎。

套路一:以次充好——遇上約在晚間的交易要仔細。

市民小衛,在網上看到了一條轉賣二手蘋果手機的交易信息,非常中意,賣家稱白天上班沒時間,只能晚上交易,交易時,天色昏暗,小衛粗略後便付了款。回家發現包裝盒完好,裡面的手機竟是個模型。

套路二:風險押金——讓你先交錢的交易要謹慎

市民沈先生,想買一部二手單反相機。在網上與一位賣家談妥後,約定當面交易時,賣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賣家稱,這麼貴重的東西,希望沈先生能先在ATM機上以無卡存錢的方式將7500元先存上,可以不按匯款按鍵,等雙方驗貨確認無誤後,再按匯款。當王先操作時才發現,機器根本沒有匯款按鈕,錢直接就匯過去了。

套路三:改號軟件——兩人同行被支開的交易要當心

韓先生在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看中了一輛摩托車,韓先生女友一同來約定的銀行門口交易時,賣家稱,車在另一處,帶著韓先生過去,女友則留在銀行門口,等驗貨結束的電話後付款,誰知,就在韓先生離開去看車的半個小時內,其女友接到一個顯示為韓先生的電話,讓她轉賬支付了9900元。而韓先生被帶去根本沒有看到車,被各種理由打發了。

套路四:空手套白狼——頻繁變更信息的交易要注意

小朱是個球鞋控,喜愛蒐集各類限量版球鞋,由於近期手頭緊,他決定轉賣一雙全新限量版阿迪達斯球鞋。很快就來了買家,雙方談妥價錢後,對方提出,覺得直接交易沒有安全保障,建議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接下來,對方開始變更交易地址,並利用平臺漏洞虛設了聊天對象,小朱發貨後立即被所謂的買家拉黑。

谨防二手网络交易中的“套路”

網警提醒:

近年來,個人網絡賣家這一群體數量激增,針對賣家的詐騙案件也呈現高發態勢,一旦在交易中出現以下情況,請賣家們提高警惕。

1、規避常規的網絡交易流程。在淘寶、閒魚、微店上進行的交易都有第三方平臺作為擔保,但不法分子會找各種漏洞規避正常交易流程。一種情況是從聊天工具入手,可能是通過QQ也可能通過微信,就是不通過網購平臺專有聊天工具;另一種情況是進行線下交易,通過直接轉賬或是掃描二維碼進行錢款流轉,使交易得不到第三方平臺保障。

2、付款一段時間後,提出更改收貨地址。雙方買賣意向達成,在拍下寶貝到未發貨的這段時間內,若買家聊天工具被盜,不法分子可能會從聊天工具發送信息要求更改收貨地址,特別警惕的是地址從A省換到了B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建議賣家通過之前收貨地址中的電話信息與本人核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