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倒底是青蒿素殺死了瘧原蟲治好了瘧疾,還是青蒿素按中醫理論治好了瘧疾?

糕糕老爸的童話


屠呦呦發現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幾百萬人的生命,她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的科學家首次摘得諾貝爾獎,自然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在歡呼聲中,有一種聲音離奇的響亮,那就是將青蒿素的發現的功勞歸為中醫。

青蒿素的發現唯一能夠和中醫扯上關係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東晉葛洪在他整理的《肘後備急方》中的那一句“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服”,這是號稱治療瘧疾的方子。

如果真的用這種方子去治療瘧疾,不會收到效果。因為其中的青蒿素含量低的可憐,根本發揮不出藥效。稍微想一想即可知道,若是這種方法真的有效,歷史上就不會有瘧疾在中華大地氾濫了,康熙帝也不會險些喪命瘧疾了。康熙帝的瘧疾最終還是由傳教士獻上金雞納樹皮磨成的粉末才治癒的。

青蒿素是屠呦呦用乙醚提取出來的,之後還測定了其化學結構、分子量,並進行了毒性、藥理實驗。科學家們早已摸清,青蒿素治療瘧疾的藥理作用是對瘧原蟲線粒體的功能進行干預,最終使瘧原蟲瓦解死亡。這些工作永遠不可能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完成。青蒿素治療瘧疾與中醫理論毫無干係。

如果是按照中醫的理論去治療瘧疾,那麼能夠治療瘧疾的東西簡直俯拾皆是,甚至沒有治不了的病。只可惜被事實給了響亮的耳光。


刁博


雖然打著中醫中藥牌子,但從裡到外。中醫理論就沒有發揮半點作用。看下發明過程:

第一步:中醫夢破。國家主導,協調全國研究人員對中醫古典醫方進行地毯式篩選。從治療瘧疾配方到製作,完全照搬,結果沒有任何結果。重新做一遍,還是如此。

這間接證明:中醫理論指導的瘧疾治療方案,以及相應的藥物雙雙無效。

第二步:青蒿疑雲。屠呦呦試了黃蒿,又試了冷提取方式,居然成功了。這意味著屠呦呦學了太極,卻用亂拳打死了老師父。後來為了彰顯中醫貢獻,把實際叫黃蒿的植物改為與藥典上記載一致的青蒿。可惜製作方法改不過來了。

由此可見,青(黃)蒿只是碰巧釆用的植物,碰巧屠呦呦學過現代藥物提煉方式。

植物是世界傳統藥物共同的原料,不專屬於中藥,更沒中醫理論(配伍)的影子,經驗方都沒用上。青蒿素純粹是西藥。人工合成青蒿素,更加證明是單一成份起作用,和病人的所謂中醫概念的體質無關。

中醫常說中國人體質與外國人體質不一樣,為了吹牛,青蒿素使用就中外一樣了。

中醫、中醫粉的腦袋很特殊。



徐徐來道


青蒿素殺死了瘧原蟲,治好了瘧疾,這是現代的發現瘧原蟲後的現代醫學說法,沒有錯。

青蒿素按中醫理論治療瘧疾,這個更沒錯。這是正本清源的說法,因為一千多年前,中藥方劑就已得出青蒿治瘧疾。那年代玻璃都不知是什麼?那來的顯微鏡能看到微生物?這就是中醫先賢的偉大之處,可謂“神"也。是治瘧疾的老老老祖宗!

中醫從古代開始,就已是一套完整的醫療體系,儘管原始荒野,但認知是十分超前的。如鎮痛,退燒,還魂鎖急救,中風與風痛,治咳嗽頭痛,瘧疾,拉肚子,感冒等等。當然因自身特性(靠修悟理解),大多並不是全社會,大面積病治,只是先賢發現了,驗證了,便記載下來,並身行力及的在民間行醫。

拉肚子,瘧疾,中醫先賢並沒看到細菌,而是利用氣脈調理,讓人體功能強大來戰勝疾病。不僅治好還無副作用。

說青蒿素殺死瘧原蟲,這是現代才有的說法,西醫的細菌微生物治療,也是一套方案,雖都是治同一種病,但中西醫有很大的不同。不然西藥也多少年了,但在治療瘧疾上,最後還是要靠來自中醫方劑的青蒿素。

還有如:面癬,西醫認為是真菌感染,消炎殺菌,但很難見效。而我村李嬸在耳後放點血就好了,也沒管真菌不真菌。這是兩理論的明顯對比。

隨人類文明發展,中醫藥也在跟科學發展,有些人總是把中醫認為是古代的,似乎都不準用現代科技進行加工提升。非要讓中醫回到古代去,但自己卻不知自己是中國人,穿新衣戴新帽,說英文,冠科學。你怎不穿先人的長袍短褂,或騎驢騎馬,卻坐高鐵飛機呢?半個腦子開化!

西藥從開始就以殺菌為前蹄,而中藥不是。青蒿治瘧疾在先,把它的有效成分提純出來,完全達到現代醫學的標準在後,屠呦呦說這是來自中藥方劑的合乎現代醫學標準的治瘧疾藥,四十餘年還是首選。

它本來自中藥方劑提純的現代藥,把它叫西藥也不是不可,但應知道它岀自中藥方劑,而不是說說西藥就犯忌,不能用!


苦善禪根1


青蒿素治瘧疾是經過事實證明的很好!不能說中醫發明青蒿素治瘧疾!也不能說青蒿素的發現與中醫無關!屠呦呦不是中國醫生嗎?青蒿素與青蒿有沒有關係?中國人用青蒿治病多少年了?青蒿素是從什麼植物裡提取的?個人認為屠教授是青蒿素的第一個研發者!也是中國醫學的驕傲!正如神農探索百草性味治療百病!創立神農本草。李時珍註釋《本草綱目》為祖國醫藥學的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勳!屠教授發明青蒿素為人類造了福!為中國醫人爭了光!為自己的醫學取得了成就!我們不能因這一點爭論、全盤否定祖國醫學!這不正是中西醫結合的成果嗎?任何西藥都是某種動植物或礦物質的一個或幾個分子!中藥積動植物礦物質、和自然變化產物使用於抗病防病治病於一體,中華民族延用幾千年怎能輕而易舉否定呢?!我們改革開放不就是要去粗取精、楊長避短嗎?!凡事都應一分為二看待!世界是矛盾、對立統一的整體!只有相對論!不能決對論!


張買仁


問的問題沒有毛病。

有些人腦子裡不是進了水,是灌注進去了泥粑粑湯,或者其他惡劣的存在!

中國古代的“中醫藥”人,總結醫學領域“社會實踐”,偶然間發現了:植物青蒿,在低溫浸取情形下,有“療愈”瘧疾的功效。

現代中國人,中醫藥抗瘧疾研究組的組長,屠呦呦教授,藉助科學技術手段,提取出:植物青蒿素,……還有進一步的:雙氫青蒿素等。

是青蒿素,是中國中醫藥人研製的青蒿素,不是“西醫西藥”人研發的,100%治癒了瘧疾!!

什麼叫“中醫理論”?不知道誰的腦子裡有“一套中醫理論”。拿著青蒿素,靠著中醫中藥理論治癒瘧原蟲病?

有的人,腦子裡一定是“有狗屎”……?


中和永道


都有呀! 沒有中醫理論和中醫實踐,大概這個世界上現在還沒有青蒿素!

中國發現青蒿素之前,也差不多同期,美國也在尋找!(背景是越戰,中國是應越南請求研製的,美國是自己陷在越戰裡,有需求)。

美國篩選了20萬種植物,沒有找到有效的藥物。中國是根據中醫藥記載,找了5000種。

5000:200000=5:200 這就是中醫藥存在帶來的效率。 而且,美國沒有找到。中國找到了!按照中醫藥的記載,按照中醫典籍記載的方式,獲取的。都與中醫藥有關。

沒有中醫藥,就沒有青蒿素!這就是事實。


踏雪無痕5141815


屠呦呦女士獲得諾獎以後,一些中醫粉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逢人便說中醫如何如何厲害。然而你要是問他們中醫理論在青蒿素研發應用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他們大概是要啞口無言的。

青蒿素從發現有抗瘧藥效到成品化用於人群,中醫的存在感真的是非常非常低。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屠呦呦女士和同事們開展抗瘧新藥物研發,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閱中醫古籍、民間偏方甚至祖傳秘方,幾乎把有有文字記載的抗瘧藥物、單方和組方全部看了一遍,而這些方子的總數高達2000餘。在初篩後,確定了600多種相對靠譜的藥物,彙總成一部《抗瘧單驗方集》。然後又精選了200多種藥物進行深入研究,在經歷無數次失敗後,才終於確定了幾十種最有希望的藥物。直到1971年,研究人員才驚喜的發現青蒿的乙醚萃取物中,中性部分對瘧原蟲有100%抑制率。


可見,2000多種中醫古方、民間偏方和祖傳秘方都宣稱能治瘧疾,但是最後通過實驗驗證,僅僅幾十種有希望的,而真正對瘧原蟲有高效抑制作用的僅僅青蒿提取物,而青蒿用於治療瘧疾也僅僅是葛洪《肘後備急方》裡面的一句話而已。葛洪也沒有說這個青蒿到底是哪一種青蒿......更沒有說青蒿能治瘧疾的中醫理論。


然而這種中性提取物這就是青蒿素嗎?

很抱歉,這個中性提取物中含有十幾種成分,如何發現其中的有效化學分子?

確定了有效分子及其結構以後,如何工業化合成從而大量生產服務人類?

這隻能靠理論化學、化工學和生物醫學,中醫古籍和中醫理論幫不上任何忙。


所以中醫和傳統醫學研究者切記不要故步自封,更不要貪天之功。

任何行業想要持久健康地發展下去就要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勇於批判和自我批判。現代醫學之所以昌明就在於不斷堅持用人類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裝自己,從而吐故納新,不斷進步。


菲利普醫生


雖說青蒿素髮現很重要,青蒿素確實可以抗瘧疾,都是沒有問題的,也都是事實。

但是更大的事實是,主流抗瘧疾藥品卻不是青蒿素,而是青蒿素的衍生物,人類通過對青蒿素的化學性質研究,確定比青蒿素效果好20倍的青蒿素衍生物。這些衍生物才是一線藥物。

這回就明白了,如果說青蒿素還算和中藥沾點邊,其衍生物就是徹徹底底的西藥。還拿青蒿素為中醫藥翻案,選錯了對象。早就脫離湯藥,徹徹底底現代西藥。


kyle5862


青蒿素起源於中醫藥,呵呵。

青蒿素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對人體感染瘧原蟲有特效的藥物,只能說中國古人第一個發現了這種東西的價值。這只是“發現”,不是“發明”。

那個時代,中國是世界領先的文明,所以理所當然對各種自然資源的開發領先於世界,這其中就包括生物資源的開發,哪些能吃、哪些能治病,這些方面的知識當然積累了很多,所以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

事實上,從非洲南美的原始部落到地中海周圍那些古文明,從植物中尋找治療疾病的藥物這種傳統普遍存在,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有價值的成果。

哪怕到了今天,這種方法也仍然是世界各大醫藥公司尋找新藥的重要途徑,比如上世紀末發現的抗癌藥紫杉醇,聽名字就知道是怎麼來的。事實上,現代醫學公認的第一種“西藥"阿斯匹林,最早也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其實青黴素之類也是生物提取物,只不過黴菌從分類上說不是植物。

所以,從古至今,同樣的事情大家都在做,只不過我們的古代文明更發達一些,知識傳承更系統些,所以積累豐富很多。我們的中藥是筆巨大的財富,這必須承認而且事實上是公認的,歐美特別是日本的藥企同樣在嘗試從這座寶庫中挖掘寶藏。

但是中藥跟我們現在的中醫,是完全一體的嗎?恐怕未必。

古人發現這種植物那種礦物對某種病有效,那自然就用起來,長期使用中發現了一些泡製方法、一些效果更好的搭配等等,這都是簡單地經驗積累,不成系統也沒有理論統合指導,尚不能上升為一門“學問”。中國曾經領先世界,這方面知識的積累更豐富,當然也就有更多的聰明人在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整理、歸納,試圖發現其中規律性的東西,把經驗上升到理論。

但是最終總結出的這套理論,有多大價值呢?這是我們今天爭論的焦點。

中藥材這一塊兒是個大寶庫,世界公認;從古至今積累的諸多藥方,其中必然也有很多有價值的部分這也沒有太大爭議;但是陰陽五行穴位經脈這套昇華出來的“理論”,那就…

現代醫學或者說西醫,他們的一大功勞就是微生物的發現,然後有意識地在實驗室中尋找對付微生物的方法,疫苗+抗生素大大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而我們的中醫理論呢?根本就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不知道那些瘟疫和外傷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就算憑經驗總結出“風邪入體”之類的說法,始終也沒弄清楚過這所謂“風邪”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單從這一科來說,雙方成就天差地別,完全沒有可比性。

實際上從大多數科目來說,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西醫能治病,並且能說清楚這病是怎麼回事、是怎麼治好的;老中醫也用中藥治好了很多病,但這其中那套玄妙的理論佔幾分功勞?至少在現代科學的這套體系裡,我們不大能看得明白。

而且中醫有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過於依賴經驗,“老中醫"三個字的價值巨大,所以傳承就尤為困難。但是西醫就很不一樣,用儀器用驗血的方法查清楚的常見病,實習生和老教授開出的藥方是一樣的,哪怕是外行,拿瓶青蒿素仔細看說明,也能把瘧疾給治嘍…

我們的先人一兩千年前就發現了青蒿的功用,但是卻從沒真正戰勝瘧疾,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醫…而用現代科學方法提取出青蒿素之後,這幾十年間…


球是一種態度


屠呦呦是從中醫的古處方這個方向去尋原藥,找到青蒿素。屠呦呦是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她都認可中國中醫藥這個寶庫,不認的人去做個諾獎再來否認!屠呦呦的獲獎講話說明她的觀點。很多西藥都是植物、動物(許多本是中藥)成分的提取物,只是成份更集中而已。許多植物的有效藥物成份只有萬分之幾,現代化學方法可以大量提取,如喜樹鹼、大豆異磺酮在天然植物中只有現代化工才能大量提取,但植物的藥用價值很古就有發現。現代分子學更容易發現有機物分子基團的功用,進而改變其位置增強其藥力。也容易發現一些分子結構相近的藥物,人們進而去通過合成、分解、取代基團去製造。中醫藥治病講對具體病人用藥的平衡,西醫更注重病症的消除。中藥處方中的主、輔觀點現代西醫也在用。所以不能把古驗方與單一的某一西葯藥效並論。如同配方化妝品潤膚和單一甘油潤膚一樣,同達潤膚目的,但方法、途徑、用量(幾乎都含甘油)不同。何況古代沒有現代化工許多藥品的用藥劑量難以提高,中藥廣泛採用藥酒就是與通過有機溶劑萃取富集藥用成分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