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近几年有些东北人为何弃家舍业涌向南方?再过十年东北人口流失会是怎样?

品味人生1659320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东北人出去干餐饮,做买卖的多,并不是南方人那种输出劳务,所以,这是本质区别。

另外,东北学生,在外面如果考上985大学,基本上,不会再回来工作。因为,现阶段,毕竟,南方有竞争力,可以利用南方的资源,挣钱,何乐而不为。

东北,现在城市主要还是以国营工厂为主,正在进行转型,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南方,现在领先,所以,看起来,工作机会多些,毕业学生的前途比东北要好。东北,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农村种地,根本就是机械,用不了几个人,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消化。这方面,感谢南方有这么多的机会。

其实,东北,尤其黑龙江,保持绿色发展,少污染,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剩余人口,利用南方资源去发展,没什么不好。

东北,还是不要追随整个国家,一窝蜂的网络经济。那些留给南方人吧,静下心来,发展自己的实体经济,会好的。


哈尔滨通


做为一个过来人,简单的说两句吧。1985年在沈阳学习工作了10年,1994年调到杭州工作一直到现在。当时和我一起离开东北的有好多人,这些人大多都到了南方的城市,就不可能再回去了。

现在看来,离开了东北,来到了杭州,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人生的重大改变。很多人见到我都说,离开了那个地方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不然的话你们生活过得一定很差。根据我在浙江南方近30年的观察,到这里来的东北人,思想都很开放,也很适应南方的生活,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回东北了。

实际上这些年东北人一直在向南方流动,不过最近这两年表现得更加明显。未来10年能不能不再向南方流动,甚至回流东北。我个人的看法并不乐观,因为东北的环境,不太容易改变,回流东北的愿望可能不太容易实现。


合竞共赢


提问题的人,本身就有问题!外出打工,移民,是从南方开始的,也是南方省份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最普遍的做法!!当南方市场经济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时候,东北三个省还悠哉悠哉、闲庭信步地圈在国有经济的篱笆墙里。离开家乡移民或打工的,东北人是最最保守的,东北有句老话,‘’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背井离乡。而进入新世纪,才开始慢三拍地学习起步!!看过媒体排行旁吗??安徽,河南,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西,以上每个省移民北上广深以及在长三角、珠三角打工的人数,比东北三个省加起来,还要多一倍以上!!!仅湖南省人现在在深圳就超过300万,在全国1000多万,而东北三个省本来就少,加起来不到一个亿,三个省这么几十年离家打工和移民的,也才几百万人。根据2017年全国城市流出人口排行榜排名,流出人口排在前30的城市,东北三省为零。现在,改革开放40年以后,在东北人慢慢接受了撇家舍业、择木而栖、背井离乡的时候,就蹦出几个无所不能的“精英”,他们看不惯,自己可以离家打拼,却无法接受东北人走出家门,只许自己放火,不允许别人点灯!扪心自问,大家也人肉一下,这些笔杆子“精英”们,哪个是在出生地打拼??????还有很多人附和起哄,孤陋寡闻,胡说乱讲,故意丑化东北人,搞地域黑。这,究竟有何意义??


行稳致远之拓荒牛


东北三省有着全世界最低的人口生育率的情况下人口外流,形势极不乐观,世界生育率最低的日本人口1.2亿也能生接近100万孩子,东北三省1.1亿人口,每年出生60多万孩子,这个数据对比就能看出东北人口形势的严峻,人口流动有三大趋势,1,人口往大城市流动,2,经济欠发达人口往经济发达地区流动,3,寒冷地区人口往温暖地区流动。东北是三种因素叠加,再加上世界最低的生育率,所以未来除了四大副省级城市能保持人口略有增长,其余所有县市都会处于人口萎缩和外流的状态,而且会持续50年以上,因为中国人口出生高峰是60年代到1995年,等到2035年到2070年是这一批出生高峰人口的自然死亡期,这期间人口数量将断崖式下滑,东北三省2030年人口从现在的1.07亿下滑到1.03亿,2040年下滑到9500万,2050年下滑到8000万左右,2070年将不足6500万,到时候大约3000万人口生活在四大副省级城市,其余地区总人口3000多万,东北除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将没有人口超过75万的地级市,人口超过50万的地级市也就三四个。


恋之风景1022


个人观点,勿喷。

其实东北人口流失并没有特别严重,东北三省加起来的人口总数本身就不大,才一个亿多点。但是造成全国人民认为东北流失严重,我觉得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1、东北人辨识度高。无论是口音、形体还是做事方式方法都特别有辨识度,尤其是和南方的城市人比起来,一群人中间很容易辨认出谁是东北人。这么扎眼的人关注度自然比其他省份的人高一些。

2、东北人团结性比较好。无论是哪个省份或者城市,只要是东北人碰到东北人,无论是做买卖还是搞实体,都会互相照顾,比较团结。容易扎堆。所以你接触到一个东北人就会有概率发现一群东北人。但是并不代表这个地区东北人特别多,只是比较集中。

3、东北人固有“形象”。东北人身材高大的多,玟龙画凤的多,这个只是文化不同,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另外一种概念,或者好恶斗狠,或者不务正业等等,归根结底容易让人疏远,印象不好。

总结的不多,但是东北经济确实需要重振。


天渊孤客


十年后的东北:很多地级市将撤消或合并,因为大量年青人涌向南方人口流失严重,留下的人口已撑不起一座城市人口的体量。城市老龄化丶空巢化会达到顶点,死气沉沉丶暮气冲天将是主旋律;首先黑龙江大批资源枯竭城市会往一起集中,城市会被改造成农业基地,日子也过得去;辽宁要好些,大型国有和军工企业国家会必保,并且经过十年的人员自然淘汰,历史包袱会基本解决,剩下的国企会重具国之重器功能;吉林兴许把中朝入海口拿下,转身向海脱胎换骨有了新生。。总之,十年后的东北会是比上不足丶比下有余,国家安全屏障丶特殊不能缺的国企集群丶粮食能源基地丶关东青山绿水特色地区,将是它重新的定位和价值!指望边贸两边的大帝和三儿,就不要想了。。


千山灵鹤


做为一个东北人,我觉得最近几年东北整体经济呈下滑趋势,实体店面受电商的冲击,很多都关门大吉,各行各业都不景气,东北粮食价格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市里下岗失业者纷纷都涌向南方,听说那里工资高,工作稳定,我的弟弟夫妻二人就去南方工作了,工资收入确实比东北强!

我所在的地区是哈尔滨市双城区,再早就是个是产粮大县,最近几年粮食价格低,而种子,农药,化肥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一年的收入去了各项费用,有时都赔钱,但是做为农民,土地又不得不耕种。所以没有办法一直维持现状,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而市里的自由职业者偏多,有正式工作的工资偏低,去掉日常费用刚够维持生活,有很多失业者都自己做起了小本生意,这样一来做买卖的多了,买东西的少了,所以也都不怎么赚钱,如果这样的现状得不到改善,东北人只能越来越穷,去南方打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尽管撇家舍业,但为了能多赚钱,也只有出去拼搏了!未来十年如果继续这样,东北经济会继续萎靡不振!人口流失严重。


龙江淞哥


东北,其实整个北方,都有必要借鉴南方的经验,我福建的,说说我们的情况吧,福建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资源贫瘠,这点大家都承认吧?夏天酷暑难耐,南方山区冬天湿冷可以冻死人,我们单位的东北人不少,他们最受不了这边的湿冷。一年多少个台风?环境之恶劣大家应该不会质疑吧?从建国到现在,国家就没有过大型项目投资,国企基本为零,因为我们是战区,你知道战区意味着什么吗?就是这么个地方,全靠自己发展,发展得也比东北好,不是经济体量问题而是经济竞争力。

为什么福建能发展?举些例子吧,建国后福建人最早的投资来自港澳台侨胞,回乡投资,建工厂,修路,修桥,甚至建机场(晋江机场),但投资家乡的不止是这波在海外致富的海归派,福建的商人全国闯荡,除去名声不太好的莆田系,大家知道的应该也不少,我就不举例子了,有钱之后,他们也选择回乡投资,或者把钱带回家里,在老家盖豪宅,到成里买房,这就是为什么福州厦门的房价会如此之高的原因,其实并不一定是炒房,而是真的有刚需。为什么他们都会选择回乡投资?把钱给家里消费,而不是选择一位的移民北上广深?当然去北上广深的也有很多,但大部分资产最终还是流向故土。这其中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作用,有朝一日要衣锦还乡!宗族观念让他们必须回乡光耀门楣!而东北,或者整个北方,没有这氛围。福建的土豪最多就是脖子上挂根金链子,自己花钱可以说是相当抠门,给家里确实异常大方,这是吃苦的精神,以及骨子里的危机意识,穷怕了,不想后代再挨饿!而我们这的土豪子女,根本看不出来,我同学里有过无数土豪,东南亚国家的首富,上市集团的千金,一个个低调到不行,开销也跟一般同学没差,这是家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另外,我们这有方言,方言是什么,就是古代中国人的语言,学了有什么用?语言就是传承啊!每一句俚语都代表着几千年老祖宗经验的传承,做人品格的传承,难道大家没发现,纯普通话地区的经济都在没落吗?即便方言逐渐消失,但这种文化里的传承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些就是穷到发慌的福建跟东北乃至北方的差异。


卡拉狄加25


提这种问题的人本身就是个地域黑的喷子,人口外流最多的可不是东北,东北的经济也没有那么不堪,东北的城市化率高,人均收入不低,所以已经不需要通过大批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GDP,至少辽宁是持续向好的,就是在前几年辽宁最困难的时候,经济总量都是全国的中上游,黑龙江和吉林也只是这两年投资有所下滑,说白了,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其他省份的经济也就是呵呵。所以不要提这种黑东北的问题,要问你应该问问为什么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外流严重。




cjsyxxm


清朝末年,东北人很少,建国初年,东北人也不多。改革初年,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要知道,东北是地区不是国。





十年之内,东北城市萎缩,人口流失,农业人口大量转移,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个趋势不是不可逆的。只是比别的地方先十年而已。




十年二十年之后,东北拥有最规模化的大型农业。拥有最少的农村人口和广袤的土地。拥有最少的城镇退休人口。海运,铁路,高速公路方便。和东北亚俄罗斯,朝鲜,蒙古接壤。和日本韩国毗邻。森林矿产丰富。是发展制造业的绝佳地区。




大家都扼腕叹息,觉得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打好抢人大战才重要,但其实,有好的形式,人才如流水立马汇聚而来。那些现在的中原人口大省,是二十年后老龄化人口最多,抚养比最严峻的。企业会从这些地方逃离。

当然,前提是地方政府和政策要能够跟上,抓住机遇。

我还是相信,东北会好起来,尽管很可能那时的东北人,不再是现在的东北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