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大明十大名將-徐達

大明十大名將-徐達

徐達古畫像

徐達(1332-1385),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市鳳陽縣)人,官拜太傅,中書右丞相,太子少傅兼參軍國事,大明建立封魏國公,洪武十八年(1385),徐達過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配享太廟。大明開國元勳,開國第一功臣,六王之首(開國六王),徐達一生,善治軍事,為人謹慎,戎馬天下,為大明朝的建立建下了不朽的功勳。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徐達的一生。

大明十大名將-徐達

大敗陳友諒,初現鋒芒

1. 大敗陳友諒,初現鋒芒

至正十九年(1359),徐達受朱元璋之命攻擊池州,池州守將為趙普勝(紅巾軍大將,時受命與徐壽輝,有常勝將軍之說),徐達同水師將領俞通海一起進攻池州,攻破柵江營,趙普勝從陸路逃跑,克池州。官拜上將軍,徐達馬不停蹄的去下安慶,安慶進攻受挫,轉戰江北之地,克無為州,一路攻擊下潛山,之後徐達以合圍之勢進攻安慶,徐達用離間計,使陳友諒殺了趙普勝,一舉攻克安慶城,拿下樅陽水寨。

至正二十年(1360),陳友諒反攻池州,徐達誘敵深入,伏擊九華山,斷其後路,合圍陳友諒,敵軍大亂,徐達率軍斬殺敵軍萬餘人,俘虜三千餘人,繳獲戰馬兩千,精良十萬,徐達大勝。官至中書省右丞(其實不大,當時朱元璋的地盤太小)

陳友諒集結雄兵六十萬進攻應天,洪都久攻不下,徐達乘虛而入,拿下吉安,後率師回擊陳友諒,激戰康郎山,殺敵先鋒軍1500人,俘獲戰船一艘。陳友諒被逼退至鄱陽湖,徐達積極戰鬥,朱元璋怕張士誠偷襲後方,派徐達去守應天,鄱陽湖大勝,全殲陳友諒六十萬大軍。

大明十大名將-徐達

東征張士誠,戰之利器

2.東征張士誠,戰之利器

至正二十五年(1365),徐達被任命總兵官,與副將常遇春,率軍十五萬進攻淮東地區,連下高郵,淮安,泰州等地,在徐州順便斬殺了一萬多的元軍,用時半年攻克淮東各地,張士誠退守江南。班師回應天。

至正二十六年(1366),徐達被封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領兵二十萬,攻張士誠的大本營平江。張士誠以平江為中心,有湖,杭兩州為左右兩翼,抵擋了徐,常二人的進攻,徐達看出戰局,下令斷其左右兩州,先下湖州,在克杭州,這時的平江已成孤城。

同年九月,平江被圍困多時城中糧草用盡,徐達下令攻城,二十萬大軍殺聲震天動地,徐達率軍先破葑門,常遇春攻下水寨,兩軍回合直逼城下,守將唐傑抵禦不住,開城投降,其餘城門見狀紛紛開門投降。

帶兵殺至宮殿,張士誠懸樑自縊,命人救下氣息未決救了回來,徐達上書朱元璋平江大勝,命士兵把張士誠押至應天,張士誠在看守之地自縊而亡。

大明十大名將-徐達

北伐斬元都,建立大明

3.北伐斬元都,建立大明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一月,朱元璋封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帶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除紀,救濟斯民“的口號開始了北伐。”

至正二十八年(1368),徐達攻克山東全境,從濟寧進軍汴梁(今河南開封市),派鄧愈率軍攻取河南南陽,三月底,徐達攻克陳橋守將逃跑,元軍投降,率軍攻克洛陽,四月底拿下河南 全境。

同年五月,連續攻下甘肅多地,對大都形成包圍之勢,七月元軍大將庫庫部將哈率軍攻下原州(今甘肅鎮原縣)戰局大變,徐達見敵將攻勢正猛退守城池,這時哈布攻下涇州,使徐達腹背受敵,馮國勝帶兵來救,將哈布擊退,兩軍聯合一併拿下慶陽。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南京稱帝,同年七月二十七,徐達常遇春勝利會師,攻克大都,元朝滅。

大明十大名將-徐達

伐克北元,名將隕落

4.伐克北元,名將隕落

洪武三年(1370),徐達受命徵虜大將軍再次出師 北伐,徐達兵分兩路,李文忠東攻居庸關,徐達,馮國勝西戰潼關,二月攻克雲州,北元軍隊一敗再敗往北逃竄,四月收復山西全境,五月收復河北。

洪武十四年(1381),北元將軍朵兒不花攻擊永平,徐達夜襲灰山(內蒙寧城),朵兒不花敗退逃,內蒙收復半壁。

洪武十八年(1385),徐達背疽病情加重,隨後去世(也有說朱元璋賜鵝而死)

朱元璋親自守靈,並稱讚道: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美色,不貪圖富貴,處事公平,當世此美德只徐達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