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怎麼看??

何謂籽料的老熟度坦白說,雖然很多老玩家在挑選玉料的時候,都會去從生、熟的角度來考量玉料的優劣。但值得注意的是,生熟本身並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好比“春種一粒粟”長成了禾苗,秋天結成稻穀,舂米後煮成糯糯的熟飯,看上去有種熟糯的感覺。

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怎麼看??

老熟的籽料結構緊密,玉質細膩,沒有太多的石花,油脂感強,拿在手裡都感覺會出油,通透性好,這就是熟了的料子。生的籽料就是年份不夠,還沒長熟就被人們開採出來了,其結構鬆散、不細膩、石性重,有石花或是棉僵,缺乏油性。這便是生的料子。也有人通過玉性的角度來解釋生、熟,也不乏一定的道理。玉性的閾值內存在一個臨界值,這個臨界值便是和田玉最好的標準,我們也可以稱為羊脂級。往左看,石性較重。比如一些年糕料,缺乏一點玉的潤性。再就是一些差的俄料,很白很乾,很悶,就像大米一樣,熟過了,就變的有僵性。往右一點,類似荔枝肉,同樣玉質好,玉質也很細膩,油性也不錯,但就是稍透了些,玉性不足,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生嫩的感覺。判斷老熟的依據細膩度老熟首先是細膩的,細膩度是指組成和田玉礦物晶體的大小。細是細小、細長的意思;膩,就是分不開,黏糊在一起,可以延伸到粘性好,糯性好。不過對籽料來說,儘管細膩度有個“膩”字,還不如老熟度更加貼切和到位。

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怎麼看??

渾厚與溫潤度有關,是溫潤中體現的渾厚,也不是溫潤度的全部;它還與透明度有關,太透則不厚重,太不透也不好,就顯得死板。和田玉經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兩個概念。脂性,一般指潤度,油潤性,只是一種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來炒菜用。粉性,是質感,一種渾厚凝重的感覺。比如那種濃濃的牛奶和白開水相比較有質感,是因為有粉。

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怎麼看??

簡單說,老和熟是兩個維度的東西 老是老氣;熟就是成熟。先說說熟這個維度 字面理解就是成熟 相對於和田玉來說就是形成的時候各方面條件適當均在範圍指標內 因此料子緻密、結構好、油性好。山料籽料都有熟料。 老氣這個詞是籽料的專有名詞 中國有很多成語例如老氣橫秋 少年老成,其意思就是年代久遠。對於山料來說 我們無法考究它的具體行程年代;但是對於籽料來說,我們可以考究它在水裡的時間。由於玉龍河富含礦物質,因此河裡的時間越長,籽料的皮色會逐步加重,哪怕是一些頂級細度的籽料也會逐步掛上一層薄薄的皮色,同時局部形成聚皮色,同時好料子的磨圓程度越來越高,毛孔越來越緻密細膩。各位玉友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