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每經熱評|北上廣將迎返程高峰期,疫情防控更需精細化、人性化

每经热评|北上广将迎返程高峰期,疫情防控更需精细化、人性化

每經評論員 劉春山

2月2日大年初九,往年的此時已是春運返程高峰。今年情況特殊,但隨著復工期的臨近,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員返回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型城市,人流、車流擁擠的現象顯然是要發生的。而這一切都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更大範圍的擴張提供了天然條件,對疫情的防治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北京、上海等這些城市面臨的壓力尤其明顯。

儘管各級政府紛紛出臺延長假期、推遲返工時間的政策,但相較於各地推出的“指導性”復工時間表,國務院延長春節假期到2月3日顯然更具有實際意義,這也成為務工人員開始迴流的重要時間點。

上海方面就表示,隨著上海地區復工,到達上海地區的客流從2月5日起逐漸走高,到達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2月8日至10日,預計2月9日為最高日。後續受學校開學、學生流疊加影響,在2月15日左右客流將再次出現上升。

無症狀潛伏期的病例也具有傳染性,使得人員流動頻繁時很難做到精準預防,這也成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上的重要難點。

做好返程高峰期的疫情防控成為當務之急,鐵路、飛機、汽車等密閉環境成為返程疫情防控的第一道檻。更為關鍵是人流湧入大城市之後,如何隔離出疑似病例,最大效率地控制病毒在特大城市的傳播。

從北京的實際情況來看,有小區採取一刀切,把返京人員阻止在外。有網友點評“在生命和健康面前,這些都是無奈之舉。”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籠統的將返程人群擋在小區門外,讓他們“無家可歸”,可能更容易導致疫情的蔓延。

對這些人員流動特別大的城市來說,外來人員的佔比較大,一方面要上班,另一方面小區不進,也沒有那麼多的酒店可供入住,這樣的結果勢必有較大的隱患。返工期的到來,疫情由輸入性向擴散性過渡,防控難度增加是難免的,這時候更考驗社會體系的自我調節能力。

北京市政府方面已經三令五申,只要體溫正常,不得阻礙返京人員進入小區。但現實是仍然有部分小區物業人員、村民自發阻礙返京人員進入,這種“各掃門前雪”的措施看起來本小區安全了,實際上增加了北京整體上的疫情控制難度。

當務之急,“精準防治”成為“可取之法”,這需要多方面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留觀人員的情況進行綜合研判,以及科學分析人員構成、地區分佈和傳播途徑。一是需要返程人員積極主動反饋,出現類似症狀就上報進行安置隔離,從自身出發,杜絕疑似病例在人群中走動。二是各個小區要勇於作為,從大局著想,允許身體健康、未接觸疫區的人員正常入住,同時對於來自疫區的人員重點關注。

實際上,個體的是否感染的觀察期與規定上班日期時間有差異,這也是返程人員需要冒險回城的主要原因所在。這就需要各地合理安排復工時間,各公司靈活調節工作方式。或者各類人群錯開返程時間,消減迴流人群的聚集度,精細化避開病毒進一步擴散。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