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河南開封: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首批民辦博物館之一


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是一家致力於收藏、保存、研究紙質文物的歷史類專題性民辦博物館。

它由開封市民間收藏家張洪軍創辦,並於2015年1月獲批民辦博物館資質,是開封市首批成功申報的民辦博物館之一。

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原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捲棚廟街21號,即張先生住所,後遷址開封市禹王臺公園紅樓,並正式對外開放,現位於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內。

博物館展廳面積共200㎡,館藏文物20000餘件。

收藏時限從清代延續至近現代,藏品種類涵蓋婚書、契據、筆記、書表、票據、歌影、證書、毛主席詩詞語錄、軍事材料、印章模類,其中尤以婚書富有特色。

張洪軍,男,漢族,1948年生,開封火電廠退休職工,民間收藏家,許昌學院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特聘顧問。

自幼愛好收藏,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嘔心瀝血,足跡遍及祖國四方,收集藏品數萬件,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和規模。

收藏事蹟在鳳凰網、騰訊網、中國新聞網、開封網等多家網絡媒體及《中國新聞報》、《中國日報》、《大公報》、《世界經濟報》、《中國老年報》等數家報刊報道。

2013年7月在河南省電視欄目"華豫之門"舉辦的民間鑑寶評選活動中獲"開封市十大民間國寶"稱號。

原國家文物局呂濟民局長早在20世紀90年代亦給張先生題詞:"婚書收藏為華夏婚俗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依據"。

文革前夕,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集郵,在集郵過程中發現票據、婚書等紙質材料,從此對它們產生濃厚興趣,於是開始了有意識的收藏徵集歷程。後在積累交流的過程中,開始在家庭展示交流。

2014年春,啟動民辦博物館申辦,館舍定名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開始藏品整理及材料書寫。

2014年8月,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申報成功,成為開封市第一批成功申報的民辦博物館之一。至此,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