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年農民只用一支擀麵杖便可製作一種美食,皮脆裡酥1個賣2元


這對中年夫妻是山西省臨猗縣丁莊村農民,男的叫範社明,今年48歲,他和妻子正在製作的這種餅子在晉南叫做火燒。這種火燒只在晉南的臨猗縣孫吉鎮和相鄰的萬榮縣榮河鎮一帶流行。老範在自己村子開著一個火燒餔子,已經打了20多年,在當地很有名氣。

火燒的製作先要選擇晉南當地特產的小麥麵粉為原料,第一步進行合面。將麵糰反覆在案板上揉合,讓麵糰勁道。

晉南盛產小麥,自古以來當地農民就很喜歡製作各種麵食,他們把小麥麵食的製作發揮到了極致,僅餅子的製作各個縣市幾乎都不一樣,各有特色。將揉好的麵糰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圓形麵皮,麵皮的薄厚一定要均勻。

晉南人制作火烤餅子有兩大類,一種是發酵過的麵粉加上調料直接製作的餅子,另一種就是加入油酥的餅子。油酥的製作要提前按照油和麵的比例製作,將燒開的小油澆在白麵粉上,攪拌均勻,然後放好備用。將製作好的油酥平攤在擀好的白麵皮上。

在孫吉和榮河一帶,當地人很喜歡吃這種叫做火燒的油酥餅子,他們說起火燒很是得意,畢竟是一方水土,不論走的多遠都對家鄉的火燒有一種情結,大凡回到家鄉一定要站在火燒爐前吃一個熱火燒過過癮。把塗上油酥的麵皮捲成長條狀。


長年在外打拼的人,即便功成名就,但聞家鄉來人,就會要求帶幾個火燒過來。見到火燒,那個高興勁就別提了,咬上一口香酥入口,那是滿滿的鄉愁。再將長條油酥麵皮分成均勻的一段一段。

孫吉和榮河現在製作火燒的人很多,方法大同小異,但是無論哪裡的火燒都是黃河兒女智慧的結晶。將分段的小麵糰扭成如圖狀,用擀麵杖擀開成餅子樣。

現在的孫吉和榮河人都把火燒當作待客的佳品,每每有了客人,當地人總要請你吃上一個他們鍾愛的火燒,黑黃色的火燒裡裝滿孫吉榮河人的厚道與真情。將擀好的小圓餅子放在鐵鏊上烙上一會兒,外表會慢慢變硬。

變硬的一面立在火爐裡容易擺放。火爐裡要使用焦炭火,這樣溫度高而且沒有煤炭的煙味,很適合烤制火燒,一般老範一爐烤12個。從合面到火燒的出爐,大約需要40多分鐘的時間,面和好後就快了,幾分鐘便可出一爐。

老範製作的火燒餅子一個價格在2元,要比普通餅子貴出1元錢,儘管火燒比普通餅子小還價格大,但是當地人還是很喜歡吃這樣製作的火燒餅子,所以它現在還在黃河岸邊流傳。[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