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4歲為救火壯烈犧牲,遺像入上海博物館,魂歸故里為其建造塑像


生命的去世有所值,有所不值。有些人活著但是在人民的心中已經死了,有的人去世了,但是他卻永遠活在了人民的心中。消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職業,一旦進入,那麼生命就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他們的命屬於人民。他年僅23歲,,在救援的收尾階段,陸晨被垮塌的房屋埋壓,不幸壯烈犧牲,他就是陸晨。

1991年出生的陸晨身高1.88米,他愛運動,喜歡打籃球,也會打乒乓球、檯球,多才多藝,陸晨生前曾入選支隊籃球集訓隊。在戰友的記憶裡,陸晨是名樂於助人的同志。剛下中隊時,陸晨被分到了下鋪。當他得知一個戰友在訓練中腳踝骨折時,便主動地把下鋪讓了出來:“我比較高,腿往下一放就快夠著地了”。

陸晨的爸爸是派出所民警,有著30年的警齡。從小看到爸爸身著警服,陸晨年幼時就立下了當警察的願望。2012年夏天,他報考了警校,很輕鬆地通過了文化考試和麵試,但卻因體能測試的跑步一項慢了2秒沒能合格。對於這2秒,陸晨爸爸有些耿耿於懷,他覺得如果不是差這2秒,也許自己的小兒子不會這麼早就離開。


警校報考失敗的陸晨沒放棄自己從小的理想,當年選擇當兵入伍,磨練意志,鍛鍊體能。他認為,服役2年退伍後,體能會大大加強,進入警校的機會更大。他曾告訴戰友,年底退伍,可能還會回去考警校。作為大學生的陸晨有志於紮根消防,生前還計劃報考軍校,陸晨在支隊最近一次院校生預考中,成績名列全支隊前茅。在平時執勤戰備、業務訓練、日常管理中,陸晨的表現更是得到中隊官兵的交口稱讚。

在日常戰備訓練中,陸晨為了克服身高體重在梯上項目的弱勢,給自己雙腳綁上重重的沙袋,加班加點苦練六米拉梯、登樓等消防業務項目,短短2個月的時間,體重直降13公斤。同時,他還發揮個人特長,定期為中隊佈置設計學習園地、更新黑板報、排練春晚節目,是戰友心中名副其實的中隊建設“多面手”。

2014年過年,陸晨沒有回家。大年初三,全家人都前往寶山消防支隊看望陸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大哥、大嫂,還有9個月大的小侄女,全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可誰能想到,僅僅隔了一天,陸晨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陸晨的突然逝去讓整個家庭陷入了悲痛,其母躺倒在床上,終日以淚洗面。對於兒子的犧牲,陸晨爸爸悲痛地表示,兒子勇於救火這與其希望成為警察、為人民服務的初衷並無不同。


2014年2月8日上午11時,陸晨、孫絡絡烈士追悼會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在追悼會現場,很多人前來送行,2014年4月3日上午,上海公安博物館舉行陸晨、孫絡絡烈士遺像入館儀式,本市民警、消防官兵和少先隊員代表50餘人參加活動。

2014年4月4日上午,“戰火英雄 青春無悔”革命烈士陸晨雕塑落成儀式在崇明瀛新園舉行。陸晨的雕塑是一個高約為70公分的半身像,基座高約為120公分。在基座正面用影雕的方式,展示消防戰士手握消防龍頭,奮力撲救,搶救國家財產的場景。

陸晨的骨灰安葬於龍華革命烈士陵園。年輕的勇士直面烈焰英勇無畏,英雄的壯舉定格生命的永恆,人生價值淬火而昇華,可歌可泣,感天動地,不管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最不缺的是戲子,缺的是英雄和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