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4歲女兒隨地撿東西吃,媽媽視而不見:管也不聽,隨她去吧

4歲女兒隨地撿東西吃,媽媽視而不見:管也不聽,隨她去吧

一個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後天的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逐漸孕育的。調皮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好奇也是兒童時期的最大特點,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事情對錯的判斷能力較弱,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這時候就需要身邊成人的引導。學校裡由老師來給予行為習慣的培養,而在家裡則需要父母通過引導和指正來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4歲女兒隨地撿東西吃,媽媽視而不見:管也不聽,隨她去吧

四歲的小溪長著一副人見人愛的可愛模樣,但是如果你和他相處一會兒,頓時會被她的調皮搗蛋和沒規沒矩所頭疼。其實小溪的沒規矩,完全取決於她母親的縱容。小溪的媽媽也是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人,早婚早育的她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是已經有了孩子的媽媽。正因為小溪的媽媽自己也像個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實施教育,所以當她在家裡看見小溪把東西弄得一團糟時,也只是無可奈何地視而不見。偶爾對小溪教訓幾句,但見小溪老方一帖也就沒什麼耐心再繼續教育了。長此以往,小溪雖然長得漂亮,卻像個野孩子般總是搞破壞,漸漸地身邊的家長都讓自己的孩子遠離她,躲著她。

4歲女兒隨地撿東西吃,媽媽視而不見:管也不聽,隨她去吧

媽媽不是一個愛打理家的人,再加上小溪總是在家“拆房子”,所以家裡總是亂糟糟的,這也讓小溪不太講衛生,什麼東西都會往嘴巴里塞。有一次她在路上看見一隻已經吃了一半的果凍,她便撿起來往嘴裡放,媽媽看見了,在一邊提醒她說了句:“地上的東西髒不要亂吃”。可是小溪不理會媽媽,繼續往嘴裡塞,媽媽也就隨她去了。

4歲女兒隨地撿東西吃,媽媽視而不見:管也不聽,隨她去吧

小溪每次去親戚家做客,親戚朋友最頭疼的就是家裡的每個抽屜都會被小溪翻個遍。有時候遇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小溪隨手就塞到包裡,親戚朋友們雖然心裡很惱火小溪的這種行為,但當著孩子面,他們也不好意思說什麼。

有一次,小溪的表姑看到孩子又在撿地上的東西吃,可是小溪媽媽卻視而不見,小溪的表姑看著孩子實在不忍心,就和小溪媽媽說了這件事,並勸小溪媽媽要管一管女兒,不要隨便撿地上的東西吃,也不要隨意去翻別人家裡的抽屜。

誰知小溪媽媽卻不痛不癢地說了句:“這孩子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情,我管了也不聽,乾脆隨她去吧。長大以後,總會慢慢改正的。”親戚朋友見小溪媽媽也這樣說,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4歲女兒隨地撿東西吃,媽媽視而不見:管也不聽,隨她去吧

“子不教,父之過”,每一個孩子錯誤行為背後一定有著一份縱容和教育的不作為。小溪媽媽明知小溪的行為是錯誤的,依然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自流。這隻會讓小溪的行為一直得不到改善,最終形成了思維定式,既沒有行為的判斷力也沒有行為的自制力。當父母看見孩子出現錯誤行為的萌芽時,應該第一時間去引導孩子,既可以循循善誘地去教導,也可以以身作則的進行示範,更可以用獎勵表揚的方式進行正面教育,切不可採取放任的態度,那隻會得不償失,錯失了孩子最佳的教育時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