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break a leg”可不是摔斷一條腿!

跟外國盆友聊天,他們有時會來一句“break a leg”!你是不是要反應半天他到底想表達什麼?其實這個短語的意思不是“摔斷腿”,而是祝你好運(在眾人面前獻醜時常使用)。

究其淵源,這個頗為怪異的祝福語,有很多種說法。目前,較為大眾接受的理論有兩種。

一種觀點認為,“break a leg”源於莎士比亞時期的舞臺傳統。演出結束後,演員一般要到前臺謝幕,若表演出色,一般會贏得臺下觀眾的“小費”。當然,接受了小費,演員是要彎腿行“屈膝禮”的。因此,“Break a leg”成了希望演員演出成功的形象說法。

還有一種觀點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傳說人們非常相信精靈的存在,而這些精靈最喜歡製造爭端。如果你許了個願望,他們就會故意讓相反的事情發生。於是人們要“祝願某人好運”時,就會故意說“祝你跌斷一條腿”,希望藉此騙過那些精靈,讓好運來臨。

“break a leg”可不是摔斷一條腿!

除了break a leg、good luck,英語中還有很多別的祝福語:

1. mud in your eye 祝你好運

這是一句英文祝酒辭,相當於“祝你健康”或“乾杯”。它的語言學起源存在著爭議,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版本,一說起源於聖經,一說起源於賽馬,也有說是指葡萄酒在杯底的沉澱物。

例句:

Thanks for the drink. Here's mud in your eye!

謝謝你的美酒。祝你好運!

“break a leg”可不是摔斷一條腿!

2. 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cross one's fingers) 祈求好運

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 的字面意思是將手指交叉起來,通常是用中指壓住食指,也有人習慣於食指壓住中指。這個短語的比喻意義是 to hope that nothing will happen to upset one's plans,即“希望一切如願”、“但願別出差錯”。

例句:

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 everyone, Jane's only got to answer one more question.

大夥乞求好運吧,簡只需要再回答一個問題了。

“break a leg”可不是摔斷一條腿!

3. knock on wood 敲木頭,企求好運;吉人天相

這個短語的起源和宗教信仰或迷信有些關聯。它很可能起源於古代人的一種信念,即碰一碰樹木可以驅邪或可以找到保護神,當時人們認為保護神是住在樹裡面的,特別是橡樹。

也有的人認為knock on wood 起源於基督徒發誓或祈禱好運時觸摸一個木製十字架的儀式。早期的基督徒認為他們所觸摸的正是耶穌殉難的那個十字架。到了後來他們認為只要觸摸任何木製十字架或是十字架的一部分,其意義都和觸摸耶穌殉難十字架是一樣的。

在英國有一個短語意思和knock on wood 一樣,這個短語是touch wood。它最早見於1908年的《威斯敏斯特公報》上。它有可能起源於19世紀英國一種叫做“touch-wood”的遊戲。依照遊戲規則,觸摸到木頭的人就可以不被捉到。

Knock on wood 在挪威有一個變體,即knock on the table 。既然在室內很難找到木頭,找一件包含木製材料的傢俱代替木頭也就順理成章了。

例子:

June should have got her exam results by now and know that she's passed, knock on wood.

瓊現在該拿到考試成績了,並且知道她已通過了,但願她總交好運。

“break a leg”可不是摔斷一條腿!

關於“好運”的表達就介紹到這裡了,小夥伴是不是對這些表達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了呢?

有沒有一個方法能夠讓大家輕鬆破解英語句式問題呢?有的,比如能動英語的“句式魔方”課程。

“句式魔方”幫助孩子突破英語學習中的第二難關——單詞詞義、短語積累與生成、句子生成轉換能力。

通過學習“句式魔方”,孩子最終能形成語感,內化成語言本能,熟練生成各種句子。

沒有學習“句式魔方”的孩子,要麼只能機械的用各種單詞按照漢語習慣,生成各種中式英語句子,要麼就是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背誦各種語法規則,亦步亦趨的按照這些規則生成句子,很可能被各種語法細碎知識點搞得頭昏腦漲而喪失學習興趣。而學習了“句式魔方”的孩子,通過“句式魔方”的短語矩陣訓練,不但能熟練的生成各種短語,並在訓練的過程中,增加了語感,還能再具體的語境中自然習得單詞含義,同時“句式魔方”通過其核心句的生成以及其它五種基本句式推導轉換的練習,讓孩子熟練掌握各種句式和常用時態的變化,最終獲得句子生成能力。

學完“句式魔方”,一方面有了具體語境後,孩子就知道了單詞意義,再結合已習得的“表音密碼”基礎,孩子就可將單詞的“音”、“形”、“意”對應起來,徹底解決單詞問題;另一方面,孩子可掌握短語與句子的生成機制,以及應對各種時態與句式的轉換問題,來輕鬆自主的生成各種句子,掌握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