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小米“分家”,雷軍的野心與焦慮

小米“分家”,雷軍的野心與焦慮

文|甲方研究社

蘋果發佈會之後,各家公司蹭熱點的方式大同小異,只有小米另闢蹊徑。

9月14日,雷軍發內部郵件,宣佈了小米集團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新設參謀部和組織部。這是小米上市後的首次重大調整,也是小米成立以來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

集團參謀部將協助雷軍制定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由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川任參謀長。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劉德將改任組織部部長,負責中高層幹部的聘用、升遷、考核等。

除此外,雷軍的另一個大動作是將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四個業務部門,重組為十個新的業務部門,並任命多位80後少壯派掌權。

上市之後,小米內部人心浮動是人之常情,手握股票瞬間變身百萬千萬富翁多多少少會有所怠惰,一線拼命的難免心理不平衡。雷軍出手足夠迅速,上市兩個月馬上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一方面是為了讓新人看到希望,也在給“中年人”敲響警鐘,另一方面,小米上市,營收過千億,團隊從兩千人變為兩萬人,過去的游擊隊打法早已不適合。

成立八年的小米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突破。

老臣隱退,一線留給了新人

早在2018年4月、小米IPO前夕,雷軍就曾對集團人事進行巨大調整。兩位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均辭去公司職務,同時任命首席財務官(CFO)、新加坡人周受資擔任公司高級副總裁。

除周光平、黃江吉外,其他五位聯合創始人林斌、劉德、黎萬強、洪鋒、王川也有不同命運。

劉德與王川的調任一度被外界解讀為“杯酒釋兵權”,兩名一手打造出生態鏈和小米電視的老將,擔任“組織部長”和“參謀長”,有點半退休的感覺。

黎萬強在小米科技的持股比例為3.24%,現任公司高級副總裁、品牌戰略官。今年8月,小米旗下多家子公司將法人代表由黎萬強變更為王川。此舉引發市場猜測,黎萬強是否要步周光平、黃江吉後塵?早在2014年,黎萬強就曾“離開”小米一段時間,後於2016年“迴歸”。

事實上,早在2016雷軍就開始著手組織結構調整,只不過那時候是被逼無奈,求生欲使然,當時小米手機正逢低谷,雷軍親自管理手機業務。據悉,也是那時,雷軍開始起用新人,並在銷售與服務部做競聘試點。

小米能走出困局再次逆襲,除了雷軍親力親為,年輕人顯然讓他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或許正是那次危機,讓雷軍真正下定決心放手擁抱年輕人。

這次重組的十個新的業務部門,多位為80後少壯派。

組建電視部,李肖爽為總經理;組建生態鏈部,屈恆為總經理,趙彩霞為副總經理;組建筆記本電腦部,馬強為總經理,劉新宇為副總經理;組建智能硬件部,唐沐為總經理;組建Iot平臺部,範典為總經理,陳波、趙欣然為副總經理;組建有品電商部,高自光為總經理;組建互聯網一部,李偉星為總經理;組建互聯網二部,仇睿恆為總經理;組建互聯網三部,於鍇為總經理;組建互聯網四部,白鵬為總經理;

小米上市前,被討論最多的是,小米到底是手機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小米堅持認為自己是後者,但一個很尷尬的事實在於,小米的營收將近70%來自手機。

所以,上市後的小米選擇大力拓展互聯網和IoT業務也就不難理解,一方面是證明自己的模式可行,另一方面也是完善收入結構,給未來打下基礎。而組織架構調整,都是在圍繞互聯網服務和IoT進行。

可以看出,這一次,小米徹底將互聯網業務交給了對它更有感覺的年輕人。

雷軍的野心與焦慮

如果說2016年小米危機促使雷軍考慮試水年輕人,那麼當下手機市場的蕭條則讓雷軍不得不再次放手一搏,只不過這一次雷軍的野心更為龐大:十萬員工,萬億營收。

2017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4%已經令市場足夠警覺,到了今年,下跌的數字更是突飛猛進!

IDC的數據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11%。Canalys發佈的今年Q1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銷量從去年同期的1.14億部狂減了21%,減少到了9100萬部。季度銷量不足1億臺,已經是三年來最低水平。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報告更嚇人!8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為3259.5萬部,同比下降20.9%,環比下降11.8%。截止到8月份,國內市場八個月時間出貨量為2.66億部,同比下降17.7%。

需要注意的是,8月份為開學季,屬於智能手機銷量的高峰期。今年的高峰顯然難以恭維。

這種惡劣的市場表現,對於剛剛港股上市的小米來說,極為不友好。不僅470億美元的估值,遠遠達不到雷軍心目中的700~1000億美金,還出現了上市即破發的慘劇。

上市以來,小米一直處於頻繁破發的狀態,疲憊不堪。

小米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二季度手機業務繼續鞏固了增長態勢,但在總營收中的佔比進一步降低;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達103.78億元,同比增長104.3%,並在總營收佔比中提升4個百分點;而互聯網服務收入二季度同比增長63.6%至39.58億元,但在總營收中佔比出現同比和環比下滑。

一直以來,小米都是以低工資+期權的方式籠絡大批員工。這種模式在上市前,對於員工來說是莫大的激勵,期權的限制性條款也會迫使員工留下來。

但現在小米已經上市,期權已經換算成股權,員工已經變成了完全的自由身,小米已經很難再拿期權裡的條款來驅使員工無休止的奉獻。

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小米自身,顯然並沒有安全著陸,養尊處優的狀態會讓勞模雷軍很焦慮。

組織結構調整不是速效藥

在公開信中雷軍稱,“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他期望有能力、有衝勁的年輕人,能在戰爭中快速成長。

但組織結構調整不是速效藥,新老之間的交替與磨合可能是小米接下來要面臨的最關鍵的問題。

小米的組織部、參謀部,就是讓小米創始人們安安穩穩的退下來,在關鍵時刻出面有權利做一些決策。

但是老人退而不走,如此一來,新一代高管如何自處成了一大難題。阿里為此探索了近十年,高管像走馬燈一樣流失。小米現在是將所有業務都放在雷軍手裡,如此就能平安度過過渡期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上任的10個業務部的總經理將直接向董事長兼CEO雷軍彙報,這無疑對雷軍的時間和精力是個不小的挑戰。同時,此次架構調整涉及的小米員工多達數千人,後續人員和業務能否順利整合也將對小米是個考驗。

這樣的調整能讓小米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步嗎?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