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FG42傘兵步槍僅生產了7000餘支,營救墨索里尼的行動中首次亮相!


FG42傘兵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專門為傘兵設計的自動步槍,FG42主要裝備的是二戰德國空降部隊。

1942年,德國空軍武器發展研究處經過測試,最終選擇了萊茵金屬公司路易斯斯坦格設計的樣槍。1942年定型命名為42型傘兵步槍,簡稱FG42。希特勒對這種新式武器甚為喜愛,要求馬上生產,還希望能作為德軍的制式步槍。

1943年初,德國決定裝備這種傘兵步槍。但此時的萊茵公司正忙於為德國陸軍生產其他的武器,沒有多餘的生產線去投產新槍,德軍只得把FG42的生產合同轉交給克里格霍夫兵工廠。

克里格霍夫兵工廠第一批2000多支FG42步槍,很快被移交給德國空軍。在實際使用中,發現這種輕型步槍在全自動模式下需要很大的力氣來控制後坐力,而且生產成本也太高。

根據反饋意見,克里格霍夫兵工廠的工程師在1944年初重新設計。經過改進後的新槍,被後人稱為FG42第2型,或FG42-2,而原來的型號則被稱為第1型或FG42-1。

FG42採用10發或20發彈匣供彈,彈匣呈水平狀插入機匣左側。扳機後帶有傾斜式握把,後期型修改為傾斜度較小的握把。

中空的直型槍托容納槍機尾部的後坐緩衝器,較短槍管以適合給傘兵使用,設計上可以提供如輕機槍或步槍相當的火力。FG42的早期型號配有光學瞄準鏡。

FG42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彈擊發後火藥氣體由槍管下方導氣管進入活塞筒,旋轉閉鎖式槍機。擊發裝置單發射擊時處於閉膛狀態,射擊更精確。連發射擊時,則處於開膛狀態,以便冷卻槍管。

FG42雖然採取了種種措施,並增加了重量,然而卻因為發射大威力的標準步槍子彈,因此它在全自動射擊後座力過大。實戰亦證明FG42無法替代輕機槍的角色,因為彈匣容量小,槍管亦容易過熱。相對使用中間型威力槍彈的StG44突擊步槍也不具備優勢。

FG42首次亮相是在1943年9月12日德國空降部隊營救墨索里尼的行動中。1943年以後德國空降部隊基本作為步兵部隊使用,這種傘兵專用自動步槍需求不再迫切了,量產持續到1944年。至二戰結束,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FG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