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天將雄師》裡面的安息國怎麼那麼牛,到底什麼來歷?

《天將雄師》裡面的安息國怎麼那麼牛,到底什麼來歷?

安息國作為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之一,一直是絲綢之路必經的國家,是古代的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古代中國對其有著記載。安息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是主要的商貿中心,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安息國領土基本上都在以前的波斯帝國範圍之內,雖然版圖比波斯小,但在民族語言及文化上來說,安息可算是波斯帝國的後繼者,安息國帝國沒有常備軍,但在面對地區性的危機時可以快速召集兵力,君王個人擁有一支由貴族、農奴及僱傭兵組成的常備衛隊,但其規模不大,駐軍也是常駐在邊境的要塞裡,安息國軍隊的主力是鐵甲騎兵,鐵甲騎兵的人馬都身披鎖子甲,配備長矛的鐵甲騎兵用以衝擊敵人的陣線,另外還配備弓箭。

《天將雄師》裡面的安息國怎麼那麼牛,到底什麼來歷?

漢武帝(前141年~前87年在位)在前138年~前129年派遣張騫出使中亞後,漢朝再在前121年遣使張騫拜訪米特里達梯二世。漢朝使者與帕提亞帝國通過中亞的絲綢之路建立了正式的貿易關係,但兩者沒有訂立軍事同盟。

雖然安息帝國與羅馬已經達成和議,但兩國仍在暗中較勁,《天將雄獅》的故事可能是發生公元前53年,古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率領大軍東征安息,在卡萊爾(今敘利亞的帕提亞)遭到安息軍隊圍殲,統帥克拉蘇陣亡,羅馬軍團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克拉蘇的長子率領第一軍團六千餘人突圍,以後卻神秘地失蹤了,成為羅馬史上的一樁懸案。後來《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的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率領四萬將士西征匈奴,注意到匈奴單于手下有一支奇特的僱傭軍,其獨特的陣法、戰法帶有古羅馬軍隊的特色,這支軍隊可能就是失蹤的羅馬第一軍團。第二種說法是一支1000餘人的士兵成功突圍,他們沿著河西走廊,走走停停,最終,這些羅馬雜牌軍來到了中國的甘肅省境內,這批古羅馬人後來在中國西北建立了一個城市——驪靬,《後漢書》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驪靬是漢朝對羅馬帝國的稱呼,所謂“取國名為縣”,就是用羅馬國名為縣名,驪靬古城位於今甘肅省永昌縣境內,現在只留下一些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