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農村越來越多的“少奶奶”,不用幹活,為啥家人最擔心她出去打工?

棒奔霸


客觀地講,農村出現兒媳婦就少奶奶的現象,也是農村人自己作的,嚴重的重男輕女,幾十年了。頭胎生兒子,二胎隨變;頭胎生女兒,二胎非生兒子不可,如果二胎懷了女兒,打掉,再懷。

這樣幾十年惡性循環下來,憑白多出了四千萬男光棍。往往是,10歲左右的同年齡階段人,一個村子一百來個男娃,女娃只有三四十個。

這樣的男女不平衡,使得娶媳婦,變得異常困難。

城市,也是男光棍多啊,很多農村姑娘,嫁到城市了,這導致,農村娶媳婦,更加困難。

現在娶個媳婦,投資重大,房車三金至少33萬沒了,這還是房子首付,婚後還貸款。高房價,確實背鍋不少。

另外,還有8萬起的彩禮金,女方除掉結婚本身開支,至少能留下5萬現金,自己存起來。

投資這麼高,給兒子娶了一個媳婦,你敢給鼻子上眼嗎?媳婦如果怒了,跑了,鬧離婚,怎麼辦?所以,沒辦法,只能好好養著,當少奶奶。

放出去打工,更別想了。外邊的花花世界,多精彩啊。

出去一年,就明白了,你家是多麼的窮啊,結果,跟人跑了,離婚了。

所以,起碼是生了孩子,有了牽絆,這種可能性才大大降低。

那種,娶了媳婦,她就得來我家做牛做馬觀念的人,我告訴你,你真這麼幹,讓你雞飛蛋打,腸子悔青都沒用。


董江波


說說我們村裡的”少奶奶”。


我家前排那家,小兩口生了孩子以後,把孩子留在家裡公公婆婆幫忙帶,男孩去了工地上,兒媳婦去了縣城的酒店裡當前臺,那裡面有錢人特別多,有不少有錢人向她獻媚,女孩沒經住誘惑,回來死活要跟男孩離婚,最後女孩離了婚,跟有錢人過去了。


再說這家男孩的堂弟家,父母耗盡半輩子心血,拿出高彩禮並蓋了新房,幾經波折娶了媳婦,把兒媳婦當眼珠子疼。


婚後不久生了一個女兒,公公婆婆依然愛的不得了,絲毫沒有重男輕女的跡象。


兒子和公公去工地上幹活,婆婆在家照顧兒媳,兒媳摟著孩子經常睡到日曬三竿,婆婆總是聽著動靜,聽到她們母女起床趕緊做飯。婆婆做好飯先讓兒媳婦吃,沒讓兒媳刷過碗,洗過衣服,連兒媳的內衣內褲都是婆婆洗的。


婆婆身體一直都不好,但堅持伺候好兒媳,有段時間婆婆的身體已經糟糕了,每天還堅持給她們母女做飯,自己身體堅持不住,做好飯又躺回床上,還是鄰居過來串門,看到婆婆起床上廁所,看到全身發黃,連眼珠子都是黃的,趕緊給在工地上幹活的公公打電話,公公回來帶著婆婆去醫院,那個時候已經癌症晚期了,婆婆沒堅持多久就去了。


有次,工地上那幾天沒活幹堂弟說要回家看看她們母女,她就罵:“你不在外面給我掙錢,你回來幹嘛?”


還有次女兒生日,堂弟想回來給女兒過生日,給她打電話,她就是不同意,說堂弟回來,耽誤掙錢,堂弟說這幾天下雨,工地上沒幹活,堂弟冒著大雨坐車回來給女兒過生日,她把堂弟大罵了一通,吃完午飯就把堂弟趕到工地上去了。


婆婆去世後,公公在近處找了一個看大門的工作,工資不高,還要負責他們一家的人情往來,一個月基本不留什麼錢,現在兒媳婦不讓公公進家門,公公一進家門,她就陰陽怪氣罵東罵西,搞得公公都不敢回家,即使回家都是給她們母女買些好吃的放下就趕緊走了。

雖然他們現在沒離婚,但我覺得他們的婚姻也在離婚的邊緣。


芳心如故


我老家就是農村的,近年來還真是有很多題主說的這種“少奶奶”,只在家裡養著,不用出去打工,更不用下地幹活兒,家裡把電腦裝好,網線拉上,只要“少奶奶”別出去亂跑,家裡的公婆就唸阿彌陀佛了。



我三嬸家的兒媳婦美玲就是這樣一位“少奶奶”,美玲長得標緻,三嬸家的兒子就相中她了,非她不娶,害得三嬸砸鍋賣鐵才湊齊了15萬的彩禮,終於把美玲給兒子娶了回來。

小兩口結婚後曾一起出去打工一段時間,據說那美玲一到外面心眼兒就活泛了。城市裡車水馬龍、燈紅酒綠都讓她著迷,再加上她長得好看,很快就和工地上一個小工頭開始眉來眼去的。

三嬸的兒子窩囊,害怕美玲不要他,只是旁敲側擊地提醒過美玲那個工頭對她不懷好意。誰知道只要他一提這事,美玲就吵吵要跟他離婚。

三嬸的兒子嚇壞了,把怒氣都撒到了那個工頭身上,藉著酒勁兒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把工頭堵在廁所裡胖揍了一頓。最後他和美玲都被老闆開除了,還賠了小工頭三千多醫療費。



美玲不情不願地與三嬸的兒子回了老家,三嬸聽說這事之後,暗暗捏了一把汗,背地裡囑咐兒子,千萬別再出去打工了,這段時間就陪媳婦在家待著,爭取早點兒讓她懷上,這女人啊生了孩子之後心就會安定下來了。

美玲說在家裡待著無聊,三嬸就拿出錢來給她買了電腦,還裝了無線網,從此,小夫妻倆沒事兒就天天在家裡待著玩遊戲。

三嬸說,能老實給我在家待著就行啊!這萬一出去讓別人給拐跑了,我那15萬的彩禮不得打水漂啊!當祖宗先供著吧,等以後有了孩子牽絆住手腳就會好了。

從此以後,美玲就過起了“少奶奶”的日子,飯來張口,錢來伸手,動不動還耍點小脾氣給我三嬸甩個臉子什麼的,三嬸都故意不當回事兒。



農村的這種“少奶奶”現象的出現,究其原因,還是由於近年來農村娶媳婦的成本越來越高,彩禮動不動就十幾萬,很多家庭為了給兒子娶上媳婦都是傾盡全力。這樣寶貴的媳婦如果放出去,萬一出了什麼事或是被人拐跑了那可了不得,還得指望她們延續香火呢。於是,很多家庭都寧願把“少奶奶”供在家裡,也不願意讓她們出去打工。


桃小毛


我覺得這個是由於裡父母的擔心引起的。

先說說我表姐吧,她大女兒17歲去廣東打工,結果第二年就讓一個四川小夥給追了,還有了小孩,被逼無奈嫁到那邊去,還是在山區的,據說家裡也不是很有錢,好歹我這表侄女也有166,長得也不差,剛開始表姐天天愁著像沒了一個女兒,然後她女兒還是每年年初才回來探望一下。她還有一個小女兒,每每就跟她小女兒說不許她以後出去工作,就怕萬一又被“騙”到很遠的地方。

再說說我家吧,我妹今年大三了,我媽也擔心她以後出來後去廣東工作,然後又嫁得遠遠的,也不願意她外出工作。

作為父母的都是希望自己老了兒女在自己身邊,希望晚年有兒女的陪伴。


阿爾斯32


現在的農村男多女少,找媳婦特難,找個漂亮的,誰家不好好侍候著!

我村就有這麼一個。他倆是在外面打工認識,女孩是我們鄰鎮的,長的相當漂亮。他倆初次回村時,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當時還特意去看了😂😂😂,被老婆好一頓罵。

結婚時,男方辦的很隆重,彩禮錢也是相當高。婚後一直在老家吃飯,也不用她下地幹活,穿的也是相當洋氣。有了小孩,也都是她婆婆帶著。前年孩子大了,要和老公出去打工。當時村裡都說,不能出去,出去了就不回來了,會讓人拐跑了啥的。她婆婆也非常害怕,堅決反對她外出打工,可沒過幾天,她和老公就去廣州了。當時我村裡只討論一件事,誰家媳婦沒了,可憐那小孩等等,反正沒有一個看好的。誰知過年時小兩口又同時回來了,還給老人買了許多禮物。村裡人都誇她人美,心眼好。

因此,我個人認為,不是她們想做少奶奶。而是剛結婚時啥都不會,過個幾年,有了孩子就自然會了。至於出去不回來的,那只是少數,不能一概而論,

以上為本人拙見,謝謝!



紫色幸福男人


現在農村裡確實有很多年輕少婦待在家裡“享清福”,她們既沒有在家努力幹農活補貼家用,更沒有外出打工掙錢養家,而是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整日以打牌、聊天作為消遣度日。那麼,她們為何不願工作掙錢呢?一言以蔽之,她們老公大都絕不願意讓她們外出打工。畢竟,現在能娶個媳婦兒真不容易。



說一個真人真事,來間接闡述一下這個問題。我當時在法院實習時,曾經見過這樣一起真實的離婚案件。當初甲男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光棍,他在極度渴望女人的慾望之下,竟喪心病狂地誘姦了鄰居還未滿十八週歲的女兒。當時鄰居一家都非常傳統,事已至此他們也只得商量婚嫁之事。乙女少不更事,也心甘情願地嫁給了甲男。

乙女成年以後,甲男便和她去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剛結婚那幾年,甲男擔心自己到手的天鵝肉會從嘴邊飛走,便對乙女疼愛有加,從來不讓她做任何髒活累活,甚至把她當少奶奶伺候。隨著時光飛逝,甲男自以為乙女這輩子都離不開自己了,便露出他的本來面目,以家庭經濟拮据為由讓乙女出去打工。乙女雖然滿不情願,但出於想到外面看看的心態,也就答應外出打工了。

但是,這一外出看看,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以後,乙女毅然決然提出離婚,甲男當然不肯答應。於是,乙女也不想多說廢話,直接到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在法庭上,法官詢問女方提出離婚的原因,乙女陳述道:“我小時候不懂事才跟了他,當我出去看過外面吃世界後,我才懂得我原來的世界有多狹小,我當時的想法有多幼稚。因此,我現在徹底想明白了,我完全有機會追求更精彩的人生,嫁給更優秀的人,所以我一定要離婚。”

所以,這應該就是很多人不願意自己妻子外出打工的原因所在。


冰焰


可以說這已經成為農村一種普遍的現象,我深有體會。

在老家,和我年齡一般大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少奶奶”。她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且在家裡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離我家不遠的一戶人家,媳婦估計30左右。嫁過來已經好幾年了,基本沒幹過農活,孩子也不怎麼管,都扔給婆婆。她每天就是打打麻將玩玩手機。沒有錢了伸手給公公婆婆要。有一次沒要到錢,還把公婆家的玻璃砸碎了。吵架最厲害的一次,婆婆當眾給她下跪。

但就是這樣,全家沒有一個人敢惹她。因為怕她離婚,太怕了。

我們知道農村的現在的彩禮很重,很多家庭可能傾盡所有,甚至負債累累才能湊夠彩禮和辦婚事的錢。這種情況下,如果離婚那意味著孩子有打一輩子光棍。試問,你幾個父母敢惹兒媳婦啊。

隨著這幾年經濟發展,農村很多女孩都進城了,在農村給兒子找個媳婦本來就不容易。大家可以看看你知道的農村,光棍不少,但有幾個嫁不出去的女兒。

現實就是如此,但生男孩並不就是罪過。如果你的兒子有出息,那麼境況就會好很多。


紫黛兮兮


如何看待農村越來越多的“少奶奶”?不用幹活,為啥家人最擔心他出去打工?

您還別說,作為一名在農村生長的娃,我還真的認識一位農村“少奶奶”。在這裡不方便透露她和我之間的關係,暫且叫她小花吧,小花長得確實可以——比一般農村女人乖不少。在一六年小花剛剛滿二十二的時候,家人們就給她找了個好人家。自此就過上了農村少奶奶的生活。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在屋裡啥都不要做的,就是想刷個碗,婆婆都得搶在我的前面,說怕把手弄傷了。有一次她覺得這樣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是個事,就給丈夫和婆婆說想外出打工,哪知道這兩人都說不行,還說我們又不是沒錢養你,你管好你自己給我們家生個大胖小子就行。那這位少奶奶後來怎麼樣呢?留個關子,我們先來說原因。

  • 農村的因素

首先就是家人們認為自家已經過得很好,完全不需要農村“少奶奶”出去掙錢。在咱們農村有句俗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那些“少奶奶”則出生在農村較好的家庭,否則也不可能什麼活都不用做。此外這樣的農村家庭。其他家庭成員本身掙錢能力就比較強,根本不需要“少奶奶”打工,自然也就保護得很好。

再者就是農村漂亮的女人往往也是交際花,她們有著比其他女人更強的交際能力。嫁入夫家的“少奶奶”們,正是這樣的人,夫家怕她們外出打工之後就不會回來了——畢竟和農村相比,城市裡有著更為繁華和更高檔的生活。少奶奶們雖然以前活得輕鬆,但畢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生活,很容易迷失自己。

最後就是如今的農村也有著很多的發展機會,如果夫家在農村發展得很好,自然“少奶奶”就會陪著男人留守在農村。

  • 我認識的少奶奶結局

這是一個壞的原因,也是當前很多偏遠農村地區的事實。在農村女人沒有娶進門和還沒有懷孕的時候,夫家對這些“少奶奶”往往很好,凡是都想著她們。但是一旦懷孕後生下來的是女孩,這個時候夫家就會露出他們真正的嘴臉,從慈眉目善的婆婆變成斤斤計較的“容嬤嬤”;也讓這些女人從“少奶奶”變成了“家庭主婦”。

我認識的這位正是如此。在頭胎她生下的小孩是一個女孩,這時婆婆和夫家的態度就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好,月子期間也只是保持基本的營養,婆婆和丈夫更是直接叫她準備生第二胎。但是第二胎依舊是女孩,此時婆婆的態度就完全變了,不僅僅月子期間沒怎麼照顧,甚至還讓她做這做那。

在前不久我見到她時,她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光彩——手裡牽著一個孩子,背後背一個孩子,正在給自己的婆婆買菜做飯吃。不禁讓我感嘆農村女人的不易。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管在什麼地方:農村也好城市也白;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自己有掙錢的能力,並且還要付出實踐。只有這樣才不會讓自己陷入窘境,發生像我所說的“少奶奶”這樣的情況。


愛茶者九號


我也嫁進了農村,也並沒有當成少奶奶,生的兒子也是自己照看,這當然是應該的,孩子上幼兒園我就開始上班,老公也上班,至於彩禮,不好意思,彩禮也不高,並不是我沒人要,我身高比老公高,家境比他家好,工作能力比老公強,公婆也讓幹活,其實我可以不上班,只是怕自己老在家待著會跟不上孩子的成長,當然也有寶媽在家也能讓自己提升,但大多數寶媽只要在家就沒時間想那麼多,思想境界肯定和上班的時候不同,至於我會不會跑在於老公對我是否如初,跟其他因素沒任何關係,少奶奶我也可以當,只是我自己不願意當,公婆對於我上不上班不發表任何意見,因為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做主,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關鍵在於自己


右手年華7286578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農村普遍的現狀了,她要是能在老家安安穩穩做個少奶奶也行,但凡給她一點點花花世界的機會真的一去不復返,因為外面還有比村更好的日子,她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哪怕出賣自己的自尊,一個男人出去打工三年衣服基本補填,一個女孩出去半年你再看看。

每一年回來家我婆婆就嘮叨說“:你三叔家兒媳婦出去打工給別人跑了,兩個孩子也不要了。”誰是家的兒媳婦打工聯繫不上了,其實每年的這個村都很多。

在農村一個家庭為了兒子成家立業,可以說拼了命的去工作,房子十幾萬,彩禮十幾萬,車十幾萬,等老兩口把兒子規整結婚已是負債累累。下半輩子就要慢慢的還債,這就是現在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不願要男孩的原因。因為他經歷父母為他這半生的付出,他害怕有了兒子也跟父母一樣活著,七老八十還在忙活。

也不能怪女孩現實,是個人誰不向往美好的生活,有一天你達不到人家的期望 只能輕鬆放手吧!你只有強大了有錢了你的那一半才不會離開。過去有一句話《我願意為你吃糠咽菜》,現在都是假話了,好了就囉嗦到這,不管怎樣日子總要過下去,好與壞都由你掌握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