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資本論》出了少兒版,孩子讀得懂嗎?

  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接力出版社推出了針對8—14歲孩子的《資本論(少兒彩繪版)》。

  “《資本論》是我讀了一輩子的書,也是我至今感覺要讀一輩子的書,這樣一本艱深的涉及哲學、理論方法、經濟學以及整個人類歷史進程的理論著作,小孩子能不能看懂?”在近日舉行的該書研討會上,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道出瞭如此疑惑。

  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說,這本書責任編輯胡金環在組稿時告訴他不是特別有信心。但當他們把書拿給北京市朝陽區興隆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試讀時,他們發現,孩子們的閱讀感受與他們策劃這本書的目的不謀而合。

  “我知道這本書裡的內容都是對社會有幫助的,就拿書中提到的‘論資本’前先‘論生產’來講,說的不就是要增加生產力,讓社會變好嗎?”興隆小學六(1)班的許京輝在讀後感中寫道。他說,期待通過努力學習,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深入閱讀《資本論》原著。六(2)班的汪家儀則通過閱讀這本書,感受到馬克思在創作時的不易和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讓孩子走近經典,和偉大的心靈對話,為他們長大後閱讀原著拋磚引玉,白冰說,這正是策劃這本書的初衷。

  《資本論》厚達三卷,如何濃縮成140多頁的篇幅,而且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李曉鵬在接到這本書寫作邀約時一直在思考。在第一部分,李曉鵬用了近30頁講述了馬克思一生的故事、馬克思是個怎樣的人、他有哪些經典著作。

  “一上來先講一個老爺爺的故事,這就引起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辛廣偉評價說。之後,在第二部分“《資本論》是如何誕生的”和第三部分“《資本論》講了什麼”,李曉鵬把《資本論》的思想跟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用生動的例子來講解。比如在講解辯證法的含義時,他舉例說,“一個人偷東西,從一個方面看,這是壞人壞事;但從另一個方面看,如果他偷東西是因為貧窮,為了養活父母才去偷東西,那麼這個人又有善良的一面。對於他偷東西這件事情,應該對他進行懲罰,但懲罰完了以後,因為他有孝敬父母的良心,我們又應該給予他幫助,這就是一分為二地處理了。”

  在第四部分“馬克思和《資本論》的世界影響”中,李曉鵬又向孩子們講述了《資本論》在實踐當中的應用及它在中國的歷久彌新。

  這本書請人民出版社的編輯進行了內容審讀。剛開始聽說這個選題時,辛廣偉還有些驚訝,但看到書後,他覺得這種做法非常值得鼓勵。在他看來,這本書在敘述形式上進行了得當的鋪墊和取捨,在表達形式上運用了數百幅手繪插圖,大大增加了生動性和吸引力。此外,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和裝幀都令人耳目一新。

  讀完這本書和看完孩子們的讀後感後,鄔書林此前的疑惑也迎刃而解。在他看來,這本書忠於原著、構思精巧、立意高遠、會話生動。“少兒出版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在孩子的心靈中種下追求真理、追求知識的種子。”鄔書林如此表示。

  早在2016年,接力社就將這本書列入“少兒萬有經典文庫”。該文庫遴選對人類社會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經典著作,邀請各領域專家,將其改編為少兒版。此前已出版少兒彩繪版《物種起源》《天演論》《國富論》《山海經》《本草綱目》,累計銷量達30萬冊。

  “通過這套書的出版,我們已經逐漸摸索到如何做出孩子們愛看的經典著作的方法。”同時也是“少兒萬有經典文庫”策劃編輯的胡金環說。

  “這套書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接力社常務副總編輯黃集偉說,這是對這套書的價值“最真誠、最貼切”的評價。(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報 劉蓓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