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清豐 清豐亭

清豐亭位於清豐縣城西北隅的十字路口處,於1987年新建,亭內置“隋張清豐孝子祠”,後塑張清豐石像。四周栽種花木,鋪小路,是瞻仰古人,教育後代的好處所。自古以來,以人名命名的清豐縣,世代流傳著張清豐孝敬父母的故事。隋朝時,當地有個叫張清豐的青年,善事父母,孝行聞名鄉里,開皇年間,被舉為孝廉。相傳,張清豐幼年時家境貧寒,難以從師,但他聰明好學,總是在塾學(學校)窗下偷0習,懂得了行孝道理,長大以後他以開店賣燒餅為營生,儘管生活清苦,但他對父母極其孝敬,衣食起居侍奉得無微不至。每天都把精心打出的第一爐燒餅敬奉父母,不管是誰,也不管出多高的價錢,他都從不出售。有出高價強買者,清豐就恭恭敬敬地勸解:“山高高不過太陽,人大大不過爹孃,不知父母養育之恩者,枉為人也。”天長地久,便被傳為佳話。一年,適逢泰山廟會,四方官民風聚雲集,有的遊山觀光,有的進廟焚香。其時,山東巡撫大人也趕到廟會,並且吩咐岱廟主持和尚每天一早的頭爐香必須留給他燒,他不到廟門不得打開。可是,每當他起早進廟焚香時,殿堂裡早已是香炷遍燃,香菸繚繞,頭爐香早已燒過,一連七日天天如此。巡撫大人見此大怒,斥責主持和尚,主持和尚連說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