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大江大湖大武漢——文

一一樵夫旅行日記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是毛主席1956年6月寫的《水調歌頭.游泳》的詞。

那年那月,毛主席在武漢橫渡長江……

也是那年那月,我剛剛降生在這個世界……

武漢與信陽,是姊妹城。

武漢與雞公山有著不解之緣。

武漢,九省通衢,中國中部的水陸交通要道。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鴉片戰爭後,中國積貧積弱。西方列強開始進入武漢,爪分武漢,在武漢強佔租借地盤,在廬山,雞公山建造洋房別墅……這時兩江總督洋務運動主要人物張之洞開始主持修建了一條“京漢鐵路”,這樣,就將北京,鄭州,信陽,雞公山,武漢連接了起來。同時又在上海,開辦“江南製造局”,製造自已的機器輪船,在漢口開辦兵工廠,製造自己的“漢陽造”槍炮。

雞公山洋人修建別野所需的材料,大多從武漢經鐵路運至。

辛亥革命首先從武昌打響。清政府派北洋軍閥從北方起兵,企圖撲滅革命火種。在信陽,革命軍民奮起抵抗一月有餘,犧牲軍民無數,信陽城下堆滿屍體。信陽人民為辛亥武昌起義做過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1927年2月7日,“京漢鐵路大罷工”,工人領袖林祥謙就英勇就義在漢口車站,至今還有英雄塑像在此。

武漢,簡稱“漢”,又名“江城”,位於江漢平原東,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為基礎的大武漢。

武漢現是中部六省特大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主要工業基地。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新中國成立那會,中國包括首都北京共“八大城市”,武漢僅次於上海位於第二位。討論定都時,西安,北京,武漢三個城市定選,也差一點,新中國首都就是武漢了。

武漢,九省通衢,水陸並進,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後,南北貫通北京,廣州,水陸上游至重慶,下游達上海出海口。是中國中部的交通杻紐。

武漢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第一橋,是當年蘇聯156項援華工程之一。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全長1670米,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鐵路橋,橋下長江可通過萬噸級巨輪。她橫跨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成為大武漢的標誌建築之一。

“天下江山第一樓”,有“天下絕景”美譽的黃鶴樓就雄立於長江橋頭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原為“江夏”城一角的瞭望守戍的“軍事樓”。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清同治重修。光緒十年(1884年)被毀,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銅鑄樓頂。

黃鶴樓原位於長江磯頭,修長江大橋時佔用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時改挪致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上。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籃本,但比原樓更高大雄偉。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潚而過。樓高五層,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樓外有鑄銅黃鶴造型。具有很強的民族風格,精神,氣質和神韻。她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據說神仙呂洞賓在此傳道,修行。又傳,黃鶴樓原建在黃鵠磯上,“鵠”與“鶴”諧音,後以訛傳訛,口口相證,遂成事實,就叫“黃鶴樓”了。

另一版本神仙說。

此地原為辛氏酒店,一道士為感謝主人千杯之恩,臨行壁上畫了只鶴,鶴每每下來為賓客起舞,從此賓客盈門。

十年過去,道士再來,取笛吹奏,跨上黃鶴直上九天而去。

辛氏為感念仙翁,便立地起樓,曰“黃鶴樓”。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更讓黃鶴樓名聲雀起的是唐代詩人崔顥的那首《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江上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曰李白與杜甫登上樓來,看著眼前的美景,正詩興大發將要題辭,抬眼望見崔顥的《黃鶴樓》在前面,馬上擱下筆墨,自嘲道:

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題詩在上頭。

因此後人又在旁邊建一“擱筆亭”以記之。

後來,李白還是依崔顥詩樣,做了首《登金陵鳳凰臺》罷了。

武漢位於長江中游,這裡河湖縱橫港灣密佈。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是百湖之城。

武漢東湖,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位於武昌東部,長江南岸。

東湖湖山秀美,湖岸線曲折生動,楊柳依依,浩渺盪漾。34座蔥鬱的山峰緊緊環繞著東湖湖面,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使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此流連忘返。從1953年~1974年,毛主席曾26次到東湖,東湖成為毛主席解放後除北京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裡,毛主席接待了64個國家的94批賓客和政要。

朱德總司令也在此寫下了:

“東湖暫讓西湖好,

今後將比西湖強”。的詩句。此詩句至今還鐫刻在東湖“磨山”島上。

在美麗的東湖之畔,座落著著名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中國一等一的高等學府。武漢是一所僅次於北京的大學之城,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理想園地。

武漢大學校園,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樸典雅的建築錯落有致的散佈在美麗的櫻花,桂花叢中。

據傳,抗戰時期,武漢被日軍佔領,武漢大學做為日軍的戰地醫院。日本傷兵及家屬從日本帶來櫻花樹苗,栽種在武大校園,隨成櫻花林。現在東湖櫻花園與日本弘前櫻花園,美國華盛頓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武大東湖櫻花50多種10000餘株,多關山櫻等櫻花極品,有梅花300多品種,荷花700多個品種,加之東湖溼地,眾多珍惜鳥類,及東湖美麗的東湖綠道……使武漢東湖美麗的如同人間仙境。

武漢東湖,當年的楚國大夫屈原在這裡“澤畔行吟”……

楚莊王在這裡擊鼓督戰……

三國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

唐李白在這裡放鷹題詩……

東湖之畔,有湖北省博物館,有“曾候乙編鐘”,有“越王勾踐劍”國家一類文物。

武漢是一座美麗的江城,夏天也是一座“大火爐”。武漢人在無電風扇,空調時代,一到夏天,傍晚江兩岸,街兩邊,支上竹床,攤上涼蓆,手裡搖著一把大芭蕉扇,男的光著個膀子,女的也敢穿個大花褲衩子當街坐著納涼。小夥子都到江上飄“水鴨子”,熱呀,熱的人喘不氣來。汽水,西瓜,冰棍,涼粉……凡是能消暑的一起上。

在武漢曾流行一段夏天順口溜:

夏天天氣熱,

扇子借不得。

你熱我也熱,

自己去解決。

真是熱的不行,就北上我們雞公山療養避暑去了,為此,雞公山人沒少賺武漢人的錢。

但到了冬天,也是滿城積雪,家家戶戶又都“各掃門前雪”了。

武漢人是全國出了名的“精明人”。“天上九頭鳥,下有武漢佬”。“奷黃陂,滑孝感,又奸又滑是武漢”。現在翻譯過來,就是湖北武漢人聰明過人。

原來信陽人愛叫武漢人“蠻子”,武漢人叫信陽人“胯子”。武漢人在河南人面前總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講一口武漢腔”走遍天下不改口。張嘴口頭禪是“你個婊子養的”。為此,鄭州人很不憤,有一次在火車上,一武漢人與一鄭州人槓上了,武漢人上來就“你婊子養的”,鄭州小夥一聽,也不還口,上來就是一巴掌,好了,五個手指印。現在好了,武漢人普通話說的與北京人一樣了。你也不叫我“蠻子”,我也不叫你“胯子”了。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武昌魚是武漢市的招牌菜,說真的,我到現在也沒吃過正宗的武昌魚。倒是經常吃武漢的熱乾麵,現在信陽人也學會了做“熱乾麵”了……

那年,我帶著年輕的妻子,一歲的兒子,曾漫步於東湖之畔,泛舟於東湖湖面……

那年,我帶著我的學生,在武昌辛亥起義“紅樓”前曾留影拍照……

那年,我與我學校的同事們一起走在武漢長江大橋上,扶著橋欄杆,一邊看著滔滔的江水,一邊欣賞著長江兩岸的江上風景,從橋這頭,走到橋那頭,又從橋那頭走回橋這頭。

我又爬上黃鶴樓,去領略當年的崔顥,李白的感嘆與風騷。也去領略了那洶湧奔騰的萬里長江,浩浩蕩蕩向東海奔流的壯闊氣勢……

大江大湖大武汉——文/黄铁汉

武漢,你這座英雄之城!

武漢,你這座美麗之城!

每當我坐在列車上,路過這座長江大橋,看著江岸兩邊萬家燈火時,我就興奮,我就自豪!

是啊,長江大橋,這座幾乎與我同齡的長江第一橋,曾帶給我多少美好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