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中國近代文化圈裡,郭沫若是絕對的大家,雖然捱過不少“黑”,但其在近代中國文學界、史學界與考古界的地位,是他人無法替代的。他於1921年出版的新詩集《女神》,堪稱中國新詩的開山之作。《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辭研究》、《殷商青銅器金文研究》等專著的出版,更是奠定了他在文史研究領域的霸主地位,至今仍少有人超越。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俗話說,從小看大,三歲知老。郭沫若自幼聰穎,才智過人,4歲半上私塾,7歲能背《唐詩三百首》和《千家詩》等。很小的時候,便顯露出過人的才華。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雖然是個好學少年,但是,孩子們天生的頑劣脾性,好玩好動,好奇好闖,郭沫若同樣也有。往往,越是聰明的孩子,越能做出常人無法想像的舉動。話說郭沫若在讀私塾時,也幹過不少“偷雞摸狗”的埋汰事。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郭沫若就讀的私塾附近是座寺廟,和尚們在寺廟的園子裡種了許多桃樹,一為美觀,二為解饞。沒想到,蜜桃熟時,也勾起在園外讀書的孩子們的饞來。有一天傍晚放學後,趁寺廟裡的僧人不備,郭沫若和小朋友們一起爬進附近的寺廟裡,學著孫大聖的模樣,專挑熟透的蜜桃摘了吃。這真是“人多好吃桃”啊,不大會的功夫,桃樹上的甜桃幾乎全部進了他們的肚裡。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第二天一早,當家的老和尚就發現廟裡進“賊”了。是什麼人乾的,老和尚心知肚明,肯定是那幫饞嘴的書生,於是,老和尚就跑到先生那告了一狀。自己的學生跑外面去偷和尚家的桃子吃,這讓以教書育人為業的先生大丟面子,便認真追查,好給和尚,也給自己一個交代。可是,問了多遍,就是沒有人承認。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氣急敗壞的先生見強問不行,就改變了訊問方式,他要以對對聯的方法來解決,並聲明,要是有人對出了他出的上聯,他就不再追究偷桃之事,大家一律免罰。同學們都大睜兩眼,等著先生出對,沒想到,先生出的卻一個侮辱對:

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這明明是在罵學生,要是直接回答了“是誰”的問題,那就等於直接找罵。面對此聯,同學們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先生將目光盯上了郭沫若,他知道,姓郭的這小子,是班裡最聰明的,也是鬼點最多的,他與偷桃之事肯定脫不了干係,就想借此敲打一下他這個得意弟子。郭沫若也不甘示弱,略一思索,便接續了下聯:

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郭沫若的下聯,看似“回答”了,其實並未“回答”,而是繞了個彎子,自說自話地“王顧左右而言他”,這種對法叫“閃避對”,上下句看似毫無關聯,其實,也是湊對有方,文意暢達。先生驚其,當即宣佈,偷桃的學生,一律免罰。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這種“閃避聯”,古已有之,且趣對不少。明代才子楊一清做秀才未發跡時,曾與國公、尚書同桌宴飲。國公與尚書各賜酒一杯,想考考這個青年才俊。楊一清雙手接酒後,尚書突然給他出了個上聯:

手執兩杯文武酒,飲文乎,飲武乎?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這是在將楊一清的軍,你手端文臣(尚書)和武將(國公)所賜的兩杯酒,你是喝文臣的呢,還是喝武將的?這真是個“世事難兩全”的尷尬局面。那麼,楊一清該如何應對呢?沒想到,這位楊才子,略一思索,就用一聯解了困局。楊一清的下聯為:

胸藏萬卷聖賢書,希聖也,希賢也!

楊同學的回答相當霸氣,我胸藏萬卷聖賢書,當然是希聖又希賢啊。楊一清的回答雖然沒有牽涉到飲文飲武,但是,言外之音明瞭:兩位大人的酒我一口就給燜了。

和尚的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的下聯亮瞎了

這位胸藏萬卷聖賢的窮秀才,最終於成化八年中進士,曾任陝西按察副使兼督學。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頭銜出任督理陝西馬政,後又三任三邊總制。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為官五十餘年,官至內閣首輔,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才華堪與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如果換作是你,按照你的職業身份,這下聯該如何作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