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評價吉鴻昌?

Panny-小婧


吉鴻昌,抗日愛國名將,民族英雄。1913年入馮玉祥部,因驍勇善戰,1926年官至師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準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被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一、不忘“當兵救國,為民造福”初衷,銘記父親“做官即不許發財”教誨,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

吉鴻昌(1895-1934)原名恆立,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出生在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就有很深的愛國思想。1913年,不滿18歲的吉鴻昌投到馮玉祥部當兵,因驍勇善戰、智勇雙全而深受賞識,從士兵遞升至軍長。吉鴻昌雖不斷升官,卻絲毫沒有改變“當兵救國,為民造福”的初衷,時刻銘記著父親“做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平時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1921年,吉鴻昌回鄉探親時,看到依舊貧窮落後的家鄉,他毅然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利用一所破廟作校舍,創辦了“呂北初級小學”。同時立下規定:凡是貧家子弟,一律免費上學。解決了家鄉子弟求學的問題,這所學校一度被譽為“豫東第一”。

二、面對美國人的歧視,將“我是中國人”掛在胸前 。

1931年秋,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出國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的東北三省。蔣介石為了阻撓吉鴻昌的抗日活動,立逼他“攜眷出國”,作“軍事考察”,而實際上是奪去了他的軍權,將他流放國外。

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一次在紐約,他穿著整齊的軍裝,率領一行從屬人員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攔住他故意問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鴻昌叫翻譯回答說:“不,我是中國人!”對方聽了搖搖頭表示不相信地說:“中國人?東亞病夫,不可能有這樣魁梧、高大的軍人……”又一次,他到紐約的一家郵局寄送東西,那裡的工作人員又明知故問地說:“你是哪國人?”將軍大聲說道:“我是中國人!”對方奚落地說:“地圖上已經找不到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

接連受到這樣的嘲笑和侮辱,使他異常氣憤,甚至連飯也吃不下去了。他嚴肅地說:“侮辱我吉鴻昌本人,我並不在乎,但是我們是代表中國到美國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啊!”他堅決地表示:“下次外出時,就帶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讓外國的朋友們都知道中國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一定會重新振興起來的!”

果然,他用草板紙自制了一個約半尺長的長方形牌子,用毛筆寫著“我是中國人”幾個大字,並在下邊註上英文。他挺著胸膛,昂首闊步地穿過圍觀的人群,顯示出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國外,吉鴻昌還利用記者的採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並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醜惡行徑。在德國,吉鴻昌曾多次要求到蘇聯參觀訪問,遭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使館的百般刁難,不予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三、 投身抗日洪流,由愛國軍人轉變為共產主義戰士

淞滬事變爆發後,吉鴻昌聞訊立即回國,暫住天津,開始秘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聯繫。1932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愛國的舊軍人轉變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黨的指示,到湖北黃陂、宋埠一帶召集舊部策劃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又趕赴泰山動員他的老領導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為籌措抗日經費,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武器,積極聯絡各地抗日零散武裝,作起兵抗日的準備。

很快,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佈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後,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經過五晝夜血戰,終於收復多倫。察北四城的收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然而,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蔣介石卻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

吉鴻昌無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準備一同進攻由國民革命軍駐守的北平城。9月21日,行進到日軍和國軍交界的非武裝區。日軍飛機投放傳單,要求吉鴻昌部隊3日內離開,不然派兵剿滅,吉鴻昌在3日內離開了。10月10日,吉鴻昌部隊在進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被中央軍、晉軍、西北軍包圍,軍隊譁變崩潰。

隨後,日軍主力在察邊境集結,並驅使敗退偽軍準備重新進攻。蘇聯在國民政府的壓力之下也停止了對同盟軍的支援。國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員去說服同盟軍領袖馮玉祥放棄獨立割據的念頭,將部隊交給中央指揮。而中共則在同盟軍內部開始宣傳策反,準備將抗日同盟軍發展成紅軍,在河北山西建立蘇區。內憂外患之時,同盟軍內部的東北義勇軍部首先表示歸附中央。馮玉祥也發表聲明取消了同盟軍司令的頭銜。8月15日,偽軍重新進攻多倫。分崩離析的同盟軍不敢正面對抗。在15日夜連夜不戰放棄多倫,全軍轉移。轉移之後,剩下的5萬抗日同盟軍徹底瓦解。吉鴻昌戰至10月,終因彈盡糧絕而失敗。

1934年5月,吉鴻昌回到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為主任委員,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他家三樓秘密設立了一個印刷所,出版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報。他的家也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黨內同志親切地稱之為——紅樓。

四、 為全人類的正義進步而鬥爭,死了也不能倒下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國民黨軍分會組織“軍法會審”時,吉鴻昌大義凜然,把法庭變成抗日的講堂。何應欽親自審問,要吉鴻昌說出抗日活動的秘密。吉鴻昌義正言辭地回答:“抗日是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的事情,有什麼秘密!只有蔣介石和你們,跟日本勾勾搭搭,盡幹些禍國殃民的壞事,才有見不得人的秘密。”當問到“為何加入共產黨,危害民國時”,他坦然地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為我們黨的主義和政綱而奮鬥。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勞動群眾、為全人類的正義進步而鬥爭的陣營裡,這正是我的關榮。你們說我們黨是‘危害民國’,試問你們又幹了些什麼?你們當政七年來,掀起了無數次的內戰,釀成了空前水旱浩劫,斷送了東北、斷送了熱河,又快要斷送華北各地。你們的所作所為,哪一樣不曾危害民國?哪一樣不是危害民國?我們共產黨在中國民族解放運動中不避犧牲,不辭艱苦,正是為了保護民國。”敵人用盡毒刑,把吉鴻昌打得遍體鱗傷。直到臨死前一夜,吉鴻昌還在獄中宣傳抗日。有人勸他休息一下,他說:“我就要永遠‘休息’了,你讓我多宣傳幾句吧!”

11月24日,吉鴻昌像出門散步一樣,從容不迫走上刑場,就義前,他用樹枝作筆,在地上寫下了氣吞山河的詩句: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寫畢,他喝令特務說:“告訴你們,我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搶,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給我拿把椅子來,我得坐著死。”

椅子拿來了,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那個拿槍的劊子手說:“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你到我的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

吉鴻昌瞪起兩隻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嶽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吉鴻昌被定為全黨褒揚的革命烈士。周恩來總理在1971年指出:“吉鴻昌同志由舊軍人出身,後來參加共產黨,犧牲時很英勇,從容就義,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蹟出書。”1984年,在紀念烈士犧牲50週年前夕,河南扶溝人民在烈士陵園吉鴻昌事蹟陳列館前,為烈士塑了銅像。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79年以吉鴻昌將軍為原型拍攝了故事片《吉鴻昌》。該片獲得第三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


侃侃民國那些事


🌹吉鴻昌:模範的革命軍人,著名的民族英雄!光耀中華史冊,名垂丹青千古!

🇨🇳吉鴻昌:2009年建國60週年時,被評為100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又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100位英雄人物。

🇨🇳吉鴻昌(1895—1934年)。河南扶溝人。1913年從軍。曾任旅長、師長、軍長,國民政府寧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因反對國民黨進攻中國工農紅軍,被蔣介石強令出國奪其職務。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回到祖國,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3年,曰軍佔領熱河後,向熱北、察哈爾進犯。國民黨政府繼續採取不抵抗政策。5月,原國民黨將領馮玉祥、方振武、共產黨員吉鴻昌組織察綏抗日同盟軍,又稱“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26日在張家口正式成立。

🇨🇳同盟軍宣佈反對賣國的《塘沽協定》,武裝抗日,收復失地。

🎍1933年6月,同盟軍分兵三路,向北抗擊日軍,到7月12日,先後攻克收復了寶昌,多倫等四縣,把日偽軍完全驅逐出了察哈爾省。8月,在蔣介石的破壞、威脅下,馮玉祥離開了張家口,吉鴻昌等宣佈成立抗日討賊軍,繼續在熱河和長城一帶打擊日軍。後來在日軍、偽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夾擊下,至9月底失敗。

🇨🇳同盟軍失敗後,吉鴻昌到北平、天津等地繼續從事抗日活動。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中央委員會主任委員。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被捕。在獄中,軍警或嚴刑酷罰,或苦口勸降,都被吉鴻昌厲言拒絕。

🇨🇳臨刑前,吉鴻昌傲然寫下了“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豪言壯語。又莊嚴提出要求,臨刑時,我必須面對面的坐在槍手面前,我要親眼看著敵人是怎樣把我打死的!

🇨🇳1934年11月24日,吉鴻昌在北平英勇就義,時年39歲!

🇨🇳吉鴻昌:偉大的民族英雄!英名千古不朽!


笑看東籬


這裡有幾個問題必須澄清,1,蔣介石圍剿吉鴻昌,是與日本人聯合作戰,南北夾擊。2,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是以普通治安案件定性的,屬於輕微案件,蔣介石派宋美齡花了四十萬大洋給法國人,才把吉引渡到手,並很快殺害。3,吉鴻昌的就義詩是:渴飲美齡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4,在吉鴻昌看來,如果沒有蔣介石作內應,日本侵略中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一一我對此深信不移。這也被共產黨抗日的功業,李宗仁率地方軍大捷臺兒莊的案例所證實。日本人先謀殺張作霖,然後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案例,也佐證了這一點。


日本的蔣介石廟兒一一中正神社。裡面供奉著佑護日本的真神蔣光頭也!

5,蔣介石之所以甘心給日本作內應,除了他早年長期留學日本,思想有日化奴化傾向外,更是因為1927年它叛變革命後,民國政府斷絕了對它的財經支持,致使它北伐失敗,不得不下野交權。下野後,蔣介石在恩師黃金榮的撮合下,與日本黑龍會建立了密切聯繫,1927年年底,它到日本呆了好長時間,期間,在黑龍會的安排下勾搭上了日本政府,並和日本田中首相簽訂了事實上割讓東北華北的秘密意向書,以換取日本對它的支持,並因此獲得四千萬日元的天量貸款!正是這四千萬日元的貸款和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蔣介石回國後起死回生,獲得了對民國政府的絕對控制權,可以說,日本軍閥和黑龍會,對蔣介石有再造之恩。

當然蔣介石獲得這些貸款和支持的對價,就是秘密做出了出賣中國東北的主權和華北主權權益的承諾。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佔領東北,染指華北後,蔣介石為啥不僅不抵抗,反而聯合日本人,對堅持抗戰的吉鴻昌等人進行圍剿了一一他只不過是在履行當年的賣國承諾而已。

可恨的是,蔣介石的這筆賣國貸款直到一九三七年七七全面抗戰爆發後,才在蔣的嚴令下由孔祥函熙連本帶息還給了日本,一同歸還的,竟然還有清朝庚子賠款的尾款!

蔣介石作為流氓頭子,它根本就沒有一統中華的雄心,它的最大願望,就是做偏安江南的土皇帝!

如果後來日本人不進攻上海危及江浙尤其是南京,近而危及了蔣的核心利益和命脈,想讓蔣介石抗日,難於上青天!


文刀沐子


吉鴻昌是我國著名抗日將領,愛國英雄,但可惜的是,在1934年時,年僅39歲的吉鴻昌被蔣介石下令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中國少了一位優秀的愛國將領。

吉鴻昌還未滿18歲時,瞞著家裡投軍,來到了馮玉祥手下,他很快就受到了馮玉祥的賞識,從一名學兵很快提拔到了營長。他在參加北伐戰爭時被任命為師長,他開始展現他的帶兵的天賦,接連攻克洛陽、強渡黃河,將奉軍打的大敗,吉鴻昌的部隊被譽為“鐵軍”。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馮玉祥的西北軍落敗,吉鴻昌為了保存自己的部隊,接收了蔣介石的改編,來到了蔣介石的手下。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蔣介石選擇了不抵抗政策,(網上有許多文章稱蔣介石沒有不抵抗,建議它們的作者去看一看《在中國國民黨南京市黨部黨員大會上演講詞》、《國民政府告全國國民書》等文獻資料)而吉鴻昌是堅持抗日的,這和蔣介石的政策不同,吉鴻昌便被蔣介石趕走了,讓他去外國“考察實業”。但吉鴻昌抗日決心十分的堅定,輾轉回國,並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馮玉祥等抗日將領一起組建了“抗日同盟軍”開赴張北草原前線抗擊日軍。抗日同盟軍半月之內就收復了康保、寶昌、沽源、多侖,將日本軍隊全部逐出察哈爾。當時這一消息激勵了全中國的人民。

蔣介石懼怕馮玉祥有了這支軍隊再振臂一呼,自己部隊中有許多馮玉祥的舊部,威脅到自己的地位,竟派兵圍剿抗日同盟軍。當吉鴻昌部隊轉移時,遭到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彈盡糧絕之際,為了保存抗日力量,吉鴻昌與方振武只得選擇談判,蔣介石卻要求將二人押往北平,吉鴻昌設計逃了出來,返回了天津。

就算沒有了部隊,吉鴻昌仍然堅持著抗日工作,他在天津秘密積極籌資購買武器、出版報紙、幫助地下黨組織活動,積極為抗日統一戰線努力著。有一次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被軍統特務暗殺而受傷,吉鴻昌和其他當事人因此被捕,但因是在法租界,國民黨無法處置他。宋美齡和孔祥熙不遺餘力的要將吉鴻昌引渡出來,甚至賄賂法租界。自此,吉鴻昌落入了國民黨手中。

蔣介石以“叛國罪”和“叛黨罪”殺害了吉鴻昌。

吉鴻昌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9年,他戎馬一生,雖然他軍旅生涯大部分的時間並沒有用在抗日戰爭上,但面對著外敵入侵,他堅決的抗擊著侵略者,為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雖然出身窮苦家庭,又早早的參軍,沒有什麼文化,但經過戰爭的洗禮,硝煙的薰染,他也有許多的詩作流傳了下來,雖然這些詩從文筆看來可能根本不能算得上是詩,但從中讀出的是最直觀的愛國情懷、最直接的滿腔熱血。

有賊無我,有我無賊。  

非賊殺我,即我殺賊。  

半壁河山,業經改色。  

是好男兒,捨身報國。


含涵說事


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判,或因年代久遠,其事蹟模糊不清,其史實或多曲寫,後人難以知其真相,而吉鴻昌者,去今不遠,其事蹟清楚,早已有定論,今人多有汙衊者,不知其意何也?

吉鴻昌者,河南扶溝縣人也。初為西北軍馮玉祥旅長,1926年,劉鎮華圍困西安楊虎成達八月之久,吉鴻昌奉馮命出兵擊敗之,西安圍解。馮軍改為國民革命軍,吉參加北伐,出潼關、下洛陽,世人稱其軍為“鐵軍”。

1929年任軍長兼寧夏政府主席,參加中原大戰,任馮軍第三路軍總指揮,於隴海路擊敗陳誠。然中原大戰馮玉祥、李宗仁等敗北,蔣介石遂收編馮李軍隊,吉漚昌於是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三十師師長。

1931年在上海養病期間接觸共產黨,1932年欲起義,失敗解職出國,1932年欲策反舊部三十三師失敗,後加入共產黨。

1933年抗戰還未全面爆發,吉鴻昌轉戰熱河之戰、長城戰役,並與馮玉祥、方振武、佟麟閣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二軍軍長,後任北路前敵總指揮。在驅逐日軍於多倫、寶昌、康寶、沽源等行動中指揮得當,抗敵英勇,立功頗多。後馮玉祥把察軍政大權交由宋哲元后,吉鴻昌始公開共產黨員身份,並尋機建機建立蘇區。

9月,決定“抗日討賊”,南下攻打把守北平的何應欽部。不利,退於國軍與日軍中間地帶。國軍勾結日軍,欲圍攻之。吉鴻昌不想傷亡過多,遂接受國民政府收編其部,與方振武出洋和談。

1934年,吉於天津參加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並準備於河南發動中原暴動,再次“武裝抗日”。春,蔣令其圍剿中央蘇區,吉派人秘密聯絡舊部二十二中兩個師,欲發兵反蔣,事洩被捕,押解北平被害。

從吉鴻昌從軍經歷可以看出,不管曾是馮軍、國軍、還是共產黨,不管他是否參與軍伐之間的爭權之戰,其一貫的主張就是抗日救國,並積極參戰,憑這一點就可稱為愛國人士、民族英雄。


微史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是近代愛國將領吉鴻昌受刑前的絕命詩,作於1934年11月24日他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之時。

吉鴻昌原是馮玉祥西北軍的舊部,在中原大戰後歸順了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已對中國東北虎視眈眈。而蔣介石卻派吉鴻昌率軍去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接到命令的吉鴻昌拒絕執行,還大罵蔣介石熱衷於打內戰,因此被蔣介石撤銷了職務。不過,吉鴻昌真正喪命的原因是因為聯絡共產黨抗日。


(吉鴻昌將軍遺像)

在九一八事變後,吉鴻昌看到國民黨態度十分消極,於是決定自己組織抗日救國運動,並宣佈加入積極抗日的中國共產黨。但此舉卻被蔣介石視為對自己不忠,於是對他動了殺心。

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吉鴻昌於1933年組建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並擊斃日偽軍千餘人。不過蔣介石出於私心,竟然命令國民黨軍隊向吉鴻昌的部隊發起攻擊。隨後,這支抗日同盟軍在日本軍隊、國民黨軍隊的夾擊下全面瓦解。


不甘心失敗的吉鴻昌於是又秘密回到天津,與共產黨秘密接觸,試圖再次組織一支抗日力量,結果在1934年11月9日被租借巡捕房以“殺人嫌疑”逮捕。事實上,這背後正是南京國民政府在策劃。

隨後,宋美齡通過高層運作將其從巡捕房引渡到國民黨的天津市公安局,隨後再引渡到北平的軍分會,最後將其關押在國民黨北平陸軍監獄裡。不久後,蔣介石立即下令對“通共”的吉鴻昌就地槍決。吉鴻昌也自知難逃一劫,沒做任何辯解,只是提出了要正面受刑的要求。24日,愛國將領吉鴻昌在北平陸軍監獄中被殺,時年僅39歲。

可以說,吉鴻昌一位積極抗日的愛國將領,他因為不願意參與國共內戰而遭到蔣介石疏遠。同時,又由於他積極聯絡共產黨抗日,所以被蔣介石認定為“裡通外賊”,並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愛國將領沒有戰死在抗日的沙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不得不說是一種悲涼。


  


世界人文通史



這是1934年11月24日吉鴻昌將軍在北平就義前留給妻子胡紅霞的遺書,寫好遺書後,吉鴻昌泰然走上刑場,要求特務搬來座椅,他端正地坐在座椅上,要求特務從其正面開槍,一代愛國將領吉鴻昌從容赴死,臨刑前他留下的詩作“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表達了壯志未酬的強烈地憤懣之情,震憾人心。


1913年,未滿18歲的吉鴻昌參軍馮玉祥部。因作戰勇敢,由基層士兵逐漸升至旅長。在北伐和東征中,攻城略地,屢建奇功,1927年升至第19師師長,後任寧夏政府主席兼第10軍軍長。

中原大戰後,吉鴻昌部被蔣介石收編,任22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進駐商城一帶參與圍剿,蔣介石對吉鴻昌還是不放心,他委派心腹冷欣來吉部擔任高級參議,實則暗中監視吉鴻昌。

蔣介石重金收買了22路軍的一部分軍官,對22路軍進行分化和瓦解,有時故意拖延撥付22路軍軍費,給部隊內部造成糾紛。而此時的吉鴻昌思想也慢慢發生改變,他在上海就醫時曾言“戎馬半生,血都不是為工農大眾流的,而是為軍閥流的,前半生已矣,半後生當直追”。此後對蔣介石下達的圍剿任務,吉鴻昌要麼按兵不動,要麼消極怠工。

1931年8月,蔣介石將“不聽話”的吉鴻昌調離軍隊。9月又命吉鴻昌赴美考察軍事。此時,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來,吉鴻昌激憤表示身為軍人,在國家危急關頭豈能逍遙異域,置國家於不顧!他向蔣介石要求請戰抗日,遭到拒絕。9月23日,滿腔憤懣的吉鴻昌與妻子胡紅霞登上去往美國的塔夫脫總統號郵輪,被迫流亡海外。

1932年,吉鴻昌回到上海,不久返回天津,同黨組織取得聯繫,4月加入黨組織。

1933年,日軍進犯華北,進逼長城一線。5月,國民政府派黃郛赴北平與日軍簽訂《塘沽停戰協定》,遭到一些抗日愛國將領的不滿。5月26日,在共產黨的幫助下,馮玉祥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接受組織指示,協助馮玉祥抗日工作。

同盟軍計有兵力約有20萬人,共有6個軍。馮玉祥為總司令,佟麟閣為第1軍軍長,吉鴻昌為第2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

同盟軍成立後,同日軍進行了浴血奮戰,取得了輝煌戰績。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同盟軍同仇敵愾,士氣高昂,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地。特別是多倫之役,吉鴻昌率部苦戰5晝夜,收復失地。


抗日同盟軍的勝利令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卻激怒了蔣介石。同盟軍的對日政策與蔣相悖,並且同盟軍內容許共產黨員活動。在蔣日的雙重壓迫下,馮玉祥通電解散同盟軍。

同盟軍解散後,吉鴻昌回到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他廣泛聯繫社會各界人士,並在天津法租界國民飯店開了一個房間,以打麻將掩人耳目,從事抗日活動。

吉鴻昌的一舉一動被軍統特務嚴密監視。蔣介石為除後患指令戴笠除掉吉鴻昌。

特務處華北行動組組長陳恭澍接受了這一任務。1934年11月9日下午,天津法租界國民飯店。陳恭澍率特務呂一民來到事先偵查好的吉鴻昌包房。門開後,只見四人正在打牌,特務舉槍誤擊中王化南,王化南當場死亡,吉鴻昌受輕傷。因為事發地為法租界,特務們也趕快逃之夭夭。


隨後吉鴻昌被法租界工部局帶走。後吉鴻昌被引渡至國民黨天津公安局。22日,被押送至北平,投入位於北平炮局衚衕21號的北平陸軍監獄。軍委會北平分會委員長何應欽對吉鴻昌進行了審訊。24日,蔣介石電令何應欽就地處決吉鴻昌。

吉鴻昌矢志抗日,在民族危亡關頭,一腔熱血挺身而出,卻在年僅39歲之際,壯志士酬,抱憾而終。


歲月是一條河流




吉鴻昌,看到這個名字,我就想起了 以前上學時的課文《我是中國人》,說吉鴻昌將軍到美國考察軍事期間,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後,美國人非常看不起中國人。吉鴻昌將軍就在自己胸前掛上我是中國人五個字,以彰顯中國人的自豪感。

吉鴻昌,是河南扶溝人。從小就比較調皮,和拿破崙一個性格,喜歡和人打架。他父親經常因為打架的事拿扁擔打他,因此他被稱為“扁擔楞”。這種不服輸的性格陪伴了他短短的一生,也培養他大俠一樣的豪氣。

1913年,吉鴻昌加入了馮玉祥的部隊,因為作戰勇敢,指揮有方,愛兵如子,用人得當,不久就被馮玉祥提拔為營長

1926年,楊虎城堅守西安城時,吉鴻昌奉命從蘭州出發解了西安之圍。次年,西北軍加入了國民革命軍行列,參加了北伐。吉鴻昌再次打先鋒,殺回了自己的老家河南。

在自己的老家河南戰場,吉鴻昌連戰連勝,收復了黃河兩岸不少城市,比如洛陽、新鄉、安陽等城,打得奉軍抱頭鼠竄,因此被馮玉祥稱為西北軍中的鐵軍。




北伐戰爭結束後,因為裁軍的問題,1930年,再次爆發了中原大戰。

雖然吉鴻昌在戰鬥中表現非常神勇,但擋不住叛徒的出賣,先是韓復渠、石友三陣前叛變,然後是楊虎城投靠蔣介石,切斷了西北軍後退之路。整個西北軍潰散解體,馮玉祥從此走上了孤家寡人之路。

吉鴻昌為了自保,也不得不接受蔣介石改編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但蔣介石對雜牌軍一向是不大信任的,寧願他們和紅軍相互攻殺,消耗實力。在圍攻紅軍前線,吉鴻昌消極作戰,和紅軍私下有不少接觸。



1931年,在中共地下黨員的幫助下,吉鴻昌學習了不少進步思想。為了更好的學習馬列思想,他稱病去了上海,和中共中央取得了聯繫。

沒多久,吉鴻昌回到潢川組織所部起義參加工農紅軍,沒能成功。這件事,馬上就被蔣介石知道了,他被蔣解職,強令出國“考察”。

就在這期間,吉鴻昌到了歐美,尤其是在美國期間,大聲高呼:我是中國人,我以中國為榮,中國必將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1932年,吉鴻昌悄悄回國,回到西北軍舊部29軍控制的平津地區,在這裡和中共地下黨取得聯繫。他奉命回湖北麻城策劃組織舊部30師暴動,沒有成功。

吉鴻昌不得不返回平津,在黨的感化下,他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3年,吉鴻昌奉黨的指示,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同時擔任北路前敵總指揮。他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今併入內蒙古太僕寺旗、正鑲白旗、正藍旗)、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



這時吉鴻昌激動地做詩:報國殺賊
  有賊無我,有我無賊。
  非賊殺我,即我殺賊。
  半壁河山,業經改色。
  是好男兒,捨身報國。

這件事讓日本人非常震怒,日本強烈要求蔣介石出兵鎮壓,這破壞了華北的和平協議。蔣介石隨後派出何應欽出去中央軍16個師,協同日軍聯合絞殺了這支紅軍武裝。

吉鴻昌指揮軍隊退往河北,堅持戰鬥,但終因勢單力薄,最終失敗。




失敗後的吉鴻昌再次潛回天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34年他創辦並領導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並擔任宣傳工作。

在天津的日本特務馬上就知道了這個情況,並通報給了蔣介石,要求他堅決清除。

1934年6月,在黨組織的幫助下,楊虎城資助了不少物資,供吉鴻昌恢復武裝,重新開展鬥爭。

吉鴻昌親自召集原西北軍中具有反蔣思想的蘇雨生、刑肇棠、雷中田等人來天津,由天津地下黨組織集中進行開展秘密武裝鬥爭的訓練,然後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組織人民抗日武裝自衛軍

在戴笠的部署下,國民黨軍統在當年9月,槍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