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被尾焰燒紅的火箭彈發射具,會燙傷使用者嗎?

薛文康


不會。

DZJ-08型80毫米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系統

DZJ-08型80毫米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系統,是我國北方工業公司為解放軍研製生產的一種輕型反坦克武器。這種武器,主要為步兵配備,用於攻擊和摧毀敵方輕裝甲車輛或者是各種掩體。

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是我國首次成功研製的一款採用密閉式平衡拋射發射原理的肩抗式武器,它的出現,填補了我軍在城市作戰時,單兵肩抗式武器的空白,提高了步兵在城市作戰時的火力。無後坐力加上平衡體的設計,使得發射後的80毫米彈頭彈道相當穩定,具有良好的命中精確度。採用平衡拋射發射原理,使得這款武器可以在任何狹小、封閉的空間內直接發射(一般的火箭筒在發射時,必須留下足夠的空間,防止尾焰對士兵產生傷害)。

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發射瞬間

由於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是一種用完就丟掉的一次性裝備,所以說重量必須要輕(士兵在全副武裝狀態還能背的動)、造價必須低廉。為了滿足這兩點,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的發射筒,採用了強度較高的玻璃纖維材料製造,而且內部沒有鋼製內襯。這就導致在發射時,發射藥燃燒時產生的火光,會從筒身映出來(高強度的玻璃纖維材料有一定的透光性),所以說會讓人誤以為筒身被燒的通紅,實際上並不是。另外,為了避免在發射時,萬一對士兵產生傷害,發射筒在與士兵身體接觸的部位,例如需要與肩膀接觸的部分,與左手接觸的部分,都鋪設了隔熱材料。

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桶身上黑色部分就是隔熱層

所以說,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在發射時,對士兵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它只是看著比較危險而已。


鼎盛成寧


之前有牛人利用一個便攜式的自行車打氣筒和pvc管子做了一個簡易的火箭彈發射裝置,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其實材料真的是很簡單,儲氣壓力罐,氣管子,幾個塑料瓶,一根pvc管子加硬紙筒子,一個氣體開關(教程是犯法的……哈哈)。圖個好看噴點漆,顏值立刻飆升。


沒有實際操作過的,各種帶尾焰的肩抗式的彈發裝置,都會擔心這個問題,先來說說它的工作原理。

扣動扳機後,藥室內的火藥被點燃,推動火箭彈彈出,火箭彈離開彈筒後,為了讓彈頭飛到安全距離再點火,保護髮射者,約0.1秒後,火箭筒穩定鰭張開,火箭彈旋轉飛速前進,隨後火箭彈的發動機啟動,火箭加速飛行。



因為發射火箭時,由於尾焰燃燒產生的廢氣溫度很高還有毒,所以發射時,別作死在火箭筒後邊等著,以免被燙傷,就是剛開鍋的熱水,如果不小心還容易被水蒸氣灼傷,何況是現在這個火箭筒子後頭。另外就是火箭筒30米以內不要有障礙物,以免被反推力傷到發射者。


風雲一點通


從射手的握持姿勢來看,左手托住筒身位置是有加厚隔處理措施的。肩膀的位置好像也有加厚設計,因此只有一瞬間的高熱是不會對射手太大影響的。



作為不佔編制的一次性火箭筒,因為成本原因在發射筒上的材料主要使用的是輕質玻璃鋼結構為主體加上一些複合材料而成。平時不用的時候還可以充當儲存的運輸保存載具。既然是一次性的,那就它的設計強度要求也就是隻能承受一次火箭彈的發射。


一般一次性的火箭筒也稱為即射即拋型,就是說士兵在對準裝甲或工事目標發射一次後就可以扔掉,不用再拿著空的發射具到處跑,這一點跟69式40火箭筒不同。雖然,在發射時我們看到火箭筒的筒體會因為高溫發亮,看上去好像會很燙的樣子,但其實那只是一瞬間的事兒,並不會對射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並且射後一旦發射完成之後就會扔掉髮射筒,也就是說熱量還沒有完全傳遞到射手身上就已經被扔了。

69式40毫米火箭筒筒身因為是金屬材料加上覆合材料製成,同時尾焰也是不封閉的,所以發射時筒身上看不到被熱焰燒得通紅的情況。


而圖中拍到的情景也只是因為攝影師抓拍到了這一瞬間,玻璃鋼材料嘛可以做得薄一些透明一些減輕重量,高熱的尾焰直接映出來也是正常的。而如果像69式40火箭筒的話,發射時則不太容易看到這種情況,因此40火箭筒的發射管是金屬材料製成的,同時最外面又包了一層複合材料外套,透明度方面很差。發射火箭彈時尾焰也是直接就從發射管後噴出不會讓熱量聚集,因此筒身從外面則無法看到任何變化。而最新型的08式多用途攻堅武器由於要滿足微聲、微光、微煙(焰)條件,儘可能不暴露目標,採用了平衡拋射原理的武器系統發射時把火藥燃氣全部被密閉在膛內,因此發射那一瞬間會產生大量的高熱能量,直接把筒壁燒紅這樣也在創造了被肉眼觀察到的情況。


陶德中士


以前我們看新聞的時候看不到火箭筒筒身發紅的現象,為什麼近幾年看不到了呢?原來我們國家以前大多數用的都是金屬材料的筒身,而且大多數火箭筒都是可重複利用筒身。這種火箭筒佔編制,火箭筒還比較笨重。

新一代單兵攻堅火箭筒筒身採用的是環氧樹脂玻璃鋼材料,而且是一次性使用。該款武器不佔編制,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基本是隻要你帶的動,想帶幾個就能帶幾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輕便,因為玻璃鋼比傳統的金屬輕很多。

因為環氧樹脂玻璃鋼獨特的特性,其透光度要比一般的材料好很多,我們看到的所謂尾焰燒紅了筒身,其實不是燒紅了,只是發射焰把筒身照紅了而已。玻璃鋼有獨特的耐高溫性能,高強度玻璃鋼可以在三百度的高溫下穩定工作。還有火箭筒發射的速度非常快,加上玻璃鋼有一定的隔熱性能,溫度很少能傳遞出來,所以使用者是不會燙傷的。


思遠防務


眾多軍迷發現我軍裝備的新式火箭筒在發射的時候,筒身看上去被燒得發紅,引發了很多擔心,會不會燙傷戰士?能不能炸膛?是否能增大暴露目標的可能性?

其實這完全不用擔心,在發射火箭彈的時候之所以會出現筒身發紅的現象,完全是因為材料的原因。作為一款配屬給單兵使用的對付輕裝甲目標的利器,重量的要求非常嚴格。為了減輕重量,我國的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發射筒完全採用玻璃鋼材質,玻璃纖維多層變角纏繞的材質,具有強度較高、耐高壓抗衝擊的特點,大大減輕了重量。玻璃鋼材質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在發射火箭彈的時候整個筒身都是紅色的,實際上並不是火箭彈的尾焰燒紅了筒身,而是透過筒身看到了內部火焰的顏色。

作為一款一次性的單兵武器,使用玻璃鋼發射筒強度完全可以達到要求。如果為了多次發射需要增加強度,可以採用金屬內壁纏繞玻璃鋼的發射筒,這樣也不會有筒身透明發紅的現象,不過重量就會急劇增加。我國98式反坦克火箭的發射筒就是玻璃鋼纏繞的空心鋼筒,重量高達10公斤。而新型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發射筒完全拋棄了金屬筒身,重量不到1公斤,整套武器重量7.5公斤,可以說非常適合單兵攜帶。而歐美國家的同類武器由於使用了玻璃鋼內襯金屬筒,筒身重量都在2公斤左右。

我國新型08式單兵多用途攻堅彈由於是一次性使用,玻璃鋼的強度完全能夠滿足要求,不存在炸膛的隱患。發射筒即使在發射的時候有一定的溫度,外部還有複合材料的隔熱防護託墊,完全可以避免燙傷射手。至於增加暴露目標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點兒亮光還沒有火箭彈發射時筒口焰的亮度大。


環球快資訊


火箭筒中的火箭彈發射過程一般是通過藥室內火藥被點燃,推動火箭彈向前飛離發射筒。火箭彈在離開火箭筒後,呈旋轉飛行。大約在飛行10餘米後,火箭彈自帶的發動機啟動點火,而這時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火箭彈尾焰。

火箭發動機的高溫尾焰會在短時間內使的發射筒壁上的溫度升高,但一般火箭筒的肩扛部位及一些與人接觸的部位都會有防高溫的護木及其他材料。只要不徒手觸碰裸露的高溫火箭筒體,是不會有燙傷的。與之相對應的,火箭彈尾焰倒是會灼傷狹小密閉發射環境下的火箭筒發射手,並且由於火箭發動機還會產生大量高溫廢氣及其他有毒物質,給使用者帶來其他的危害。

老式的RPG等火箭筒,尾焰是非常厲害的,在密閉空間絕對不能發射,否則會燒死射手自己,一般情況下,在室外露天環境,只要在發射筒尾部附近沒有人員存在,一般是不會傷害到火箭筒發射手。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發生。對於陷入混戰的敘利亞多數武裝組織來說,由於缺乏嚴格的訓練,而且組織結構非常混亂。因此在戰鬥中能看到,步兵行動常常是一窩蜂出去,一窩蜂回來,中間很難看見有分工明確、配合嚴密的戰術體系。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出現各種友軍火力的誤傷,尤其是RPG發射時噴射尾焰的誤傷。在2012的一次戰鬥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NTC)民兵在拜尼沃利德與政府軍激戰,RPG射手發射火箭,就尾流噴傷在後方的戰友。

而新式火箭筒,已經考慮到在密閉空間發射的問題,不會產生高溫灼熱的尾焰傷害射手和戰友,只需要在發射時,其他人員不要太近就行,大大擴展了使用範圍,在房屋內,坑道內,背後就是崖壁等環境都可以大膽使用。(NT)


聯合防務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之前看過有關08式攻堅彈的報道,介紹該彈的發射筒採用的是高科技玻璃鋼材料製成。在網上可以搜索到有關玻璃鋼材料的特性介紹,其中有一條可以解答題主的疑問,請容我搬運一下:

玻璃鋼材料的優點:

熱性能良好,熱導率低,室溫下為1.25~1.67kJ/(m·h·K),只有金屬的1/100~1/1000,是優良的絕熱材料。在瞬時超高溫情況下,是理想的熱防護和耐燒蝕材料,能保護宇宙飛行器在2000℃以上承受高速氣流的沖刷。

從這條特性看,在火箭彈發射瞬間,雖然可以透過筒壁觀察到火焰的光亮,但是發射筒外表面感受不到很高的溫度,想來能承受2000度以上高溫的材料,火箭彈尾焰溫度顯然也奈何不了它,相信08式攻堅彈發射筒採用的玻璃鋼材料肯定更先進,絕熱性更加良好。同時,08式攻堅彈屬於一次式使用武器,在發射後發射筒就可以就地拋棄,所以如果覺得燙手,丟掉就行了,似乎有種說法,人體皮膚在接觸高溫3秒內是不會被燙傷的,如果隔著軍裝、戴著手套,相信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將發射筒丟棄,而不必擔心被燙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