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導讀:

做一個領導者還是一個管理者,這個話題可能對很多企業家老說,都很費解。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區別,作為領導就是管理者,管理者他必然也是領導。

是的,領導和管理有著很必然和密切的關係,從表面上看,兩者他們似乎是沒有差別,通常被人們混為一談。但在實質上,以及日常工作中,他們是有很大差異的。

簡而言之,“管理是管理事務,領導是領導人心。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領導者:主要看透未來發展趨勢,開發未來前景,指出團隊組織的前進方向,進行戰略佈局,並描繪出美好的願景,激勵員工克服困難實現目標。帶領團隊組織朝著描繪的美好願景前進。

管理者:更注重於制定目標,按照領導的制定的目標對團隊組織進行管理,帶領團隊組織實現領導的目標。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然而現在,太多的企業家更多是身兼數職,把時間用於公司的瑣事管理中,缺乏大局的掌控。

用流行的一句換說,老闆在做經理的事,經理在做專員的事,專員沒有事做;

下面小編就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帶大傢俱體區分管理與領導,僅供大家參考!

被譽為“領導力第一大師”的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認為:“管理者試圖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領導人卻努力解放人與能量。”領導和管理互不相同。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首先,兩者工作側重方向是不同的;

管理偏向於內部收緊,主要側重於企業工作計劃預算、組織及配置人員、控制並解決問題,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領導則傾向於向外擴散,主要用來確定方向、整合相關者、激勵和鼓舞員工。用一句話說就是:領導是做正確的事情,管理是正確地做事情。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其次,兩者工作循環內容是不同的

管理更注重於:制定計劃—組織實施—階段檢查—問題整改;

領導更側重於:公司發展願景—整體動員感召—目標展開—深入學習。

在管理上遵循的是PDCA封閉循環。而領導循環是開放式的,通過願景來感召人、激勵人、鼓舞人,使員工能夠自主學習來推動工作的開展。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第三、兩者行為內容不同

管理行為更關注項目的計劃與預算,組織及配置人員,控制過程並解決問題;,從而建立秩序;

領導行為則是確定方向,整合利益相關者,激勵和鼓舞下級,最終產生變革。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第四、兩者的認知不同

領導認知:以圓為主,主要是激勵追隨者意願、培養追隨者能力。以領導力帶動影響力;

管理認知:以方為主,管理者的主導行為是強化職責、執行制度。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第五、兩者的實踐方式不同

管理行為,往往會與員工產生對立關係。管理行為組織化、形式化。在處理問題時,依照企業標準來做決策。

領導行為,更具有親和性,會產生追隨關係。領導行為個性化,是指對下級的關心、愛護可以有自己的風格。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清晰瞭解管理與領導的異同點,能夠很好的促進平衡關係,明確自己的定位和工作重點;作為一個領導要學會張弛有度、遊刃有餘。下面這個圖非常重要,大家記得保存哦~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中小型老闆很多都捨不得分錢給員工,覺得給員工加薪就是一定是增加成本,其實不然!主要看您的激勵政策,好的激勵政策,錢一定是越分越多;當然很多老闆捨得投入,但是收益卻是很少,這主要是應為方式防範不對。所以個人建議各位大佬可以學習下《績效核能》這本書,學習如何激勵員工,增加企業收益。

為大家激勵推薦《績效核能》一書,學習為員工加薪不增加企業成本的績效管理模式,書中具體的涵蓋了激勵性的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積分式等實操內容和案例,想要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鏈接購買本書!內附十個行業案例,並且送內部企業內訓學習視頻!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管理的是事務,領導的是人心(附新型薪酬機制模式)

KSF的重要理念:

1、決定崗位成就的只有少數的關鍵因素;

2、這些因素具有規律性、決定性、成長性、關聯繫等特點;

3、聚焦這些因素,並視其為核心目標;

4、每一個因素代表一份特定價值,並與員工薪酬、晉升、獎勵相關;

5、不斷優化KSF,讓成功可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