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一年級孩子《解決問題》常錯嗎?專項練習來了!

有家長跟我交流時說,她覺得孩子數學還可以啊,寫作業時,大部分的題目也會寫啊,怎麼一考起試來就考不到90分。是的,因為一年級孩子剛入學,學習的內容比較少,計算比較多,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學了扳手指計算,再怎麼差,也可以考個80多。但是解決問題的分值比較大,一題就5.6分,孩子如果不理解錯一題的話,是達不到平均分的。


那麼《解決問題》的題型應該如何來理解呢?下來簡單介紹一下:

一、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問題”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糾正,現在還有個別孩子知道題目的答案,但是,列式不正確。如:小白兔吃了6個胡蘿蔔後,還剩10個,小白兔原來有多少個胡蘿蔔?孩子看到這個題目,他已經在計算,並且把得數算好了,是16個,然後列的是減法:16-10=6(個),那麼,我常用這個方法來糾正他們,“題目問什麼,就要等於什麼”、就是我們心裡怎麼想的,就要怎麼列算式。這個答案16,你們是什麼方法算出來的呢,孩子們肯定會說是用加法算出來的。那麼就要引導孩子們,用已經告訴我們的條件來計算,結果要放在等於號的後面。

這種錯誤還算是相對理解能力還可以的,80分都考不到的孩子,就要多用下面這個方法來理解了。

二、利用“分與合”來理解

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安排了很多時間學習10以內數的分與合,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已經通過扳手指學會了計算,還要學那個幹什麼呢?其實學習分與合有兩個明顯的作用:

1、讓孩子在用實物分一分的過程中,增加數感,經歷了分的過程以後,慢慢地1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們就可以擺脫手指,直接說出得數。

2、利用分與合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有的家長總說孩子數學理解能力差,不知道什麼時候列加法,什麼時候列減法,實際上一年級的大部分題目都可以用分與合來理解的。求兩個數量一共有多少,就是把這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反過來,知道兩個數量的總數了,還知道其中一個數,求另一個數,就是分,就是用減法來計算。

就是看總數知不知道,總數知道了,用減法,求總數就用加法。

看下面我為大家準備的這個學期的幾道重點題,有的也是可以用分與合來理解的。

一年級孩子《解決問題》常錯嗎?專項練習來了!

上圖中第三題,就可以用分與合來理解,一共14只是總數,已經知道了,分為小軍折的和小月折的兩個部分,所以這一題用減法來計算。一年級孩子《解決問題》常錯嗎?專項練習來了!

上圖中的第3題,都是已經總數,分為兩個部分,求其中的一邊,所以都是在分,應該用減法來計算。

一年級孩子《解決問題》常錯嗎?專項練習來了!

上面這幾種類型的題目都 是這個學期的重點題型,考試都是可能會考的,孩子們一定要掌握,還有不會的,一定要指導孩子理解,直到學會為止,歡迎大家留言轉發!

我是師者說,每天為大家更新學習方法和資料,一定要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