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才能讓體重增加?

海納百川3730743


體重下降是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出現的問題之一。而增加體重,就是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今天,“問上醫”就為大家詳細講講體重快速下降的糖尿病患者改如何通過飲食管理增加體重。


導致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血糖控制不佳

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在消化的過程中將食物轉化為糖進入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會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胰島素通知身體的細胞吸收葡萄糖,提供能量。

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不能產出胰島素,身體也接收不到吸收葡萄糖的信號。而2型糖尿病患者雖然能產生胰島素,但身體不吸收葡萄糖,於是葡萄糖滯留在血液中,無法為身體提供能量。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當細胞無法將葡萄糖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時,大腦就開始分解肌肉組織和脂肪為細胞提供能量,這是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才能使體重增加?

由上文可知,血糖控制的好,意味著有更多葡萄糖參與功能,就可避免身體消耗肌肉組織和脂肪功能,從而避免體重下降。因此,控制好血糖,是增重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礎上,適量增加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使其大於每日所消耗的量,便可逐步增重。

下面,我們將分三步為您介紹如何通過飲食增重。

(1)計算自己每日所需的總熱量

在糖尿病患者該吃多少這個問題上,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患者從事重體力勞動,那他所需要的熱量就會多一點;但有的患者是辦公室職員,每天需要的熱量就相對少一些。糖尿病患者要想增加體重,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就得略大於消耗的熱量。

正常人每日基礎代謝率(BMR)的計算公式:

女: BMR = 655 + ( 9.6 × 體重kg ) + ( 1.8 × 身高cm ) - ( 4.7 × 年齡)

男: BMR = 66 + ( 13.7 × 體重kg ) + ( 5 × 身高cm ) - ( 6.8 × 年齡 )

在此基礎上,根據你每日的運動量的不同,每日所需的總熱量也有所波動。

  • 幾乎不動 = BMR x 1.2

  • 稍微運動(每週1-3次)總需 = BMR x 1.375

  • 中度運動(每週3-5次)總需 = BMR x 1.55

  • 積極運動(每週6-7次)總需 = BMR x 1.725

  • 專業運動(2倍運動量)總需 = BMR x 1.9

要增重的患者需要使自己的能量攝入量大於每日基礎代謝率。例如,64歲的老王幾乎不運動,體重60kg,170cm,其基礎代謝率為:(66+13.7*60+5*170-6.8*64)*1.2 = 1563.36大卡。

(2)合理分配各種營養成分

在我們計算出身體所需的總熱量之後,我們還要計算這些熱量該如何分配。我們知道:

1克脂肪=9大卡

1克蛋白質=4大卡

1克碳水化合物=4大卡

一般來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佔總熱量的60%,蛋白質佔20%,脂肪佔20%。進行器械鍛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應多補充優質蛋白,像雞肉、魚肉、蝦等。

同樣是樓上老王,他每日需要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應該不少於:1563.36*60%÷4=234.5克;

每日所需的蛋白質應大於:1563.36*20%÷4=78.16克;

每日所需的脂肪應該是:1563.36*20%÷9=34.74克。

(3)少食多餐

按照上述方法進食的患者,飯後可再適當加點堅果和蔬菜,像洋蔥、菠菜、芹菜。同時還可以吃點瘦肉、蛋類、牛奶、豆漿等,但香蕉、糖果、蜜餞等升糖指數高的食物還是不宜食用。

注意:在提高攝入量的同時,患者應該常用血糖儀測試血糖,以確保額外的攝入量不會使血糖劇烈波動。




中國是糖尿病大國,尤其以2型糖尿病為主。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胰島素的抵抗,或者兩者皆有。



在1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可能會明顯一些,那麼也就是說,1型糖尿病可以出現消瘦的情況的。

對於1型糖尿病,目前來說,治療就是胰島素。一般來說,胰島素的治療,其中的一個不良反應就是體重增加。我有好幾個1型糖尿病的病人,8年多了,體重就沒有降下來過,一天比一天胖了,還得讓他控制體重。

對於2型糖尿病來說,體重超重或肥胖是他們非常想要解決的問題,而治療上也是需要控制體重的。而治療上常常需要使用控制體重的要。肥胖者首選二甲雙胍,就是因為改善胰島素抵抗,控制體重效果良好。

目前來說,經濟條件很好,人們日常生活基本上不存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也很少說超負荷體力勞動。一個人只要不挑食,那麼正常情況下體重是不會明顯下降的。而糖尿病患者,體重明顯減輕的也很少,除非治療不恰當。

對於糖尿病並體重一直下降的人,要麼可能是1型糖尿病沒有使用正確的治療。要麼2型糖尿病有嚴重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或者老年人腫瘤消耗等等。2型糖尿病的人,如果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建議不要直接歸結為糖尿病的原因。導致消瘦的原因有很多,若排除吃不下飯所導致的原因,那麼建議及早檢查,排除一些消耗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惡性腫瘤需要高度警惕。


醫學守門人


首先要明確一點,萬事萬物,有分有合,分合是相互依存又對立的兩種狀態。我們身體的組織,既時刻有細胞的增殖,又有細胞的凋亡。

所以如果想增加體重,不管是有沒有病的個體,必然增殖強於凋亡。而我們體內,胰島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激素,它能促進機體組織轉化和利用葡萄糖,而利用葡萄糖又給新陳代謝提供了原料和能量基礎,從而保證機體合成和凋亡保持一個動態平衡。而糖尿病患者,無論是那種類型,都存在胰島素的問題。


若是1型胰島素缺乏的人來說,則需要補充生理劑量的胰島素,搭配合理的飲食(在可控範圍內儘可適當增加飲食和胰島素用量,理論上是可以增加體重,但是醫生都不會這麼幹,因為體重增加必然附帶治療難度增加,胰島素用量增加,都是不可取的),是可以維持體重,甚至體重增加。


第二如果是2型,那麼大多數病人是偏胖的,但也有少數偏瘦,這時候又要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處理胰島素(體內自身胰島素)的問題,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胰島素分泌等等來恢復胰島素的作用,在血糖可控的情況下再適當增加進食,理論上是可以增重的,但醫生不會這麼幹的,對病人自身是不利的。

所以如果你有想法,先和醫生溝通,權衡利弊後再行動!

歡迎大家評論批評指正!


雪地郎中


糖尿病吃真菌多糖,可以調理好內分泌系統,讓胰腺恢復分泌胰島素,而且分泌功能恢復,能自動平衡胰島素!從源頭上調理糖尿病,才能解決病症之根本!

根本問題解決了,體重也就自然恢復正常了!



蜀山靈芝王1


糖尿病正肆虐全球。中國14億人大約有近2億糖尿病人。糖尿病除移植胰腺外,目前還沒有被醫學所攻克,只能靠藥物加飲食及運動控制病情。消瘦是糖尿病人一個主要特徵之一,而造成消瘦的原因是胰腺功能受損,血液裡糖沒有被胰島素搬運吸收,人體被補充的能量受阻,而血液裡又因糖含量過高慢慢使人體大部分器官尤其是神經系統受損從而導致併發症。這就是糖尿病病理及消瘦的原因。怎樣才能讓糖尿病人不再消瘦而增加體重呢?第一當然要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第二要選擇合適的控糖藥,如格列類藥,或暫不用二甲雙胍。第三飲食雖要控制,但總的吸收能量要大於消耗能量,可採取一日多餐。第四運動是控制糖尿病最有長效的免費的治療途徑,既能消耗血糖又能提高體質,相反能達到增重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