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古城村:從“髒亂差”到美如畫

古城村:從“髒亂差”到美如畫

盛夏時節的春榮鎮古城村,通往村部的水泥路乾淨整潔,村道兩旁的格桑花爭相綻放,新農村房屋錯落有致,一陣涼風吹過,村莊顯得格外寂靜優美。

古城村:从“脏乱差”到美如画

乾淨整潔的村道

“過去村上環境既髒又亂,村民隨意將垃圾亂倒在路邊,尤其是到了夏天,垃圾發出來的臭味,特別讓人噁心,大家苦不堪言。”村民邵廣錄說,“現如今,村上修了路、栽了花、建了新農村、組建了環衛隊、村容村貌發生了鉅變,村民的生活也跟著富了起來。”

古城村:从“脏乱差”到美如画

村環衛隊正在村道上清潔衛生

古城村環境面貌從髒亂差到如今的美麗如畫,都得益於村上這幾年大力貫徹落實市縣提出來的“城鄉環境整治”“ 全域無垃圾”“美麗家園建設”等行動。

古城村:从“脏乱差”到美如画

村道設立的警示牌

據古城村村支書邵彥洲介紹,為了改變村上的村容村貌,村上先後投資392.3萬元,新建集中安置點1處,解決了20戶群眾住房不安全問題,配套建設兩層18間標準化村部辦公樓和文體活動廣場各1處,修建了6公里的水泥道路,在村道積極種植花草,配備垃圾箱、村級垃圾填埋場和垃圾清運車等,開展日常保潔和垃圾收集清運工作,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同時,該村還聘用5名貧困戶長期擔任環衛工,負責對村上垃圾的日常清掃和維護工作。

古城村:从“脏乱差”到美如画

張慶堂開著垃圾清運車裝運垃圾

今年65歲的張慶堂,家裡4口人,上了年紀的老張還患有腦梗、腰間盤突出等病,老伴也患有冠心病和慢性胃炎,每年的醫藥費也得好幾千元,為了幫助老張儘快脫貧,今年4月起,他被村上臨時聘用為環衛工,每天早晨一大早,張慶堂和村裡其他環衛工都會穿上橙色的環衛服,騎著電動車去清掃和維護村上的垃圾。

“公益崗位每月我可以領到500元,再加上我今年新增養殖的2頭母豬,今年我就能脫貧。”張慶堂高興地說。

古城村:从“脏乱差”到美如画

村道沿線新建的垃圾倉

村上配齊了環衛隊、建了垃圾桶,讓村上衛生清潔的硬件設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但如何讓環境衛生保持的長久,並建立長效機制?為此,古城村還還聘任村上的老黨員擔任村級環境衛生監督員,定期不定期對轄區環境衛生的清掃、保潔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建立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聯戶劃區域包乾責任制度,形成村、組、戶三級責任管理體系和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

與此同時,村上還利用每月10日的“固定黨日”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帶頭在村上開展衛生清潔大掃除活動,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帶頭示範作用,並利用農民夜校、道德講堂、道德模範評選等活動,不斷提升村民自身素質,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環境衛生靠大家”的理念,形成全村共同參與治理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