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落魄,是自我感受,一般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中

落魄,是人的一種自我感覺,和大眾眼中的形態。因為,每個人認知世界的眼光不同,於是,落魄在每個人心中的概念就不同。但是,作為大眾的價值觀而言,或許又是統一的,在他們看來,落魄等價於身無分文。落魄,在我看來,它是人在某種不如意狀態下的自然流露。這種不如意,可以是你在富可敵國時的一種不適,也可以是你在錦衣玉食中的一種安逸,還可以是你在窮困潦倒中的飢寒。樂不思蜀,看起來很瀟灑,其實很落魄,因為,他只是在無法改變的失卻中,自我欺騙中麻醉著心靈。

落魄,是自我感受,一般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中

落魄,不只是在人們的視野中,不只在人們的價值觀中,更在人們的心中。有一種落魄,不是身無分文,是浮躁時的心神不寧,是入世後的懷才不遇,更或者,是我現在還已經感悟出來的其它,但卻無法言傳。當我們心神愉悅的時候,我們也許不是在落魄,大概在這世間,很難拿外在的東西,來衡量一個人,應該是處在那一種狀態中,因為,生活的複雜性;因為,性格的多重性。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是生活扭曲了我們的靈魂,還是我們的靈魂在隨著生活的變化而附加變化。

落魄,是自我感受,一般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中

生命的意義,很難說清是什麼,也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也許,是無論用多麼貼切的語言來形容它,都是冰山一角、滄海一粟。當我在繁忙的一天,結束之後,洗去了一天的疲倦,我知道,這是一種片刻的安寧,我也知道,這是一種邂逅裡的愉悅。好多年,沒有仰天望月;好多年,沒有尋星問名了。也許,是在大學畢業以後,就沒有了這種閒情雅緻。今夜,這種感覺好像回到了“小時不識月,忽作白玉盤”的懵懂少年時代。那時,不知道什麼是灑脫,不知道什麼是落魄,只是在少年該有的意象裡天真、純樸的活著。

落魄,是自我感受,一般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中

後來,隨著涉世步伐的不斷深入,我們大了,懂得了一般意義上的豁達,懂得了一般意義上的灑脫,但卻懂得大眾眼裡的落魄。快樂,是人存在的樂趣,沒有了這個因素,就算你具備了其它方面的條件,那麼,你也是落魄的。也許,你的落魄,不再物質上,而在精神上。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境界。如果,你可以超然物外,不去在意你的窮富,不去在意很多時候眾人強加在你身上的期望值,那麼,真實、灑脫的活著,將是你不再落魄的精髓所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無論你為的是什麼,無論你的結局是什麼,無論你現在的現狀是什麼,這些都不是很重要,最主要的,是你在自由的活著。

落魄,是自我感受,一般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中

因為,你的努力,在你的志趣中;你的快樂和充實,在你的價值中。你不必為了他人的某種期望值,而假意、虛偽的活著。因為。這種期望值,足可以毀掉一個弱者心中本可以成大器的夢想;這種期望值,最終給予此人的不管是成功與失敗,但在我看來,至少他是失敗的。因為,他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裡。本可以成為里程碑的,但是。他最終在另一個領域裡,淪落成一種受眾人推崇的富翁和名流。這或許,是他曾經不屑一顧的成就,也許,還是他在時過境遷後的一種自以為是的事。

落魄,是自我感受,一般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中

所以,落魄不在於可以感覺到的視野之中,不在於眾人的價值觀中,可能在於你眉皺之間,也可能在你的隱忍之間,因為,有一種落魄,不是身無分文,而在於一種無從形容的混沌之間。落魄,是什麼?是微觀的,亦是宏觀的,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我想它應該是這樣的,就象愛畫畫的學生,被父母強制性推到了文化輔導班裡,這也象擅於書法的成年人,但是,為了生活的艱難而忙於生計。他們因為人為和生計的改變而屈從,這就是一種落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