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合水縣:合力拓寬小康路

合力拓寬小康路

合水县:合力拓宽小康路

合水縣老城鎮牧家溝村設施瓜菜生產示範點。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維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張關宏 謝麗娜

合水縣按照“脫貧攻堅主抓產業扶貧、產業扶貧主抓合作社建設、合作社建設主抓‘331+’”的工作思路,採取種養結合、長短結合、託管代養等方式,全力推進產業扶貧。

合水縣2018年共投入扶貧資金1.83億元,落實到戶扶持資金1.03億元,產業貸款資金4366.5萬元,新建、改建、規範合作社290個,新栽果樹8600畝,種植設施蔬菜、高原夏菜6.9萬畝,新改建奶山羊、湖羊規模養殖場21個。2018年底,實現脫貧退出12個村1251戶472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63%。

合水縣把發展壯大脫貧致富產業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機結合,篩選有實力、信譽好、運行規範、有意願帶動貧困戶的企業、合作社,落實獎勵補助政策,引導企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入股合作經營,大力發展牛、湖羊、野豬、蛋雞、蘋果、高原夏菜等特色種養業及循環農業、採摘觀光農業等新興農業。據悉,2018年底,全縣共計參股貧困群眾3900戶,入股資金達6156.81萬元,實現分紅620萬元。

趙鴻範是太莪鄉北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他和老伴患有慢性疾病,發展產業缺少勞動力。半年前,他聽取幫扶幹部建議,將7200元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到慶陽紅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他領到的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的分紅共計540元。

慶陽紅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欽有介紹,由貧困戶帶資入股分紅、合作社負責經營,目前93戶貧困戶累計享受分紅5萬多元。同時,合作社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流轉群眾土地2250畝,建成矮化密植有機蘋果園和短枝富士蘋果示範園,並配套建成大櫻桃、李子、油桃、蘋果等採摘示範園,帶動貧困戶104戶。

如今,在合水,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走上了抱團發展產業之路。目前,該縣新建、規範提升、正常運行的合作社有308個,帶動貧困群眾6258戶。

合水縣採取項目到戶、定額獎補的方式,鼓勵貧困戶因地制宜自種自養,持續做大農業產業體量。據統計,2018年,該縣注入2400萬元用於貧困戶到戶發展產業,發展牛羊豬雞1.5萬(只),栽植蘋果樹等增收種植業4.5萬畝,新建鋼架大棚145座。

為破解群眾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合水縣研究制定了《支撐“一戶一策”產業發展資金扶持實施辦法》,至目前,縣裡共為3900戶貧困戶每戶扶持產業發展資金2萬元。今年,合水縣繼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為建檔立卡已脫貧的11176戶每戶按照5000元的補助標準,鼓勵支持其繼續發展產業;在去年2萬元扶持資金的基礎上,為2446戶貧困戶繼續投入幫扶資金1萬元,採取自育發展、託管代養相結合的方式,培優培強致富產業。

與此同時,合水縣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群眾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全力解決群眾發展產業缺資金、貸款難的問題。據悉,目前,當地各金融機構已累計為全縣173個合作社、9711戶農戶發放貸款99164萬元。

“要是當初沒有扶貧資金支持,哪有現在的好局面。”太莪鄉太莪村村民段勇謀一邊收雞蛋一邊說。幾年前,段勇謀投資養殖蛋雞,因為規模小、成本大,效益不佳。隨後,他計劃擴大養殖規模,但缺乏資金支持。就在段勇謀一籌莫展之際,合水縣財政局與金融機構對接,幫助他解決了10萬元的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據瞭解,近年來,段勇謀先後獲得各類貸款和資金扶持97萬元,依靠這些資金,他的養雞場固定資產已達到150多萬元,蛋雞存欄量9600只,實現月產蛋1200斤,年收入20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