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所謂NBA教父,意義是在其領域擁有極高的威望與絕對的掌控力、能力,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形容毫不為過。

放眼NBA,能稱上教父者,真可謂寥寥無幾;“紅衣主教”奧爾巴赫、“LOGO男”傑裡.韋斯特、“禪師”菲爾.傑克遜、“鐵血教練”帕特.萊利、波波維奇......額,細細一看,好像混進了一個奇怪的名字?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嘿,你當然不知道我說的是“禪師”菲爾.傑克遜啦。你肯定在奇怪,為什麼我會把一位生涯拿過13座總冠軍的知名人物排除在教父名單之外呢?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段談到的五位傳奇,除了“禪師”菲爾.傑克遜,其餘幾位都是絕對的教父級人物(並不是貶低禪師的歷史地位,就事論事)。

我們先挑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來講;“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綠軍數十年的興衰皆握於股掌,正是因為他的存在與運籌帷幄,綠軍才得以在上古時期頻頻奪冠,成就王朝,甚至可以在黃綠盛世中囂張跋扈地說道;“只要有凱爾特人在,湖人就別想贏下系列賽。”那些年的NBA,奧爾巴赫門生故吏遍天下,權威之盛甚至於NBA總裁見面都得禮讓他三分。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奧爾巴赫之後,許多NBA主帥將他視為標杆,幫助球隊與個人成就功名偉業的同時覬覦球隊的權力,後時代誕生的怪才萊利和菲爾.傑克遜便是其中之一,二人都對成為教父有著極度的渴望,只不過最後的結果是,前者成就真正教父,後者落寞只混得知名教練。

開啟熱火生涯之前,萊利與禪師一樣,都不過是NBA的知名教練,做好場上教導球員的分內事,其他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教父這個詞更是與他們無半點瓜葛。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禪師奪冠後被視為成功者,躊躇滿志之時,“失敗者”萊利潛移默化中成了球隊隻手遮天的大人物。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大家對萊利的固有印象是;筆挺的西裝,梳得明明白白的背頭,五官明朗,三分怒氣,兩分威嚴,往那一杵,氣勢逼人。他信奉團隊籃球,魔鬼訓練,儘管這樣的方法讓球隊大佬頗有微言,但迫於主義後戰績的直線上升與萊利的個人威嚴,球員也不敢多做表示。

相較之下,禪師氣質差了一些,穿一身便裝上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要逛菜場的平凡老頭?(二人共同的特點;好勝心)但比起萊利,禪師更春風得意一些,克勞斯慧眼識金,將他從底層聯盟提拔上來,在喬丹等超級巨星的輔佐以及廣為人知的三角進攻加持下(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奇怪,你不知道禪師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喬丹科比等出名的偏執狂臣服),一路順風順水。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即便那些年萊利率領的尼克斯總是被禪師擊得潰不成軍,即便萊利總是被嘲諷“沒了魔術師你不可能拿冠軍。”但即便是公牛最瘋狂的擁躉也不得不承認;萊利無論去哪都是雪中送炭,他能讓一支墊底的球隊迅速崛起,即便無法奪冠,但這足以證明其個人能力。相較而言,禪師需要巨星,他只是有喬丹,他去哪都只是錦上添花,沒有巨星,他的三角進攻不過是理想中的鏡花水月。

禪師先發制人,在球場上擊敗了萊利,萊利後來者居上,在幕後擊敗了禪師。

1995年,萊利空降熱火,初臨邁阿密,萊利便獲得了熱火老闆阿里森的空前信任(總經理,主帥,10%的股權激勵),合同曝光後,全聯盟一時大跌眼鏡。如你所知,萊利的老對頭禪師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驚得的是瞠目結舌,彼時公牛正鬧得天翻地覆,因為功勞分配不均和挑選球員、續約誰的問題,禪師與一手招來自己的

“伯樂”克勞斯宣佈分道揚鑣。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萊利的合同讓禪師垂涎不已,球場上他總是擊敗萊利,球場下他怎肯低萊利一頭?

為了讓自己與克勞斯的爭戰佔上風,禪師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私下搞小動作就不說了,禪師甚至把矛盾擺在檯面上供全聯盟吃瓜。1997年,禪師發佈一篇日誌,日誌中心便是抨擊克勞斯,克勞斯不甘示弱,辱罵禪師忘恩負義。衝突升級後,喬丹等人紛紛響應禪師,聯名上書公牛老闆雷恩斯多夫,希望解僱克勞斯,將禪師升為總經理,但喬丹等人的聲援並未讓雷恩斯多夫正眼看待。

畢竟,為了一個野心勃勃、並看起來可有可無的人,放棄一個既省錢又有能力的自己人,簡直是滑天下之稽。

矛盾扯皮到最後的結果是;公牛第六冠後,喬丹退役,禪師退隱,克勞斯留下。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逼宮不成,反受其累,禪師一時臭名昭著,他想要像萊利那樣擁有權力成了眾所周知的事情。退隱的禪師不甘就此落寞,之後的日子裡,他與紐約尼克斯互相有意的消息頻出

(尼克斯算的上是禪師的母隊)

禪師向尼克斯表示讓他復出只有兩個要求——總經理+教練,這樣的要求讓當時的尼克斯主帥小范甘迪十分不滿,感受到帥位威脅的他抨擊管理層表示中途換帥會擾亂軍心,尼克斯的球員們也積極響應,在他們的阻撓下,禪師入駐紐約,最終作罷。

禪師又敗了,但他不會放棄,他想像萊利一樣風光。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禪師還是等到了,1999年,禪師飛赴天使城。彼時的湖人坐擁OK組合卻無成績,洛杉磯哀嚎遍地,管理層思前想後,驚覺最關鍵那環卻是主教練,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湖人請來了禪師。禪師來湖人,意圖不言而喻;洛杉磯是大城市,OK組合潛力無限,在這煥發第二春,同時實現自己的夢想,豈不美哉?

可湖人卻不這麼想,眾所周知,湖人是家族式企業,你禪師既非正統,也不是嫡系,一個外來的家雀怎可能分走我們鍋裡的粥?精明的老巴斯耍起了滑頭,他既沒一口否決禪師的要求,也沒答應,他不想給禪師權力,因為湖人已經有了教父(傑裡.韋斯特),他不斷的和禪師兜著圈子,兩方最後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結論;禪師可以擁有直接向自己負責的人事建議權。

好嘛,既然你這麼糊弄,如果我不做出點實際行動,是不是有點對不起我們之間扯皮浪費的時間了?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初到洛杉磯,人生地不熟,自然得尋覓舊人建立體系。於是禪師直接要求巴斯引進自己昔日的忠心追隨者;哈珀、皮蓬、格蘭特。哈珀與格蘭特垂垂老矣,底薪收留不在話下,皮蓬合同太大,狀態成疑,巴斯不敢冒這個險。招不來皮蓬,禪師另有辦法。人格魅力爆炸的他與老闆巴斯的女兒珍妮.巴斯一來二去,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從而升級了自己在湖人的地位。

禪師在湖人的威望日漸鼎盛,權力被架空的韋斯特自覺無趣,主動離開。

清除了最大的威脅,禪師完成了衝擊管理層的第一步,但他仍不滿足,他想像公牛時期那樣,擁有最忠誠於自己的球員。要想完成這一步,首先要清理的便是頭號刺頭科比,禪師從來不喜歡科比(當科比知道了這一消息,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剛入駐湖人他就建議湖人交易科比換來馬里昂和基德。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禪師走了一步險棋,因為他觸碰了湖人的禁忌。

巴斯對此很不滿意,科比是湖人未來的票房希望,他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交易科比。但禪師並不放棄,有了巴斯未來女婿這層關係的加持讓他變得更加有恃無恐,在明知會惹怒巴斯的情況下,他依然選擇多次進諫,在巴斯家族內訌(禪師屬於珍妮一派,另一派以小巴斯為首)的情況下。

有道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禪師逐漸失去了巴斯的信任。

溺水的人,會抓住一切他認為能救他的稻草。03-04賽季,禪師合同的最後一年,為了不讓自己前功盡棄,禪師努力修復自己與科比的關係,向老闆許諾交出人事建議權,但禪師的這些努力在巴斯那裡皆成了徒勞。不甘的禪師決定冒死進諫,他再次表示湖人應該留下奧尼爾,交易科比。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就這樣,禪師再次被掃地出門。隨著禪師的下課,巴斯家族的內訌也告一段落,小巴斯接過了人事大權。小巴斯能力不足,心氣太高,有他在,湖人處處皆意外。意識到問題的老巴斯以千萬年薪,實權重新請回了禪師。抱著不蒸饅頭爭口氣的心態,禪師快速修復了與科比的關係。

好關係抵不過硬實力,彼時的湖人陣容平庸,這顯然不符合科比的預期,想要努力證明自己的他向管理層表明立場;要麼交易自己,要麼請回傑裡.韋斯特。

科比的要求深深刺痛了禪師的心,自己手握大權卻毫無建樹,該如何面對手中的權杖與湖人擁躉的希望?

禪師踟躕之餘,庫布切克覓得了加索爾,科比如願留在了洛杉磯。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此番交易,盡顯禪師的無能,你想要權力,不給你,你就勾心鬥角,翻江倒海,你想要權力,給你了, 你卻尸位素餐,這下誰能相信你?

彼時湖人的內部矛盾達到了頂峰,老巴斯的子女因為爭奪權力而變得貌合神離,日薄西山的老巴斯感到有心無力,他逐漸將權力過度給小巴斯。得志的小巴斯開始打壓以珍妮.巴斯為首的禪師一派,兩連冠後,主要功勳禪師竟被要求降薪才能留下,為了成就三連偉業,禪師不得不忍辱負重,但湖人半決賽的折戟沉沙,讓禪師放下了所有的負擔,最終飄飄離去。

禪師的落寞,恰好襯托了老對手萊利的春風得意。

禪師;教練or教父?因野心與偏執殤折的夢想

同年夏天,萊利一手組建了空前絕後的熱火三巨頭,彼時的他已然成為了名正言順的“教父”。當時的教練圈風氣是;最佳主教練是禪師?我們沒有意見,既然無法超越他,那還有什麼意義追逐呢?不如就此轉行成為一名“萊利”式的教父,流芳千古。

禪師心有不甘,他仍有餘力追趕萊利,2014年3月19日,禪師正式進入尼克斯,成為球隊總裁,終於圓了自己的權力夢。不過,後來的情況我們也都知道了,在禪師的帶領下,尼克斯滿地雞毛,怨聲載道。

禪師的“教父”夢,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場泡影(從另一種層面講,禪師和喬丹是同一類人,只能接受特定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