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職場江湖那些事兒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年關將至,當職場人都在期待著能夠安穩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然後開開心心放假過年時,卻頻頻看到讓人感觸良多的新聞。

前幾天才剛剛爆出網易暴力裁員重疾員工的消息,而當這個消息還在不斷髮酵的時候,又有一位因疲勞過度而猝死的明星的事件迅速霸佔大家的朋友圈。

當我們還在為已逝的明星,為被裁員的重疾員工感到惋惜和不忿的同時,似乎也在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們到底是在為了什麼拼命?”

又或者說:“我們到底還要不要拼命?”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1

馬雲:“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職場人的壓力似乎就從未減少過。

“成功”似乎成為了職場人每天都要掛在嘴邊的詞語。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自己能夠過得更好,甚至都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

所以馬雲說:“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因此,馬雲對大家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按照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年輕人,在能拼命的時候就要拼命,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

然而,到底成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像網易那個被霸道裁掉的員工一樣?拼了老命幹工作,結果因為身體患病,最後被公司給“拋棄”?

所以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拼命,然後在身體扛不住的時候,再用年輕時用命拼來的所謂的“成功”來續命。

如果這就是成功的話,那我情願不要。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馬雲在談論“996”話題的時候,也說過他自己是“12×12”的狀態,還說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的人。

由此他認為,那些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成功的人都比我們辛苦。我們憑什麼抱怨“996”?

在我看來,馬雲的這句話就是典型的“有用的廢話”

這世界上的確有很多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以上,但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值得炫耀和比較的事情。

你的“12×12”所得到的,和在工廠“996”的工人所收穫的能一樣嗎?

不是因為你是“12×12”獲得的成功,而是因為你想要得到更多,所以才“12×12”。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2

徐崢:“年輕人在外工作,千萬不要拼命啊!”

就在高以翔因參加綜藝節目而猝死的新聞被證實後,導演徐崢發文悼念高以翔。

在徐崢導演的文中提到這麼一句話:“所有的年輕人在外工作首先一定要自己愛護自己啊,千萬不要拼命啊!”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徐導算不算成功人士呢?我覺得也算是吧。

雖然可能沒馬雲有錢,但在影視領域裡,徐崢也算是這個行業的成功人士之一了。

一個是商業成功人士,一個是影視界大咖,兩個都算是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那作為職場人,我們到底該聽誰的呢?

一個讓年輕人拼命幹,一個勸解年輕人千萬不要拼命。

所以我們到底該不該拼命?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高以翔的猝死,引發了很多人對於“生命”的再次感悟。

而事實上,在此之前還有很多因為“過度勞累”而猝死的案例。

每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都會感慨萬分,然後一邊告誡自己不要“拼命”,而一邊又在拼命加班工作。

到底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嚴重性?還是說,作為社會基層的職場人其實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3

同事:“還減什麼肥?活在當下不好嗎?”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意外離世,對於職場人來說,這一切都在告誡大家:成功可能並不是你最應該注重的。

我有個同事在看到高以翔去世的消息後,感慨道:“還減什麼肥?活在當下不好嗎?”

而發出這個感言的同事,是我們公司中每天只吃水煮青菜的正在減肥的人。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這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背後透露出她為了減肥而付出的艱辛。

除了體能上的消耗外,還有更多不能享受當下的遺憾。

減肥只是一個過程,就好像我們在職場上“拼命”一樣;而妙曼的身材,就是我們拼命追逐的“成功”結果。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推脫”或“藉口”,但我更相信她是真正理解了生命與她而言的意義。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我們不就像是減肥的經歷一樣嗎?

為了達到那個所謂的——可能還不一定能達到的——成功彼岸,放棄了多少沿途美好的風景。

當我們掙到了足夠多的錢,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功後,無非也是為了能夠享受風景。

這麼一想,是不是有點搞笑呢?

成功是為了享受,而在獲取成功的路上卻放棄了享受。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最後

我更相信很多人之所以“拼命”,可能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吧。

我們內心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一定就是大咖們口中的“成功”。

網易被霸道裁掉的重疾員工,可能只是為了賺取謀生的收入,只不過沒想到自己會在這種情況下遭遇“無情”的裁員。

高以翔是明星,同時從行業屬性來看也只是“拼命”工作的一個職員之一而已。

從網易霸道裁員,到高以翔猝死,職場人還要不要“拼命”?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用一句老話作為結尾,希望所有職場人能夠有所體會: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我是知陽,願逝者安息,願天堂不再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