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進入11月份以來,一場場白熱化甚至“自殺式”空調價格戰,在格力電器帶動下,將原本略顯平淡的中國家電產業迅速炒熱。這不只引發空調產業新一輪清場洗牌的諸多猜想,更引發家電行業對於全行業價格戰火燃燒阻礙高質量發展轉型的一系列擔憂。

就格力空調超低價清庫存之際,行業另一巨頭美的空調則高調啟動“雙效保鮮”真惠民的戰役,以全新“一級能效空調普及”PK三級低能效淘汰機和“一年以上產品七折優惠”保鮮承諾PK庫存機,讓一些“打著低價清理低能效淘汰機和庫存機的投機行為,無處躲藏。

那麼這場“超低價清庫存與雙保鮮真惠民”的空調終極對決大戰,到底誰才是最後的贏家?格力與美的這兩家空調行業巨頭,誰又能笑到最後?

格力空調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

12月12日晚上,格力電器官微再次發出“讓利活動公告”,降價促銷活動再次增加兩大系列產品、平均每臺讓利800~1000元。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從11月11日、11月26日,到12月12日,短短30天內,格力在空調市場上相繼發起三次大規模的降價:第一次讓利30億、第二次100億,第三次單臺直降千元力度仍然不小;降價促銷的產品主角,從俊越、T爽,到悅風||、品悅,變化的是補貼力度、產品名稱,不變的卻是清一色為“三級低能效”產品。

如果說雙11,格力30億的降價促銷,聚焦在俊越、T爽兩個系列產品上,還讓很多消費者認為:這就是讓利於民;特別是格力後來還對老用戶進行補差,更堅定用戶對於格力的認可;不過雙12當天,格力再次拋出公告,以產能供給不足為由要將降價促銷的產品機型,從俊越、T爽變為悅風||、品悅,同樣是直降千元左右,而且全部是3級能效。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格力此舉不得不令外界疑惑,面對同樣的三級能效產品,同樣的生產工廠,為何無法保證俊越、T爽的產能,卻能夠讓悅風||、品悅再次降價促銷。背後的小算盤已是昭然若揭。《第一財經》在文章中直接指出,格力雙12再次延續雙十一、11月底的價格戰,“欲清理定頻空調庫存,保住2000億營收的規模”。

自董明珠全面執掌格力電器以來,格力高庫存問題在空調業是“公開的秘密”。一方面,格力空調每年要求20%甚至更高增長,直接採取對經銷商層層政策壓貨的套路,經常遭遇終端需求低迷,格力商家庫存“爆滿”是常態;另一方面,今年情況極為特殊,全新的空調新能效標準將全面實施,首次將變頻與定頻能效統一,三級能效定頻只有淘汰出局一條路。

今年以來空調市場的持續低迷,不僅讓格力的高增長夢想“化為泡影”,其今年Q3季度營收增速僅為0.03%,扣除其它業務增長拉動,基本可以斷定其空調同比下跌是定局,造成庫存積壓更是不爭的事實。同時,空調新能效頒佈實施,必然會掀起一場全行業拋售三級定頻空調的高潮,格力主銷產品基本均為三級定頻,這對於工廠和商家來說就是一顆顆“定時炸彈”,必須要儘快處理。此外,剛剛迎來新東家高瓴資本的格力電器,在空調主業下跌背景下必須保住2000億營收才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而唯一手段就是“低價傾銷”既搶市場又保收入。

由此來看,對於格力電器來說,雙11當天的降價只是一次“清倉拋貨謀增長”的預演,其真正的目標正是要等到雙12這天拋出新的降價促銷方案,再明正言順地“以讓利惠民”的名義,對商家倉庫中的三級定頻進行清倉拋貨。而不是公告中的“俊越、T爽賣得太好,工廠產能跟不上”,就是要為低能效庫存機、淘汰機引流。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9年前10個月,空調業總庫存量為4592萬臺,同比增長16.4%。其中TOP3強品牌庫存量則達到3451萬臺,佔比高達73.6%。大部分則集中在行業一哥身上。

雙效保鮮真惠民,美的空調擊中誰的軟肋?

就在格力空調短短30天內,以腰斬式降價、大幅度拋售等方式,加速三級定速空調的庫存清理,空調雙雄之一的美的也悄然引爆一場“雙效保鮮”惠民戰。其核心就在於“一級變頻空調普及”PK“三級低能效強制淘汰機”,以及“銷售一年以上老產品直接七折優惠”保鮮承諾PK“超低價拋棄庫存機”

美的最先打響的是“一級能效全直流變頻空調普及風暴”,以大1.5匹一級能效變頻空調1999元,提前響應國家新能效標準倡導的節能減排號召,推動高能效產品的普及、加速淘汰三級低能效產品,引領一輪行業高質量發展轉型,為消費者選購新空調進行“能效保鮮”。最終這也完成對一級能效變頻空調的價值定標,從而讓消費者以優價享受高質高能效產品。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隨後美的空調再次於山東地區試點空調“保鮮行動”:呼籲同行不要銷售生產日期一年以上的空調,更對美的用戶公開承諾“凡是在正規渠道購買生產日期一年以上空調直接七折優惠”,用這種方式倒逼行業和企業加速產品更新迭代,更讓用戶不再掉進庫存機陷阱,最終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品質保鮮”。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空調業迎來終極對決戰:美的雙保鮮真惠民VS格力超低價清庫存

都說,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獵手的槍。從一級能效變頻普及風暴的能效保鮮到“一年以上產品七折優惠承諾”的品質保鮮,美的空調這一“雙效保鮮連環拳”背後並非針對哪個同行,本質上還是倒逼空調產業的經營轉型:拋棄政策壓貨經營的模式,面向市場和用戶開啟“勤進快銷”新零售體系,以產品、技術和服務贏得用戶,而不是“名不符實”低價搶眼球。最終,美的空調也讓用戶獲得“透明而清晰”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以及“高質優價”的購物體驗。

剛剛結束的雙12大促中,當天美的空調破7.5億元的銷售額,實現了全網第一,這也再次證明美的空調雙效保鮮戰略的用戶口碑和市場價值持續引爆。來自奧維、中怡康等多家第三方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1月,在中國的空調市場上,美的是唯一逆勢增長的領軍企業。

忽悠欺騙用戶沒有明天,空調業在洗牌中孕育生機

已步入成熟期的空調業,面對的是一個成熟而理性的新市場,以及年輕充滿變數的新主流群體。他們構成空調產業近幾年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一方面,他們關注價格、清晰地掌握價格體系的變化,希望擁有更好的產品更優的價格;另一方面,他們願意嚐鮮,希望為好產品付出更多的價格,但他們痛恨先漲後降、更痛恨被欺騙和忽悠。

從雙11開始的俊越、T爽降價拋售,到雙12的悅風||、品悅直降千元促銷,可以看到格力促銷機型都是清一色三級低能效淘汰機。如果這些產品都不是庫存,那麼對於一家企業一次正常的商業促銷行為來說,完全沒必要開足馬力生產即將要淘汰的落後產品?顯然如果一家企業搶在國家政策出臺前,生產大量“低價格低能效”產品只為了衝擊全年的營收目標,說明這家公司的經營戰略和主流價值觀偏離航道,更是對未來幾年的可持續發展不負責任。

其實早在2018年,董明珠就曾公開承諾並表示:格力絕不打價格戰,“一個行業的老大很重要,老大怎麼樣,這個行業就會怎麼樣,格力影響了很多企業的決策。如果我打價格戰,其他企業全死掉了,這是沒有意義的,你把別人打死,自己也傷得要命”。但是,如今格力電器要想實現董明珠提出的到2023年取得6000億元的營收目標,以2018年公司2000.24億元的營收計算,2018年至2023年間,公司需保持24.57%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速。今年一至三季度,格力電器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49%、10.38%、0.03%。

如今,董明珠卻是一語成讖。多位家電業內人士指出,格力的這一輪價格戰表面上看搶了訂單,力保2千億營收,實際上卻是“殺敵一千自傷一千”。因為降下去的價格再想漲上來,是不可能的;被庫存機淘汰機忽悠和欺騙的消費者,想要再贏得信任,也是不可能的。未來面對格力空調的“超低價清理庫存機、淘汰機”,以及美的空調的“能效、品質雙保鮮”真惠民,到底誰能笑到最後?相信時間、用戶、市場會給出自己的答案。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在這場行業一哥挑起的價格亂戰中,卻遭遇另外一哥的雙保鮮強勢挑戰,這意味著空調產業已經在孕育著新的變化和變數。最終,直道搶發、變道超車都會上演,但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互聯網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