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譯文:三國志·魏書·張邈傳

張邈傳,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少時以俠義聞名,接濟貧困,助人為樂,傾家蕩產,壯士多有歸附於他的。太祖、袁紹都是張邈的朋友。朝廷徵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應考成績被任命為騎都尉,不久又被任命為陳留太守。董卓引兵開進長安,犯上作亂,太祖與張邈首先舉兵征討董卓。汴水之戰,張邈派將帥衛茲率部跟隨太祖作戰。袁紹成為盟主後,時常表現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張邈經常直言責備他。袁紹派太祖殺張邈,太祖不從,反而責怪袁紹說:“孟卓是我的好朋友,無論如何都該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亂,不應自相殘殺啊!”張邈知道這件事後,更加敬重太祖。太祖在征討陶謙前對家人說:“我如果回不來,你們可以去投靠孟卓。”結果太祖凱旋而歸,見張邈,兩人相視而泣。他們的關係就是這樣的親密。呂布離開袁紹去投奔張楊,經過張邈住處,與他告辭,兩人拉著手立下了誓言。袁紹聽說這件事,無比氣憤。張邈擔心太祖最終將會替袁紹殺自己,心中總是不安。


譯文:三國志·魏書·張邈傳


興平元年(194),太祖再次征討陶謙。張邈的弟弟張超,與太祖的將帥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同商議背叛太祖。陳宮勸說張邈:“當今雄才四起,天下分爭,您擁有那麼寬廣的土地和眾多的兵士,處於四面受敵的處境,撫劍四顧,也可稱得上是人中豪傑,卻反而受制於人,不是有損身份嗎?今天兗州城裡的軍隊東征,城內空虛,呂布是位驍將,善於打仗,勇往直前,如果暫且將他迎來,共同佔據兗州,靜觀形勢,相機行事,這樣或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呢!”張邈聽從了他。太祖東征陶謙時讓陳宮帶領部分將士留守東郡,於是陳宮領著這批人馬東迎呂布,讓他做了兗州牧,並佔據了濮陽,周圍各縣紛紛投靠呂布,只有鄄城、東阿、範縣沒有反叛曹操。太祖率領主力回師,與呂布在濮陽一帶激戰,形勢對太祖很不利,兩軍對峙了一百多天,不分勝負。時值大旱,又有蝗災,莊稼顆粒無收,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呂布領兵向東駐守山陽,在兩年的時間裡,太祖將失地全部收回,並在鉅野打敗呂布。呂布東逃,投奔了劉備。張邈跟著呂布一起逃跑,留下張超帶著家屬守雍丘。太祖圍攻雍丘數月,攻破並屠戮城池,誅殺了張超及其家屬。張邈去向袁術討救兵,尚未見到袁術,自己卻被部下殺害了。劉備東征袁術,呂布奪取了下邳,劉備只得返回歸附呂布。呂布派劉備駐守小沛。呂布自稱徐州刺史。袁術派大將紀靈帶領步騎共三萬多人馬征討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援。呂布手下將領說:“將軍您一直想除掉劉備,今天正好借袁術之手幹掉他。”呂布說:“不行,袁術如果佔據了小沛,就會聯合北面太山一帶的部隊,我們就會被袁術所包圍,我不能不去救劉備啊。”於是領步兵千人、騎兵二百,飛速趕往小沛。紀靈等人聽說呂布前來援救劉備,只好收兵,不敢輕舉妄動。呂布在離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紮下營寨,派衛士去請紀靈等將領,紀靈等人也請呂布一起飲酒作樂。呂布對紀靈等人說:“玄德,是我呂布的弟弟。如今他被諸位所圍,我特意趕來救他。我呂布生性不愛看別人互相爭鬥,只喜歡替別人解除紛爭。”呂布命門候在營門中豎起一支戟,說:“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發射中,諸君當立即停止進攻,離開這裡,如射不中,那你們就留下與劉備決一死戰。”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諸將大為震驚,誇讚說:“將軍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第二天,呂布又與諸將歡會宴飲,然後各自回兵。袁術想聯合呂布,讓他為自己所用,於是向呂布提出讓他的兒子娶呂布之女為妻,呂布同意了。袁術派韓胤為使節,向呂布正式轉達他將更換年號、登基稱帝的事情,同時請求接呂布的女兒與自己的兒子去完婚。

沛相陳王圭惟恐袁術、呂布成了親家,徐州、揚州聯為一體,將會危害四方,於是前往遊說呂布:“曹公奉迎天子,輔佐朝政,征討八方,威震四海,而將軍您應與他合作,以取得天下安寧。如果您與袁術成了親家,將會擔上不義之人的罪名,那樣形勢就對您不利了。”呂布心裡也怨恨當初袁術不接納自己,雖說女兒此時已經隨韓胤走了,他還是把她追了回來,拒絕了這門親事,並將使者韓胤戴上枷鎖、鐐銬,送往許都街市上斬首示眾。陳皀想派兒子陳登到太祖那裡,說明呂布願意與曹操合作,呂布不同意。正巧太祖的使者這時來到,傳天子令,任命呂布為左將軍。呂布大喜,於是讓陳登啟程,還命他帶著書信,向天子謝恩。陳登拜謁太祖,述說了呂布有勇無謀、反覆無常的缺點,希望太祖早日除掉他。太祖說:“呂布是個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實在不能讓他久留世上,你當然是最熟悉內情的。”當即把陳皀的年俸祿提到二千石,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臨別時,太祖拉著陳登的手說:“東邊的事,便全託付給你了。”命令陳登私下分化呂布的隊伍,為自己做內應。開始時,呂布想通過陳登求得徐州刺史之職,陳登回來,呂布見自己的願望沒能實現,大怒,拔出戟來砍著桌子說:“你父親勸我與曹公合作,我才拒絕了袁術的婚約;而現在我一無所獲,你們父子反倒地位顯赫,重權在握,我被你們出賣了!你倒說說看,你在曹公面前替我說了些什麼?”陳登面不改色,從容地答道:“我見曹公時說:‘對待將軍您,要像對待猛虎,應當讓他吃飽,如果不飽,他會吃人的。’曹公說:‘並不像你說的那樣,而更像養鷹,餓時可以利用,而當他吃飽了,卻會自顧飛去。’我們就是這樣談論您的。”呂布的氣才平定下來。袁術聽說呂布回絕了婚事還殺了自己的使者,便與韓暹、楊奉等聯合,派大將張勳領兵前去征討呂布。呂布對陳皀說:“招來禍害的就是你,你看怎麼辦呢?”陳皀說:“韓暹、楊奉、袁術倉促聯兵,計劃不是事先定好的,肯定不會很好地合作,就像雞生性不能群棲一樣,他們也合不到一塊兒,讓我的兒子陳登前去瓦解他們,可以把他們拆散。”呂布採用了陳皀的計策,派人遊說韓暹、楊奉,讓他們與自己聯兵改而攻打袁術,軍械、物資一概由他出。於是韓暹、楊奉追隨了呂布,張勳吃了大敗仗。


譯文:三國志·魏書·張邈傳


建安三年(198),呂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術,並派高順去攻打沛縣的劉備,劉備大敗。高祖派夏侯..去援救劉備,也被高順打敗。太祖親征呂布,到了下邳城下,寫了一封信給呂布,陳述了福禍得失。呂布意欲投降,陳宮等人感到自己罪責太大,便勸呂布放棄這種想法。呂布一面派人向袁術求救,一面自己率千餘名騎兵出來應戰,大敗,只得退回城中死守,再也不敢出戰。袁術不能救他。呂布雖驍勇剛猛,但少謀而心胸狹窄多猜忌,他不能控制部下,對手下諸將只是言聽計從。而他的部將也是各懷心思,相互猜忌,所以每次戰鬥,總以失敗告終。太祖在城下挖了壕溝,把呂布包圍了三個月,呂布與手下貌合神離,將領侯成、宋憲、魏續捆著陳宮,領兵投降。呂布與他的麾下登上白門樓,眼見太祖層層圍住自己,只得下城投降。太祖生擒了呂布,在捆綁時,呂布說:“綁得太緊了,稍微松一點兒吧。”太祖說:“捆老虎,不得不捆緊一點。”呂布請求說:“明公所擔心的不就是我呂布嗎?如今我臣服了,天下就沒有值得您憂慮的事了。明公您領步兵,就讓我領騎兵,那天下就不難平定了。”太祖猶豫不決。劉備進言說:“明公難道沒見呂布侍奉丁建陽及董太師時的情形嗎?”太祖點頭表示明白他的意思。呂布於是怒罵劉備:“你是最無信義的小人。”太祖將呂布絞死了。呂布、陳宮、高順的首級送往許都,然後才葬屍首。太祖活捉陳宮時,問他想不想讓老母及女兒活,陳宮回答:“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對手的親人的;將仁義廣施天下的人,是不會讓對手缺乏繼承人的。老母能否活命,決定權在你,而不在我陳宮!”以後,太祖把陳宮的母親接來,養老送終,並將陳宮的女兒許配了人家。陳登字元龍,在廣陵有很高的威望。又因消滅呂布有功,加封伏波將軍,死時只三十九歲。有一次許汜與劉備同在荊州刺史劉表府上作客,劉表與劉備一起評價天下人士,許汜說:“陳元龍是湖海之士,至今豪氣未減。”劉備問劉表:“許君的說法對不對?”劉表說:“如果說不對,許君是位好人,不會隨便亂議論人的;如果說對呢,元龍確實名重天下。”劉備問許汜:“你說他豪氣未減,有什麼事可以證明嗎?”許汜說:“從前在戰亂時我路經下邳,去見元龍,元龍沒有以主人的身份待客的意思,久久不和我說一句話,而且徑自上大床睡覺,而讓我睡在下床上。”劉備說:“你有國士之稱,天下大亂,帝王流離失所,這種時候,希望你為國解難,考慮國家大事,要胸懷救世之心,但你卻去求田問舍,言談也沒什麼新意,這是元龍所討厭的,哪還有話與你說呢?如果是我,我會獨臥百尺高樓之上,而讓你睡在地下,哪裡只會有上下床的差別呢?”劉表大笑。劉備於是嘆息道:“像元龍這樣具有文膽武略、志向高遠的壯士,大概只有到古人行列中去找了!當今芸芸眾生,沒有可以和他相比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