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以色列戰鬥力有多強?1976年,他們曾展開了一場教科書級的營救人質行動


曾經有報道宣稱,以色列國防軍是世界上訓練最精良的軍隊之一,戰鬥力驚人。事實上,從1948年創立至今,以色列國防軍參加過數場主要的大型戰爭,以及其他眾多小型衝突,其中不乏教科書級的戰鬥事蹟,例如發生在1976年的恩德培機場救援行動。圖為事發時以色列民眾觀看關於這一事件的新聞報道。 "

1976年6月,法國航空139航班從希臘首都雅典起飛,預定降落在法國巴黎。但在起飛約10分鐘後,該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並命令飛機轉為飛往利比亞的班加西。及至飛機在班加西降落後,恐怖分子釋放了機上一名懷孕的女性人質。7個小時後,這架飛機突然脫開正在加油的輸油管,強行起飛,並在次日凌晨降落在了位於烏干達的恩德培國際機場。圖為事發時的恩德培機場。 "

在這起劫機事件中,劫機者共有10人,其中8人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員,且這起劫機事件得到了當時親巴勒斯坦的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明·達達的支持。伊迪·阿明出生於上世紀20年代,自幼喪父,隨母親一起流浪,輾轉加入了當時殖民地的軍隊,逐漸掌握了權力。1971年1月,伊迪·阿明推翻了烏干達前總統,自封為總統,並開始了獨裁恐怖統治。圖為在恩德培劫機事件中被劫持的航班。 "


在任期間,伊迪·阿明處心積慮要入侵鄰國坦桑尼亞,而坦桑尼亞選擇向以色列尋求幫助,因此伊迪·阿明和以色列當局之間產生了矛盾。在這次劫機事件裡,恐怖分子要求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的40名巴勒斯坦人和其他13名分別被肯尼亞、法國、瑞士和德國拘留的從事恐怖活動的嫌犯,以此交換機上的人質。機上旅客被扣留在恩德培機場的舊航站樓充當人質,伊迪·阿明親自前去探望,宣稱會保障所有人質安全。圖為伊迪·阿明。 "

劫機者宣佈釋放所有機組人員和非猶太人乘客,但機長和大多數空乘服務人員都宣告保護乘客是自己的職責,拒絕離開。而那些獲釋離開的乘客,大多選擇向以色列當局提供關於該劫機事件的情報,同時曾經承建恩德培機場的建築公司向以色列軍方提供了機場的建築圖紙,從而讓軍方能快速擬定拯救行動方針。但在表面上,以色列政府表示接受恐怖分子的要求,背地裡則快速高效地安排以武力手段營救人質的行動。 "

以色列當局通過和恐怖分子談判來拖延時間,而摩薩德則找來了曾經承建恩德培機場大樓的的工程師,根據原有設計圖,並參考美國衛星拍攝的照片,製作了恩德培機場候機樓的實物模型,其精確程度達到了“連一級臺階都不少”的地步。同時,摩薩德還安排了特工化裝成商人,先抵達烏干達的鄰國肯尼亞,再在夜間秘密地潛入烏干達,化裝成機場清潔工,進行了詳細的偵察。 "


1976年7月3日,以色列國防軍開始執行營救任務。由於途徑的都是敵對國家,以色列軍機在起飛後全部關閉了無線電,列成編隊,完成了難度極大的長距離秘密飛行。抵達恩德培機場後,他們未通知地面塔臺就著陸降落,打開了運輸機的貨艙門,以色列士兵駕駛著冒充成烏干達高官專車的一輛梅賽德斯和幾輛吉普車,直接開往航站樓,在不到一小時之內完成了這場奇襲。圖為行動完成後被以色列軍隊摧毀的恩德培機場。 "

在行動中,以色列擊斃了7名劫機者,45名烏干達士兵陣亡,而103名人質中有3人死於流彈,其他全部安全獲救。同時,為了回報肯尼亞當局對以色列該營救行動的支持,以色列軍隊在離開前破壞了機場上烏干達空軍的11架戰鬥機。在以色列方面,只有1名士兵陣亡,即該行動的指揮官約納坦·內塔尼亞胡,其胞弟是以色列著名政要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