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不可否認,如今的X100系列已經被深深的烙上了人文相機的印記。像這樣標籤化的相機細細想來真的不多。從2010年這個系列第一款產品X100發佈到如今最新的X100F。我大抵也算是毎代都體驗過。用的最多的是X100以及X100T。其實在我的心中X100T的進化已經達到了我目前的拍攝需求。就我個人的觀點,面對35mm/F2.0這個焦段全幅與否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當然人們各有各的觀點,各有各的需求,於是乎科技才會成長。全幅終究是有他的好處的。就如同,X100F從1600萬像素提升到2000萬那樣,因為有需求所以有產品。如實而言,雖然是國內第一批摸到X100F的用戶。但其實使用的時間並不長。日本的發佈會,更多的實在用GFX拍攝。而回國之後,也沒有出現太多的拍攝機會讓我好好享受的機會。唯一算是比較認真的使用這臺相機也就只有尼泊爾旅行中的那麼幾天。我將這不到兩天的拍攝內容整理成文,簡單的聊聊對於這款相機的感受。一家之言,更多更為客觀的還是可以關注一下這款相機的評測內容。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操控性的進一步的提升

X100F最為直觀的變化是操控性的進一步的提升。其實從X100發佈之時他的操控性已經可圈可點。所不足的多是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對焦環的阻尼,又如曝光補償的阻尼,言而總之,更多的是眾口難調的使用習慣。而不是其根本的問題。後來的產品在這一點上逐步改善,不可否認依然有詬病。畢竟要做一款所有人都叫好的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當X-pro2發佈時,我感覺X系列的操控進化確實達到了一種極致。這和少幾個螺絲就稱為匠人精神的德國老坦克還是有蠻多區別的。而全新發布的X100F顯然將這些優勢融入了進來,更進一步的是將操控儘可能的集中在了右手端。相比於X-Pro2而言設計更為人性化,也更為和適宜。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像素提升——方便二次裁切

X100F從性能方面來說最為直觀的提升應該是採用了2430萬像素X-Trans CMOS III APS-C傳感器。對於多年來沒有上到2000萬級別的X100這次的提升確實給了一個比較充分的購買理由。畢竟2000萬可以算作是目前APS-C畫幅的一個主流配置。再往上提升其實利弊各有實在是說不好。拋開其他不說至少,X100F在這一次升級之後終於可以看齊於X系列的旗艦級產品了。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對焦——個人認為的關鍵點

從先前型號的49個對焦點擴展到91個(最多325個點)。 約40%的圖像區域(包含49個焦點的中心區域)覆蓋有相位檢測AF像素,以形成可用於各種場景的快速精確的相位檢測AF區域。我個人認為是最有價值的升級。畢竟對於一枚帶有人文標籤的相機來說這一點是頗為重要的。初期的X100也是在這一點上被調笑最多的,如今在談X100這個系列應該不會有人拿這一點來說事了。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鏡頭是個缺憾

這麼多年鏡頭依然沒有升級是我從X100S開始就認為的缺憾,但是和另一臺35mm焦段的相機一樣,他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觀點。作為用戶的我們只能默默的期待,忽而有一天廠商想通了給予個讓人雀躍的改頭換面。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最後做個總結,回頭來帶上點尼泊爾之行,色彩豔麗的尼泊爾擁有輪廓分明的雅利安種族。非常適合X100這個系列。如果說處處皆異域張張可人文大抵也是不為過的。加之相機本身的小巧便攜出片的真的是沒有什麼太多的問題。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無法全身心的用一個焦段拍攝。但細細想來如果能夠在這樣的國度裡安靜的用一個焦段進行拍攝實在可以成長不少吧。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遊記:我在人文的尼泊爾 按下X100F的快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