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流年」李啟昌|大雨泉的“鬼火”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流年」李启昌|大雨泉的“鬼火”

我們村子西去5裡,就是官坡。官坡的坡頂平坦,被稱之為平嶺。所謂官坡,就是不歸任何私人所有的山坡。相傳是由黃華老奶奶捐獻給當地窮苦百姓的。

這黃華老奶奶可不是現在黃華上寺供奉的王母娘娘,而是隋朝時的一個遊方道士王津之母。王津是個孝子,帶著老母在黃華山上刻苦修煉,所積攢的錢財任由老母處置。後來王津得道成仙,羽化升騰,他的老孃就把他的積蓄買下平嶺一座山坡,悉數捐給了當地的老百姓。

官坡平嶺的腳下原有一股天然水泉,水泉的周圍綠草茵茵。每逢雨季,山洪爆發,官坡水泉的水更加洶湧,人們俗稱其為“大雨泉”。那時候還沒修建黃華水庫,更沒有紅旗渠一干渠自北向南流過,附近村的群眾為了利用大雨泉的水,就集資修建了一條石頭小渠,途經賈家莊村北、焦家莊村東、韓家莊村北,直接注入魏家莊村東、野家莊村西的蓄水池。1958年黃華水庫落成,更大的水源順渠而下,大雨泉小水渠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

「流年」李启昌|大雨泉的“鬼火”

就是這段時間,大雨泉鬧鬼的傳說一度甚囂塵上。人們紛紛描述自己的見聞,越傳越加詭異,越傳越讓人毛骨悚然。有的說,親眼看到那鬼化作一團火球,乘著夜幕降臨,悠悠然順渠而下,直到小渠末端那個蓄水池才慢慢熄滅。有的說,那鬼火有時候躍渠而出,自北向南,徑直進入我們村西北角沒有北院牆的那家院子,照得滿院通明,連東西南屋內都不用點燈。西屋宋奶奶膽小,不得不用玉米皮兒編幾個大方草撇子,一到晚上,就將窗戶嚴嚴實實地擋上。

時值盛夏,天氣酷熱。原本是小孩子們走出家門,納涼嬉戲的時候。出了這樣的怪異現象,雖沒有關於鬼火傷人的報道,但不少小孩還是主動禁足,生怕見了鬼火帶來什麼不吉利。

有個晚上發生了例外,村裡一對新婚夫婦因故拌嘴生氣,新媳婦一怒之下跑著要回孃家,新郎官見勢不妙,連忙認錯勸阻,好心的鄰居們也自動加入勸架的行列。只聽得一聲高一聲低的吵嚷聲從村中的大街掠過,好奇的被鬼火禁足的孩子們再也憋不住了,紛紛走出家門,想乘個熱鬧,看個究竟。

我出家門追上小夥伴們時,大家已經到了村子的東頭。突然,不少小夥伴驚呼“鬼火,鬼火!”我順大家手指的方向向北望去,真的,在距我們四五百米的地方,正是那個蓄水池的東岸與地邊北岸形成的拐角處,一團火球正在快速旋轉,看上去,好像是中空的,因為它擦地旋轉,恰似農村給小孩兒騰尿布的大騰簍。大家正看得入神,不知誰一聲尖叫:“娘啊,快跑,鬼火往咱這邊來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調轉方向,叫著喊著跑回村裡。

「流年」李启昌|大雨泉的“鬼火”

那個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世上真的有鬼嗎?如果沒有,那鬼火又是什麼?

1958年秋,我上了小學,把這個困擾我好久的疑問向老師提出。老師告訴我們,你們看到的,不是什麼鬼火,而是磷火。人和動物的屍體腐爛後會產生氧化氫,這種化學物質很輕,會自燃。墳墓多的地方,或者有的人移墳後把腐朽的棺材板扔在廢掉的墓坑邊,都有可能產生自燃。這種自燃白天也發生,但一般看不見;由於多在晚上看到,這種現象又和鬼魂在晚上活動的迷信說法相扣合,所以就被傳得鬼乎其鬼,神乎其神了。

又過了幾年,我和幾個大我幾歲的夥伴爬到村正西太行山的二嶄拾回一捆乾柴,全是老柞木,大都退了皮。用斧頭砍成尺把長的段兒,碼放進廚房碗擱下面的煤洞裡。誰料到了晚上,那煤洞裡竟然白光燦燦,著實讓全家人大驚失色。一起扒嶄拾柴的幾個夥伴家也發生了柴火發光的奇事。這到底是何緣故?父親詢問我們拾柴的地點,他分析那些柴很有可能是五八年大鍊鋼鐵時集體砍下來,垛在山上,存得久了,早已腐朽,產生了硫化氫,故而晚上發光。要真是這樣,那就說明,不只是人和動物的屍體會產生磷火,某些木頭堆放久了,日曬雨淋,腐而朽之,具備了產生磷火的條件,或許也會磷化發光呢。

「流年」李启昌|大雨泉的“鬼火”

反正這些晚上發光的木柴,後來一根不落地放到麥秸泥捏製的鍋灶里正常燒了,和其他柴火一樣,一點怪異都沒出。

李啟昌 林州市人,退休公務員,網名慕紫。長期從事機關文秘工作。愛好文史,喜歡寫作,偶有散文、詩詞散見於報刊。


「流年」李啟昌|大雨泉的“鬼火”

©原創作品 授權發佈 網圖提供證明付酬 打賞>10元付酬 <10元平臺維護

因微信系統修改,【原創】標識處只能顯示開通讚賞的賬戶,芝蘭園公眾號公用讚賞為“作家呂志勇”,此賬戶即為【公用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