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解決教師老齡化?

用戶68852507


在現階段談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就是痴人說夢!

1.即將施行的延遲退休政策會延長老教師“盤踞” 講臺的時間

老教師退出教壇,只有退休這一條途徑,即將施行的延遲退休政策,有人為的延長了老教師“發揮餘熱”的時間,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對年輕教師的引進,一個學校的生源數,決定著教師編制的配備,學生數字沒有增加,編制人數相對固化,老教師延遲退出,就意味著年輕教師延遲進入。而且擁有高級職稱的女教師可以按自己意願延遲退休,“固守”教壇的老教師人數增多,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進程就會“減速”。

2.教師職業對年輕人沒有足夠大的吸引力

年輕人對職業的選擇一般從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職業成長空間。教育也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大凡這類性質的行業,都有論資排輩的現象,不等同於企業,我創造的價值大,我就可以上位,說白了,我能讓企業多盈利,我就可以提職。學校不同,先不說你要出成績就需要一個過程,單說出了成績,能否達到絕對的出類拔萃,教育是個“細緻活”,沒有多年的“修煉”,還真的是“難成正果”,學校是事業編制,領導崗位早就“超編”,後面比你資歷老的還排了一長隊呢。不客氣的說,職業成長空間相對狹小,而且還不那麼單純。

二是職業尊嚴。這一點恐怕不必多說,現在的老師基本上可以算是“過街老鼠”,相當不受人“待見”,哪裡還有什麼職業尊嚴?專家說,教育是服務行業,那麼,老師就是服務員,學生就是顧客,顧客是上帝嘛,一個服務員就不要妄談尊嚴了。

三是收入。教師收入也分兩類,民辦、代課教師,也就是沒有編制的教師,工資會很低,恐怕要劃入低收入行列,有編制的教師可以說是絕對餓不著、凍不著,但要說是小康水平,差得遠呢,如果沒有家庭其他成員的資助,要想住好樓盤,恐怕就得當幾十年的“房奴”,這和年輕人對工薪的心理訴求還有很大距離。

四是工作強度。很多人吐槽,教師工作輕鬆,還有假期,其實不然,一天兩三節課,看起來不多,但是準備的時間可不止兩節課,還有課後的作業評改,班主任還要處理諸多的班級事務。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強度大不大,做個簡單比較就可以知道了,一個孩子,至少是父母兩個人帶,還只是在週末和假期,多少家長都會大呼:“養個孩子太累了!”請問,老師要帶50、60多個孩子,你說累不累?

至於說未來要提高教師地位,我們堅信這一天會到來的!,但是這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週期,所以說,現階段,現階段,現階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就是一句“夢話”!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國內農村教育的情況。大多數農村的教育現狀是教師不足,而年輕的農村教師更是少之又少。現在的農村教師隊伍的主力軍,大多是當年的民師轉正和中專的老師。算起來大多是40~60之間了,而城市內的教師老齡化現象相對比農村而言好的太多了。

言歸正傳,如何減輕並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我認為先解決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條是提高教師待遇問題。近幾年教師招收的人數很多,可大多數年輕教師工作了幾年後,當初的激情被磨滅了。理想和現實的強烈反差,無私奉獻和柴米油鹽的對比。多數的年輕教師選擇了後者,去尋找其他的工作了。這就是為什麼年年招那麼多教師,還是缺年輕教師的原因。

第二條是解決教師資源的浪費。對於國內(只要是中部平原)部分農村學校,教師資源嚴重浪費。幾個學生佔兩個教師。五十多人的學校,開設五個年級五個班,八個教師,這樣一算缺老師。合併部分學校,只留一二兩個年級做教學點,把教師資源整合。這樣可以更好的進行教研工作的開展。上級領導招聘教師不是按單獨學校算,而是以縣級和鎮級的學生總數招聘。這樣就會導致部分學校缺教師,部分學校教師剩餘。

第三條是社會風氣的影響。年輕教師工作,抱著一腔熱血。對於工作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對於學生的管理也比較嚴格一些。但是,由於部分搗蛋學生不愛學習,擾亂課堂。教師採取懲罰,卻會受到學生家長的指責,甚至謾罵。有些家長的口頭話:我們家的孩子學不學,你不要問,我們不指望他將來考大學。這種家長我親身經歷遇到過,並沒有誇大事實。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後,年輕教師對於教師這個行業也就敬而遠之了。

第四條是國家給教師尊嚴。不良媒體的過度吹毛求疵讓年輕教師更加苦不堪言。教師是人,不是神,也會犯錯。哪怕是一點點小問題,卻誇大事實,讓許多師範生望而卻步。

如果改變以上幾點問題,那麼我相信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以上是我個人拙見,請大家批評指正!


農村教育的那點事兒


不同的時代,人們對教師行業的看法不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不少民辦教師轉為正式在編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值得人們尊敬。還有師範專業的中專與大專生,畢業後直接參與教育工作。如今教師老齡化嚴重,需要注入新鮮血液,不斷引進年輕教師。


老教師長期投入於教育工作,教學經驗豐富,大多數老教師是學校的中流砥柱,但延遲退休不利於年輕教師的引進。很多教師的教齡時間長,職稱的高低不同,有的教師身體素質高,依然堅守崗位延遲退休。這樣不利於教師力量的壯大,需要引進更多的年輕教師,才能與老教師完成工作交接,為教育行業做貢獻。老教師的在崗年限需要加以規定,到崗後可以讓老教師轉到輕鬆的工作崗位。


年輕人對教師職位的看法不一,需要在薪資、地位、政策等方面加以完善,吸引更多年輕教師從教。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城市與農村都缺少優秀的年輕教師。但如今大多數年輕人選擇其他職業,對於教師行業並沒有很強的意願。引進更多的年輕教師,需要提高教師待遇,加強招收免費師範生的力度。非師範專業的年輕人也可以通過考教師資格證,來從事教師一職。


教師工作穩定,但工作壓力不小,工作內容也會佔用生活時間。教師承擔的責任大,還要受到網絡輿論帶來的思想壓力。所以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社會風氣,才能重新調動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決勝網


如何解決教師老齡化?一是老教師的適時退出;二是年輕教師及時引進。

老教師大都經驗豐富,但是由於長期的勞累,身體已經不再適應高強度的教學工作,學校可以給他們安排少量的教學工作或者不安排具體的教學工作,但要和年輕人結成一對一的師徒關係,讓他們積累一生的教學經驗在退休前傳遞下去,這樣老教師也輕鬆了,年輕教師也能得到快速成長。

老教師的對工資的滿意度,老教師對職稱的滿意度,老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滿意度,老教師對工作的熱情度,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年輕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情。

一個教師到了退休年齡,職稱依然很低,他會不會抱怨,現在評職稱只考察最近幾年的工作情況,難道前幾十年他沒有為教育付出嗎?老教師身體不好了,就應該給予適當的照顧。

曾經有個特別認真的老師,幾十年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榮譽也得了不少,但是不幸的是退休前生了一場病,兩個月沒能上班,工資被扣了很多,等再回到工作崗位時,心態變了很多。所以,我們善待為教育事業奉獻幾十年的人,讓他們開開心心退休,只有這樣才能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老教師的今天就是年輕教師的明天。

怎樣才能引進更多的年輕人?只有讓年輕人看到希望,別無他法。

農村教師工資不如農民工工資,讓他們在農村人面前低人一等,怎麼吸引年輕人從教?城裡教師工資不比公務員工資,讓他們在同等學力人面前低人一等,怎麼能吸引年輕人從教?所以只有提高工資待遇,才能有更多的人願意從教,才能讓更優秀的學生報考師範院校,教師隊伍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否則,只有競爭力差的學生才報考師範,教育如何振興。

讓年輕人看到希望,工資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工作環境。現在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稍不留神,就會把打罵。有多少年輕教師是在工作中遇到挫折,選擇退出教學工作崗位的。

老教師看到希望了,年輕教師就看到希望了,年輕的教師隊伍就壯大了,年輕教師的隊伍也就優化了。


一葉孤舟李


教師老齡化能解決嗎?

讓我們嘗試分析一下目前社會及國家所面臨的形勢吧。老齡化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也不例外。國家為緩解社會保障所需巨大資金缺口,正在制定職工延遲退休等相關政策,教師也在其中。目前,中小學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教師已經開始執行由55歲延遲到60歲退休的規定。這種制度設計本身並不是解決教師隊伍年齡老化的積極措施。所以,在目前複雜的背景下談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是不夠現實與可能的。

但這並不是說教師隊伍老齡化問題不需要解決,不重要。教育事業、教師職業有其特殊性、專業性、複雜性,老齡化肯定會對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國家也應重視。

那麼,在現在的大環境之下,怎樣緩解教師隊伍中出現的老齡化問題?主要的還是從國情出發,從教育的實際出發,從頂層設計上通盤考慮,制定教師隊伍發展規劃,在國家及地方財力不斷增強的前提下,根據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優化的需求,逐年擴大招收師範學院畢業生進入教師崗位的人數比例,(有的同行建議實行教師提前退休等根本沒有可能,因為這與國家實行的延遲退休制度不相符合)通過改善辦學條件環境、提高教師待遇、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等措施,逐漸緩解老齡化問題,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年齡結構比較合理、富有活力的師資力量。


楊永厚說教育


不請自來,對就是老齡化的問題,在以前國家曾經做出過嘗試,不知為什麼,後來政策又改了,那就是30,50政策,大概是30年教學年齡,50歲,滿足其中一個條件的教師,可以提前退休,這個政策讓許多50歲以上的老師,空出了工作崗位,然後再招聘大量的年輕教師,充實的教師隊伍當中,這個政策不知怎麼回事?後來又停止了,但是確實能夠解決教師老齡化的問題,可能這樣去做成本太高,並且中國老齡化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個方法或者措施可以一試,但這可能不現實了。還是專家有辦法?這個問題交給專家去處理吧!




波羅密2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教師隊伍的長期性穩定性也導致大量老齡教師,她(他)大都接近退休,而身體卻每況愈下。首先是視力問題,書寫變得困難,一線教學很受影響。二是身體的遲純,即便從事工勤輔助類工作也狀況百出,甚至出現了受傷受殘極端事。學校最頭疼難治的不是學生,而是一大群花白頭髮的老師們,深責不忍,強令不行,三人頂一個還是哀怨聲聲。要麼就提前退養,否則會有什麼法子呢?


王軍95141


加快教師隊伍的新陳代謝。不要認為教師隊伍相對固定,就一定好。

煩了,更不是奉獻了幾十年的新教師要一砍而掉。

政府可以採取多種舉措。下列就我認為可以擁有的舉措來進行一下說明。

第一,固定老師在崗位上的服務年數。到時間自動轉崗,比如說。後勤呀!圖書館呀!社區呀!其他科普類的工作!到了一定年紀應該走向社會處理社會問題!在體制內進行相應的流轉。

第二,在到達一定年齡之後,允許老師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自主選擇繼續上班,或者說提前退休,這一段時間。按比例撥付工資和退休金。

第三,給老師減輕壓力,減輕負擔。在工作過程中年齡大而不老,能保持身體,精神,人格意識的多方面健康。緩解所謂的老齡。

個人才疏學淺,就想到了這一些。


三學修道人


(1)首先我們從學科、年級、課時上對老教師進行重新分配,但不能對老教師“另眼看待”,因為老教師的工作必須肯定,是他們昨天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更好的學習。(2)從工作量上做調整,讓老教師儘可能的減少工作量,因為年齡大,給他們太多的工作,他們也不可能全做完,即使全做完,你能保證質量嗎?(3)改變原來老教師的工作可以考慮讓他們從事任教之外的其他工作,像後勤等工作,這樣老教師也會從心裡感激學校。(4)無論做怎樣的變動,絕對不能破壞老教師的積極性。他們也是我們中的一員,不能將他們視若外人。


吉林中公教師網


解決不了,1、因為延遲退休馬上實行了,2、教師職業對年輕人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工資、待遇、職稱等等)3、不良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教師這一職業,變成了服務行業、高危職業了,沒有優秀的年輕人願意從事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了,4、雖然有特崗、免費師範生,作為補充,但上崗以後辭職的違約的也很多,5、高級女教師退休時間可以延後,也加大了教師老齡化,所以解決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