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剛上一年級,上課總是愛說話、分心、不專心聽講怎麼辦?

Joanna3182234416


這個一方面是跟年齡有關係,另外一方面是跟大學之前家庭的教育有關係。

我上個周遇到這樣的一件事:

在一個小的遊樂場裡面不大,大約也就是五個平方,裡面全都是各種各樣的小玩具,有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自己一個人在裡面玩,然後玩的很開心,爸爸媽媽在活動區看著(看手機)。這時候呢,來了兩個小朋友要進去玩,這個小朋友就阻止著別人進來,並且大聲的叫喊,這些都是我的,你們不許進來。

這時候孩子的爸爸一言不發只是看著,而孩子的媽媽貌似在講道理,跟他說你怎麼能這樣,應該讓小朋友一起來玩。孩子回答說,不行,這些都是我的,他們不許進來。這個孩子的媽媽繼續和顏悅色的說,沒有關係,他們不碰你的,他們玩他們的。他的兒子又說的,那也不行,我就是不讓他們進來。然後他的媽媽繼續笑嘻嘻的說道,你在幼兒園也這樣嗎?孩子還是不同意。然後這個媽媽就什麼也不說了……

於是想進去玩的兩個小朋友還是沒有進去。

過了一會兒,來了一個年齡比較大的小朋友,他要進去玩,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一遍。但是這次不一樣了,因為這個小朋友年齡比較大,他硬生生的進去了,這個時候那個小朋友就開始大聲耍賴裝哭。於是那位媽媽又開始了剛才的表現。好在那個年齡大的孩子的媽媽,及時的過去,並且告訴這位比較大的小朋友說小弟弟在這裡玩,我們就不要玩了,我們年齡已經大了,這個東西我們不需要再玩了。於是帶著自己孩子走了。那個不讓別人玩的小朋友表示非常開心,而他的媽媽在邊上沒有說任何的話。他自始至終,這個孩子的爸爸只是看手機。

我說這件事情並不是說提出你可能也是這樣,我只是說出來,來論證一下家庭教育在孩子一些習慣上的重要性,你能想象出來這個孩子以後上學之後,他會如何對待其他同學們甚至是如何對待老師嗎?

我能!

所以我說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很多的習慣養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不過沒關係,好在孩子還小,所以我們不要把它當成一個特別難的事情。我建議題主多跟老師溝通一下,那麼在家裡呢,要樹立起老師的權威性,要多跟孩子講應該怎麼做,而不是一遍一遍告訴他不要怎麼去做(這個很重要)。同時要跟孩子約定一定的懲罰,範了什麼樣的錯誤,要進行什麼樣的處罰,這個一定要明確。


一年級小朋友因為換了一個新的環境,他們在裡面有各種的不適應,這都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家長儘可能的多跟老師保持溝通,這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捨不得批評教訓孩子,當然也不要一味的用武力和辱罵來讓孩子養成一些習慣。

放心,把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不好,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好很多了,如果我們能夠干預寫的話,那麼孩子可能這個時間就會縮短很多。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娃剛上一年級時,也存在上課愛說話、分心,不專心聽講等問題,讓我頭疼了很常一段時間。

孩子上課分心,通常是以下情況:

1、外部環境刺激

一年級的孩子,專注力本就不高,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刺激而分心。

比如我家娃,一年級第一個月,幾乎沒有什麼不能吸引他的:

同桌的文具盒、前桌女生的髮卡、自己抽屜裡的一顆瓜子皮、同學的一聲咳嗽、老師塗了口紅……

天熱時,想著冰激凌;下雨了,想著媽媽接放學時,會不會帶傘……總之,p大點事都能讓他操心。

我是怎麼知道的呢?因為從接上他開始,他就開始講看到的各類事件,能巴拉巴拉講到進家門……

如果上課專心聽講,怎麼可能注意到那麼多事情?


2、內心戲太多

有幾次老師反映他上課走神,回來問他上課想什麼呢?他居然說,想很多有趣的、沒趣的事情。

想的有趣的、令自己發笑的事,他會迫不及待的說給同桌聽。

要是肚子餓了,他就會想象,媽媽中午會做什麼飯菜,還會想放學後買什麼零食……


3、身體不好精神不振

如果頭天晚上睡得太晚,第二天聽課走神100%。,有時睡眠不夠,趴在課桌上就睡著了。

有時是因為身體有恙,生病不舒服,影響聽課的專注。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玩耍時間過少,每天的時間都被各類學習填滿,孩子內心壓抑痛苦,但他自己不知。


4、教學內容都學過

我曾聽一個老教師說,她帶一年級時,最害怕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

因為你教的他都學過,孩子對知識沒有新鮮感、好奇感,自然也就沒有學習的熱情和專注力,分心是必然的。

找到孩子上課分心、愛說話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才有可能幫助孩子專心聽講。

我家孩子分心主要原因是前兩種,我是這樣幫助他克服的:


1、訓練“鬧中取靜”

在學習中,外部條件是自己難以左右的,有“鬧中取靜”的能力就格外重要,我決意訓練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首先,我的抗干擾能力很強,能在遊樂場有效率的看書碼字,這方面,我能為孩子做榜樣。

帶他外面吃飯、看電影等人多聲雜的場合,我會專門帶上一本書或者習題集,讓孩子讀一頁、做幾道。

有一段時間,每週六我都帶他到公園讀書,我們互相考對方,書中講了什麼…

剛開始著手訓練時,遇到不少困難,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有了不小變化。


2、眼睛是追光跟著老師

我告訴孩子,如果快上課了,你還是覺得自己腦子亂哄哄的,那就坐在座位上做深呼吸。

上課時,把自己的目光當做“追光”,老師講課時,眼睛一定要跟著老師。

遇到聽不懂的,不要卡在那裡死想而是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然後繼續聽老師講課,下課後,再向老師請教。


3、讓孩子當老師

這招我最常用,效果也最好。

六七歲的孩子,比較熱衷於扮演遊戲,尤其是扮演“無所不知”的老師。

我輔導孩子複習預習時,都假裝自己是學生,讓孩子扮演老師,教我。

音節怎麼拼?生字如何佔格?筆順是怎樣?湊十法、平十法的口訣是什麼……

我扮演的學生,特別愛提問,孩子扮演的老師必須要解答疑問。

一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畢竟有限,想要回答清楚疑問,上課必然要認真聽老師是如何講的,他才能複述出老師的話。

“教是最好的學”,孩子能把你教明白,他自己也記得很牢了,我要做的,就是各種誇獎他是個好老師……

靠著這些方法,再加上老師對孩子的引導,我的孩子開學後的第三個月,課堂紀律有了明顯改善,聽課專注力也提高了不少。

如果我的分享對您有用,請給我點贊,謝謝。


麻呀


常常有媽媽向我諮詢說一年級的孩子上課一會兒說話,一會兒去做點什麼事情,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專注於老師講的內容,為什麼呢?

很大不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從小到大成長過程當中,爸爸媽媽經常去打斷孩子的行為,這樣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導致他難以集中注意力這樣一個狀況,首先我們要來審視一下自己,平常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是否有這樣的一個行為;

第二個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從小到大他是有一個階段性的上升的,比如說小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是兩三分鐘,到五歲的時候,可能充分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15分鐘,那麼當他的課堂時間超過他的那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的期限之後,他可能就會分散精力,比如說通過說話來緩和一下他剛才那種高度集中注意力帶給他大腦的這種疲勞,或者帶給他情緒上面的一種比較有壓力的感受。然後稍事放鬆以後,他可能會重新集中注意力到當前的這個課程上來。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分心,分散注意力,上課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小動作多,其實是很常見的一種狀態,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在幼兒園一種學習的狀態和他坐在教室裡面每個孩子一個課桌,然後所有孩子都坐在課桌後面,一動不能動,聽老師講課這樣一個狀態是非常不一樣的兩種環境,在幼兒園中,雖然老師也會有一些授課的內容,但是小朋友們可能是圍成一個大圈,在這樣一種互動的氛圍下,小朋友可能是放鬆的,但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我坐在課桌後面,可能老師還會要求你手背後,這樣的一個狀態孩子可能就很緊張。

這種不一樣的環境,環境變化很大的情況下,孩子是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的,所以作為一年級孩子的家長來說,我們要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分心,因為他要緩解他心裡對於新環境不適應的這種焦慮情況。那我們可以怎麼來做幫助孩子去集中注意力呢?我們可以先來問問孩子,跟孩子去聊一下,你為什麼在上課的時候,不能一直聽老師講課呢?那孩子可能會給你很多答案,比如說我很喜歡跟我的同桌玩,我想跟他說話,我們想說說今天這個動畫片之類的,孩子給出這樣的答案,是在告訴家長,我有社交的需求,那麼如果孩子是這個原因的話,那麼家長是不是可以通過課外的一些時間去帶孩子多在外面玩,多跟同齡孩子接觸,滿足他這個社交的需求。

那也許孩子對於為什麼不能專心聽講給出的答案是,老師講的我都會了,那針對這個孩子給出的這個答案,我們可能會想一想,那為什麼老師講他都會了,是不是孩子學知識的能力,吸收能力比其他孩子好,或者之前我們給他報過學前班,給他提前教授了一些知識,等他在課堂上的時候,老師在教授同樣的知識,他學會了,自然會分散注意力,我們一方面不提倡去報學前班,讓孩子提前接觸小學知識,這就是因為他在小學之後會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就是針對真的是高智商的孩子吸收能力很強的孩子,我們可以給他一些課外輔導的機會,比如說課下我們可以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給他一些新的東西,讓他去滿足他的這個對於知識的這個需求,那麼有些孩子可能會說,老師講的我聽不懂,那聽不懂怎麼辦呢,聽不懂可能就不聽了唄,可能就去玩別的了。那麼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也可以針對他上課沒有聽懂的這個內容,課下家長或者是老師可以給他補充上來,讓他到下一節課的時候,可以跟上下一節課的節奏,可以去聽懂內容的時候,他就不容易再分心了,所以針對孩子上課會分心的一些不同的狀況,我們首先要去找原因,然後針對不同的原因,想一些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積木育兒


剛上一年裡的小朋友,才從幼兒園升到小學,一方面是對小學的規章制度還不熟悉和明確,以為和幼兒園差不多,所以還沒有養成好的上課習慣。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啟發式提問的形式問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保持課堂安靜呢?怎樣做才能聽懂老師講課,不遺漏講課的重點呢?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思考,頭腦風暴給出結論方案,孩子通過思考給出的結論辦法,孩子更容易執行。

第二:我們就要留意,孩子上課分心,不專心聽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因為講課內容比較難,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所以乾脆不聽了;還是由於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導致孩子不能夠專心認真呢?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我們就要在課後輔助孩子的查漏補弱,看看孩子的作業情況,就能知道孩子大概的弱項在哪。如果是專注力不夠,我們就需要做針對的專注力訓練,比如臥地推球~發展前庭覺;走迷宮,找茬,串珠子,夾玻珠等,這些遊戲都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只要每天十分鐘,我們的孩子就會越練越優秀。

行動起來吧,加油!


剛蹦媽媽育兒日記


孩子剛上一年級,上課總是愛說話、分心、不專心聽講怎麼辦?

剛從幼兒園到一年級,很多孩子都會不適應。因為讀幼兒園的時候,時間方面沒有太多的約束,紀率也沒有像小學那樣嚴明,因此大部分孩子們開始的時候都會顯得不適應。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覺得可以這樣做:

一、放學後讓孩子擁有玩耍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很多家長覺得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任務很重,所以放學後以後總會急急忙忙的趕回家讓孩子做作業。

我個人覺得,剛放學的孩子們已經在學校裡忙碌了一整天,應該讓孩子擁有休息與玩耍的時間。所以我覺得在放學後讓孩子先玩耍一段時間再讓孩子做作業比較好。這樣,孩子對上學就不會有厭惡的心理,也就不會在上課的時候容易分心。



二、與孩子說一說有關課堂紀律的問題。

孩子在讀幼兒園的時候,課間作息與小學的不一樣。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和孩子說說小學的作息時間更緊密一點。因此,作為家長,可以提醒孩子遵守課堂紀律,該上課的時候去上課,不然一旦錯過了老師的講課,那麼做作業時會難以完成。



三、不要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有一個過度的時間。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雖然孩子上課不夠專心,但是也不應讓孩子有太大的壓力。畢竟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過度的時間。



我是秋moon暖心媽媽,如果你也有育兒方面的疑問,可以關注我。


暖心秋媽


由於孩子還小,對於學習缺乏新鮮感,所以在學習上難免有經常出現不愛做作業、上課不專心的情況,雖然每天都會學習,但總是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學習興趣不高。


想要讓孩子愛上學習,關鍵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建議您:


1、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在還沒具體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就一味要求他認真唸書,他會對父母只重視成績而不關心他的這種行為產生牴觸,所以最好詳細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再和他溝通,讓孩子知道您的用心良苦。


2、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您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經常提問,鼓勵他通過書本查找答案,激發其讀書興趣。平時您可以將自己看到的有趣故事與孩子分享,或把書中的內容引用到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實用性。


3、用榜樣激勵孩子。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最有力的榜樣是自己,因此首先要以身作則,要讓孩子常常看到自己也在讀書、在學習,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還可以幫孩子找一個合適的競爭對手,孩子會因為好勝心時刻激勵自己學習。


4、您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先設定一個稍加努力就能達到的學習目標,並設置一定的獎勵,讓孩子體會到實現目標的成功感,然後逐步增大目標難度,引導孩子不斷努力。在此過程中,您要重視孩子的每一次進步,並及時給予鼓勵,才能有助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孩子分心、玩手機、遊戲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父母不可能完全阻止孩子玩,只能引導孩子分配好玩耍和學習的時間。可以跟孩子協商,只要他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那他會有充足的時間玩遊戲,而且玩遊戲期間父母不會再額外佈置任務,或過多的干涉。這有助於讓孩子主動嘗試改變。


希望以上建議能給您帶來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山1750868


孩子剛上一年級,上課總是愛說話,不專心聽講怎麼辦?我覺得首先是給孩子立規矩和培養注意力。

孩子剛上一年級,很多的行為還是幼兒園思維,再加上有些孩子本身愛動,更是不能適應小學生活。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和學校老師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讓孩子儘快適應一年級的講課節奏及課堂紀律,否則孩子的學習會受很大的影響。

首先,給孩子立規矩。這個可以和老師結合,比如,上課只讓提醒三次以內可以獎勵一個棒棒卡片,集夠十個可以換個大卡片,夠十個大的可以換創意小玩具。當然,讓老師全班都獎勵可能不太現實,咱們家長可以跟孩子老師溝通下,每天問孩子表現,家長到家獎勵也行。不過注意不能手軟,必須嚴格按照制定的條條框框去執行,這樣對孩子才有威懾力!



其次,在家可以給孩子適當地做提高注意力訓練的題目。現在網上有很多這類的題目,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家長可以多找一些,每天做半個到一個小時,持之以恆,不要間斷,一個月後一般就會看到效果。

最後,可以給孩子報一些可以靜下心來的興趣班。比如書法、圍棋、美術等。就不要再上活躍的興趣班了,我認識一個家長,一面說孩子靜不下來,一面學架子鼓、跆拳道之類的。雖然報班是興趣,可也得看孩子實際情況而定。



以上所有建議都需要堅持,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沒效果的。養育孩子不易,須有實實在在地去付出精力才行!



我是"柴老師練字",如果覺得說得還不錯,就請關注我點贊吧

柴老師練字


一年級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再加上剛離開幼兒園不久,還不能立刻適應小學生活的節奏。在課堂和課後的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經常會調皮搗蛋一點,這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一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還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課堂上時常是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玩自己的,做作業也是三心二意。鑑於這些問題,一年級小學生應該從以下幾點來重點培養和慢慢改正,學習習慣需要訓練。

專心聽講

專心聽講是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應要求學生聽課時,不要思想開小差,或做小動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們認真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有沒有需要補充的,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老師講課時應做到語言生動有趣,方法靈活多樣,幽默感足點,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講。

一年級小學生好動,好問,模仿性強,所以良好習慣培養應以常規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在培養方法上重激發慾望,反覆訓練形成習慣。在這個習慣培養的過程中,當發現學生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時,我們應該及時送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是一下輕輕地愛撫,就會喚起學生的注意。

小朋友另外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性強,有爭強好勝心理,要多用他身邊的小夥伴給他做榜樣,激勵他像小夥伴學習。

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一句表揚,或是一個小紅花,笑臉都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作為父母,我們平時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讓他行為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在這個培養的長期過程中我們要不懈的努力,早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思享


每個孩子剛進校園都不習慣。可以和他談話,瞭解他不專心聽講的原因。是不是不喜歡這位老師、是不是剛上課前玩的遊戲還沒有玩完,心裡惦記著。



或者是老師講的聽不懂等因素。之後,和孩子多講講知識的重要性。上課專心聽講,沒玩完的遊戲下課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