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凱遠集團:當前的中國咖啡市場,都被幾個國外品牌牢牢佔據,像麥氏、星巴克和COSTA等。

就連麥當勞和肯德基也要分一杯羹,推出平民化咖啡飲品。因此國內咖啡品牌要想冒頭並不容易。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鐵打的星巴克,流水的網紅咖啡

在這片藍海中,瑞幸咖啡憑藉互聯網模式,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不僅滾雪球般開店,還燒錢補貼用戶,鋒芒瞄準行業老大星巴克。

短短三個月,瑞幸咖啡已在北京、上海開設近70家門店,創立半年,門店數量達到驚人的525家,超過Costa 11在中國店的數量總和。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瑞幸咖啡請了張震和湯唯作代言人

據《北京商報》統計:從2017年年底,瑞幸從星巴克的北京市場挖來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1/4員工。

如此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打法,就連星巴克都坐不住了,但好戲還在後面。

最近瑞幸開始搞事情,向國家反壟斷行政執法機構投訴,指責星巴克的不正當競爭。

起訴內容有兩點:

第一、星巴克與業主簽訂店鋪租約時,增加排他協議,使同行業競爭者無法入駐;第二,指控星巴克對其供應商夥伴施壓,要求站隊。

針對此事,星巴克的回應是:自己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歡迎有序競爭。

網上瞬間沸騰起來,輿論大部分站在星巴克這邊,指責瑞幸咖啡的“碰瓷式營銷”,為了強蹭熱度來博取曝光: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不管結果如何,瑞幸都是最大的獲益方,畢竟瑞幸是瓷器,星巴克是玉器,兩者相碰,都是瑞幸贏。

事實上,從瑞幸咖啡建立品牌的那一刻起,就想顛覆星巴克在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提供“性價比更高的優質咖啡”,進而打造中國咖啡品牌。

瑞幸的迅速爆紅絕非個例,通過炒熱話題、吸引資本融資,燒錢補貼......這些玩法前人已經走膩了。

回看過去的各種網紅店,從默默無聞到門庭若市,都是通過引爆社交話題,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手法如出一轍。

曾經的網紅餐飲鼻祖“趙小姐不等位”,既有名人愛情故事,也有精緻的鹽焗菜式,引領排隊等位的風氣,風光一時: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韓寒投資的餐廳“很高興遇見你”,在裝修上主打文藝範,配上極具創意的菜式和菜名,吸引無數文青湧入,踏破門檻: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還有一個“水貨”餐廳,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餐飲界的網紅,“全國首創無餐具餐廳”的噱頭吸引眾人的目光,更創下8個月加盟52家門店的記錄: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還有喜茶等一大波網紅茶,炎熱的夏天可以排隊四五小時、長龍隊伍可以連綿百米,也只有搶購蘋果手機才有這種盛況。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儘管“假排隊”的質疑從未停歇,但十幾元的飲料能滿足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炫耀和存在感,就值得了。

至於浪費的那點時間,根本不算什麼,“稀缺性”才最重要。

這些網紅店鋪儘管紅火一時,但浮於表面的虛名,難以一直支撐下去。

從海底撈到“一籠小確幸”,從黃太吉到“很高興遇見你”,一連幾家的網紅餐廳問題頻發,被勒令停止運營。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至於“雕爺牛腩”、“便所主題餐廳”和“瑞可爺爺的店”,更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徹思叔叔曾經火遍上海的蛋糕界,需要排隊四個小時,如今也門店倒閉,門庭蕭瑟。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一夜爆紅的網紅店鋪,都有著“急切”的心情,吸引資本後就想著擴店加盟。不少餐飲店老闆存在玩票性質,為了賺取加盟費和資本投資,收穫一把快錢而無心經營。

另一方面,網紅店普遍缺乏供應鏈管理,爆紅速度過快導致渠道不集中、品牌雜亂、餐品口味難以統一,在食品安全方面顯露缺陷。

曾有新聞報道,2017年3月,上海網紅麵包店Farine因涉嫌使用過期發黴麵粉被查封;2017年7月,網紅餐廳“一籠小確幸”因違規操作,導致71人食物中毒。

凱遠集團: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互聯網咖啡”還能走多遠?

在網紅經濟當道的今天,互聯網思維確實讓餐飲和食品界煥發生機,同樣也能產生雪崩效應,迅速熄滅這團火

試問,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賣,或者發揮互聯網思維,做各種社交裂變、折扣補貼,其它網紅咖啡還有活路嗎?

如果一家網紅咖啡沒有核心的競爭力,一味拼補貼、拼資本,看上去好像顛覆市場,掀翻行業老大的位置,實際上只是一種自娛自樂

如今再看,眾多網紅餐廳黯然消失在歷史中,能屹立不倒的,始終是餐飲三巨頭:沙縣、蘭州拉麵和黃燜雞。

認為好的產品和服務才是王道的,請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