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早起時,有時有會手腳發麻的情況,這種偶爾的生理性現象通常很常見,可能過一會就好了,但是如果長期出現麻木的情況的話,那就需要注意了,很可能是些疾病的表現症狀。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常見的兩類手麻

生理性手腳發麻

主要由不良姿勢或是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造成的,導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暢

如:上廁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確等,早起手腳發麻通常是由於睡姿不正確。這類活動下就能進行緩解。

病理性手腳發麻

手腳發麻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或是經常出現,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也被稱為病理性手腳發麻,這個多由疾病誘發所導致。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五大疾病信號需謹防

頸椎病

長時間久坐、低頭、枕頭過高或過低等都可能引發頸椎病。

臨床中,因頸椎神經壓迫導致的手麻比例可高達70%,是引起手麻最為常見的因素,且大多伴有關節增生或韌帶鈣化等症狀,出現頸肩部的肌肉痠痛,甚至嘔吐、頭暈、耳鳴等症狀。

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鬆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左顧右盼: 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 30次。

前後點頭: 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儘量前伸拉長,30次。

旋肩舒頸: 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

—30次。

搖頭晃腦: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表現為反覆性的下肢麻木,單側或者雙側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現麻木,同時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適症狀。

這種情況,腰部要多注意保暖,建議戴個護腰,既保暖,又對腰椎有保護作用;平時最好睡硬板床,也不要做腰部承重較大的活動。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主要是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壓迫到神經時會引起手指麻木、無力,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處的麻脹感,手指靈活性降低。

這種情況建議在勞動前和勞動後放松腕部,充分活動腕關節,同時應避免觸碰冷水,注意局部保暖。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一次性腦缺血

這種情況常表現為手指發麻或是一側的肢體發麻。若伴有頭痛頭暈、視野黑蒙或視線模糊、流鼻血、協調能力差等症狀時,可能是中風徵兆,需警惕。

如果發作時或短暫發作後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做針對性治療。平時多吃補血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西紅柿等。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三高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流不暢,細胞所能獲取的氧氣等養料也會減少,常表現為手腳發涼、麻木或有緊繃感,甚至疼痛感。

建議三高患者應積極參與正規合理的治療,控制病情,適當進行鍛鍊及補充營養元素。若出現手腳發麻的症狀,需配合使用改善循環的藥物。

手腳發麻可能是個危險信號,小心這些大病來找“麻”煩

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應及時去醫院就醫檢查,因為病症初期,及時治療,容易痊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